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耕地总量减少、质量下降与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的背景下,耕地集约化利用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耕地集约化利用指标定义主要有种植频率和复种指数等.种植频率是对种植模式的硬划分(如单季或双季),会损失部分信息.复种指数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忽略了行政区内作物分布状况的空间异质性.该文引入“种植强度”这一概念,实现对耕地集约化利用状况的精细表达.通过分析不同土地覆盖及不同复种状况的耕地在时间序列植被指数上的差异,构建特征空间,利用线性光谱分解的方法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混合像元分解.以湖北省为研究区估算耕地种植强度,基于湖北省县级尺度和样区像素尺度验证,相关系数达到0.9.该研究为复杂地形、复杂种植结构下的种植强度估算提供了新的方法,可用于区域尺度耕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精细制图.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北部边境样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黑龙江省北部边境24个县市为样带,基于1995、2015年2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空间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时空耦合角度对样带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林地-耕地转换为例,探索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样带以耕地面积增长、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征.研究区中的大兴安岭区、小兴安岭区、三江平原区耕地面积的增加速度逐渐加快,相应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的速度逐渐加快.林地-耕地类型的转移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空间上集中分布在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北部的农林交错区;2)相对于自然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林交错区的林地-耕地转移的影响更大,主要受人口增长、产量增收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影响;3)根据不同区域林耕转换的主导因素与驱动机制差异,将林地-耕地转移的典型县市划分为人口主导型、产量主导型和经济效益主导型3种地域类型.   相似文献   

3.
利用奇异值分解降噪方法对大型风机异常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应用MATLAB软件实现。首先将含噪的测量信号构成的矩阵分解成有用信号空间与噪声空间,采用三种不同的奇异值阈值选取方法,即奇异值差分谱方法、特征均值方法以及奇异值中值方法,对两个空间的奇异值矩阵处理后,再重构信号,实现测量信号的降噪,从而凸显故障的信息特征。利用计算数据和图像说明不同奇异值阈值选取方法的降噪效果,得出奇异值中值方法对大型风机异常振动信号降噪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以实现对大型风机故障的高效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利用奇异值分解法(SVD) 分析了云南30 个站10 年(1982~1991 年) 的3 月气温值与青藏高原、四川一带20 个站同年11 ~12 月平均土壤热流量的相关关系,对贡献最大的第一个奇异向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四川一带土壤热流量与云南3 月份低温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和低秩矩阵逼近的图像去噪算法:首先,通过对图像块的数据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和全局子空间分析,确定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其次,利用图像块与信号子空间的距离寻找相似块,并将相似块分组为训练样本;再次,对相似块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并确定表示相似块的奇异向量;最后,去除表示噪声的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小波阈值法和奇异值分解法,分析最大分解层数、阈值函数、小波基函数的选取以及窗长和保留奇异值个数等参数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波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降噪检测信号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信号作小波分解,再对小波分解系数作奇异值分解,最后通过阈值法保留小波系数并重建降噪信号,利用重建信号进行信号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好地区分信号和噪声,获得更好的降噪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超定低秩数据阵信号子空间的快速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定低秩数据阵,利用超定低秩数据阵左右奇异矢量之间的关系与反幂法以及L-D-LT分解,研究信号处理中如何快速获取信号子空间,给出了一种获取信号子空间的快速算法,它比直接采用划值分解的运算量明显减少,并具有很高的精度,适合于相关的信号处理。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低频子带的统一特征空间奇异值分解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提取人脸图像的低频子带,然后作傅立叶变换,获得低频子带的频谱;将低频子带的频谱投影到标准脸奇异值分解的统一特征空间,投影系数作为人脸识别特征;采用L_1距离进行最小距离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统一特征空间奇异值分解方法可获得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奇异值分解和子空间夹角提出了反投影法.它定位模拟电路k故障的速度是以 往其他方法的几倍到几十倍,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人口地域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成都市各区、市、县的1991年、1996年、2001年的土地面积、年末总人口、年末农业人口和年末耕地面积,通过对成都市各区、市、县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指数、基尼指数和集中指数这一系列的指标的计算,并结合洛伦兹曲线的分析,定量地表达了成都市各区、市、县的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与地形地貌、经济水平等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根据贵州省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乌蒙山区从1990—2006年近20年的耕地与人口、经济的相对变化率空间分布,并引入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公式,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回归分析这一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得出耕地资源受人口因素比受经济因素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协调好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即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促进耕地资源向集约化发展,是地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涵义基础上,从河北省耕地资源现状出发,分析了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必要性,提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国土资源的精华.鉴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耕地面积的趋减及我国人地比例日益失调的客观事实,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必须走一条低度消耗资源和适度消费的道路,而保护耕地与资源环境是充分利用耕地的基本战略.本文对耕地减少的原因,土地环境恶化,人地矛盾突出等作了必要的分析,发现我国耕地正处于相对和绝对减少的态势,并在减少中出现了不合理使用,导致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下降的现实.保护耕地,珍惜耕地,应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提出了摆脱目前耕地危机的途径,并就解决耕地危机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耕地变化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96年和2004年两期北京市土地利用图、北京市DEM数据、北京市各区的总人口、城镇人口、人口密度、GDP、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运用ARCGIS分析了北京山区1996-2004年间的耕地变化时空特征。结果发现:1996-2004年间,北京山区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3,减少的耕地主要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同时还利用SPSS中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GIS平台上以1996年的数据为基础,模拟了北京山区2004年的耕地空间分布,并与实际状况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较为理想,其中模拟耕地的准确率达到70%,非耕地达到79%,总体准确率达到78%。  相似文献   

15.
济宁市人均耕地警戒值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日趋紧张,为有效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缓解人地矛盾,协调人地关系,非常必要进行人均耕地警戒值的研究.文章阐述了人均耕地警戒值的含义、测算的意义、测算方法与步骤,并在分析济宁市耕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测算了目标年的人均耕地警戒值.结果显示:2010年人均耕地预期保有量大于人均耕地警戒值,无警,2020年人均耕地预期保有量小于人均耕地警戒值,有警.最后对今后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Different from other similar studies, in this paper, most of the data were excerpted from historical archives and documents, an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300 years. It is clear that these data may help reveal land use change dynamics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ces, but they may be problematic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the original data in the Ming Dynasty, Conversion of Land Area for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land taxes, and the deliberate or inadvertent omission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during land surveys, therefore, such data were adjusted to our need. In processing the data, we made great efforts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ir sources and reduced the possible err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increased most quickl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nd slowed down after the middle Qing Dynasty, and then was stabl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until 1949, and has been decreasing since then.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varied greatly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east of the country was cultivated much more heavily than the west, but in some western provinces cultivated land area increased more quickl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driving factors of such cultivated land area change include the in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the political issues, and the impacts of wars. Natu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rops might also have affected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change in the past 300 years.  相似文献   

17.
土地规划中人口预测的方法及应用─—以玉林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预测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预测的前提,本文论述了宋健模型等几种人口预测的方法及适用范围,并用它们分别对玉林审的总人口、非农人口和城镇人口进行了计算预测.最后,将此预测结果应用于玉林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测算出玉林市规划期内耕地及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及耕地(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人均耕地警戒线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人均耕地警戒线的预测来说明济南市耕地资源所面临的危机,以提高人们的保护耕地的意识.从济南市耕地现状进行分析,借助于人口、耕地面积的预测值,预测2010年济南市人均耕地占有量为0.053hm^2,根据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之比、复种指数等指标的预测值,按人均450kg的粮食占有量测算了济南市2010年人均耕地警戒线值为0.0593hm^2,这一数值低于全国人均耕地警戒线值0.11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济南市耕地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土地资源现实生产力和潜力两个方面对福州市可承载人口进行估算,发现福州市目前仍有部分承载空间,但通过回归模型进行人口预测发现其前景并不乐观.就保证粮食安全的耕地面积与城市化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异于传统观点的新看法, 即: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研究发现福州市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巨大,为提高其承载能力、缓解人地矛盾,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并引入倍差因子,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测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内部协调性及其利用集约度.结果表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能够影响耕地集约利用度的大小.在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子系统中,投入强度一直低于其他子系统,而且制约着耕地集约利用的内部协调程度和整体水平.在横向研究中,全省各个地级市的耕地集约利用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研究时期,一些地区耕地集约利用度出现了剧烈下降,主要由于子系统变弱和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关系共同造成的.随着农业收益的相对落后和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加,地方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惠农政策以便提高农户对耕地的投入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