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典的福利     
“全民福利国家”,是资产阶级为掩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而提出的迷惑人的口号。在这一口号下,西方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了花样繁多的社会福利措施。瑞典在世界上以“福利国家”著称,一向被誉为福利社会的“橱窗”。本文试以瑞典为例,对“福利国家”的实质作些分析。高工资和高福利瑞典的高工资、高福利,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确实是突出的。据西方统计,在劳动力的价格方面,瑞典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以一九七五年的每小时工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出版了不少宣扬“人民资本主义”和把美国描绘成“福利国家”、“丰裕社会”的书。与此同时,美国也出版了一些戳穿这种神话和揭露美国贫困真相的书。《另一个美国》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出版于1962年,作者迈克耳·哈林顿是一个资产阶级社会评论家,曾任《天主教工人》杂志的副主编,并曾做过天主教社会工作,在纽约市的贫民窟博维里区、芝加哥的工人居住区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农场等地进行过调查。本书就是他根据个人的观察,以及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官方发表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的社论,传达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号召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无产阶级克敌制胜的法宝。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这一点的人,才算领会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毛主席根据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和发展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毛主席早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  相似文献   

4.
近半月来,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报刊以及领导同志,继续对以南斯拉夫领导集团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进行批判。下面是这些批判主要内容的摘要。乌拉圭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报”5月12日刊载了一篇题为“对南斯拉夫纲领的正确批评”的文章。文章指出,南斯拉夫领导人把苏联看成一个“寻求霸权”的强国,而对美援则感恩戴德。文章接着说,“如果美国‘援助’的圈套今天已是世界上所公认的事实,如果今天在拉丁美洲国家——请看对尼克松的接待——人民明白了这个所谓‘援助’后面所隐藏着的东西,甚至连资产阶级领袖都谴责美国,那么就应该问问:美国援助南斯拉夫的条件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美帝国主义的腐朽透顶,非常明显地表现在所谓“美国生活方式”上。被美国的领袖人物、大资本家、学者、作家和资产阶级报刊所大肆煊染的“美国生活方式”,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如果剥去他们用各种各样美丽词藻给它装饰超来的外衣,实质上这就是一种“人对人是豺狼”的生活方式。这是帝国主义发展到了垂死阶段的一种社会生活现象,它反映了建立在私有制和所谓“自由竞争”基础上的阶级对抗和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精神世界的空虚,道德理性的堕落和人性的畸形发展。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美国生活方式”涉及美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它是经济制  相似文献   

6.
四年来的日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争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化的过程如果我们说,一九二九年爆发的世界经济恐慌使日本资本主义走向法西斯的退路,而同时,对外发动了作为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九一八事变’,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九三七年又开始的世界经济恐慌更加强了日本资本主义的法西斯化的趋向,而同时,对外也发动了更进一步的法西斯侵略战争,即以‘七七事变’开始的妄想征服中国的战争。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反对“老一套”北京陈仲道来信: “关于近年来的‘世界知识’,就我个人的体会与要求,写出几点意见给你们参考。首先谈内容方面: (一)不全面,难以具有世界性:从‘世界知识’发表的稿件看来,主要是关于美国、欧亚两洲的一些国家,或是具有世界性的共同问题(如和平问题、裁军问题……)。当然,这是对的,但是把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都忘了。今年第1期到第10期,‘世界知识’上关于非洲的论文有四篇。至于拉丁美洲的论文,一篇也没有。在目前世界上,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上都有显著的发展,并在世界事务中有相当的重要性。然而在这些国家中,在这段时间里,在政治上、经济上……发生了些什么事,几乎完全不知道。而这些情况在其他出版物上也不易找到。‘世界知识’登载的大部分文章,几乎老早在‘人民日报’上或其它有关刊物上找得出内容近似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8.
日本电影事业的现况好像是日本整个政治经济面貌的缩影:它尖锐地体现了美国占领者与日本民族命运之间的矛盾,本现了日本电影界有识之士为了维护和平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爱国斗争。日本是世界上电影摄制能力极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现今在出产影片的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在1927年起就开始活动的日本。无产阶级电影协会,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出现的活跃而又有影响的左翼电影工作者的团体,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它就摄制过进步的影片。“无产阶级电影协会”最初的斗争活动给日本电影工作者留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第四期《辞书研究》上,刊登了朱方同志写的《“嵌”与“赤嵌”》的文章。文章对台湾的地名“赤崁”还是“赤嵌”的问题作了一番研究,摆出了很多确凿的资料,指出台湾无“赤崁”而只有“赤嵌”,其说甚是。文章又说:“‘墈’、‘坎’都是实有的汉字,字典里都查得到。以‘赤坎’为地名的,广东、福建沿海就有几个。‘崁’,却是个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台湾统治时五十年(1895—1945)中造出来的字,我怀疑这是日本人按照汉字的形声字构字法,自造的汉字。”  相似文献   

10.
下面节译发表的两篇文章,第一篇“这是美国现在发生的事”,是美国“纽约邮报”记者费尔恩·马利亚所写的报道,载于1960年2月22日至27日该报上。第二篇“长期萧条的地区”,则是载于1960年5月14日出版的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美国调查”专栏中的一篇评论。前一篇文章用生动显明的事实来说明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冲击下,美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和生活的悲惨处境。这里所反映的,不仅是西弗吉尼亚一地所发生的情况,而且是普遍地发生于美国许许多多其他地区的情况。后一篇文章是说明代表美国垄断资本利益的美国政府提出这样那样的计划、法案,以图改变这种状况,然而,英国“经济学家”也不能不承认:“萧条地区的困境”,垄断组织“所拥有的传统补救办法,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的不可医治的痼疾。由此证明,最近几年来,资产阶级的辩护士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大吹大擂的所谓“人民资本主义”和种种美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滥调,在这些事实面前彻底破产了。他们胡说什么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界限由于“收入平均化”已经消弥等等鬼话也彻底破产了。列宁早在四十八年前在一篇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的文章中就痛斥机会主义者所谓“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发生群众的贫困化”的谬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都在发生着。他说:“工人的贫困化是绝对的,就是说,他们简直愈来愈穷,生活更坏,吃得更差,更吃不饱,更要挤在地窖和阁楼里”;“工人的相对贫困化,即他们在社会收入中所得份额的减少更为明显……因为百万富翁的财富增加得愈来愈快了。”目前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承认在资本主义国家,例如美国,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却不承认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化。关于相对和绝对的问题,在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的一篇文章曾经这样指出:“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列宁这段话对于正确认识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的关系会有帮助。无论如何,今天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及其他地区所发生的事,可以证明这个真理。——编者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了国家主义思潮,1923年底,出现了国家主义的派别。 国家主义思潮最早产生于17~18世纪的西欧。当时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针对“君权神授”的封建特权,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国家至上的思想与主张。它对战胜封建主义,促进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国家从来都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所宣扬的“爱国”、“国家”、“民族利益至上”,成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意识,这时候的国家主义思想就是反动的思潮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的各  相似文献   

12.
趋同和求同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阿甘别吉扬院士回答笔者提问,讲了他自己见到的一件事。戈尔巴乔夫1987年在华盛顿同美国各界著名人士会见时,加尔布雷思单刀直入地问他:为什么你们这么害怕“趋同”这个词?戈尔巴乔夫的回答耐人寻味:我根本不害怕! 加尔布雷思关心“趋同”问题,并不出人意料。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趋同论的著名捍卫者。所谓趋同论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向对方靠拢,有一种趋向于同一的现象,这种理论长期被苏联理论界指责为“资产阶级辩护士的理论”,“帝国主义从内部破坏社会主义的全球战略的‘科学’根据”。直到1988年10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梅德韦杰夫担任中央意识形态委员会主席后第一次讲话,尽管承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史时期,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列宁曾指出资本主义农业演进有两种类型,“这两种客观上可能存在的资产阶级发展道路,可以叫作普鲁土式的道路和美国式的道路”,列宁的论述为我们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近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史时期 ,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近代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列宁曾指出资本主义农业演进有两种类型 ,“这两种客观上可能存在的资产阶级发展道路 ,可以叫作普鲁士式的道路和美国式的道路”。列宁的论述为我们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近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曾根康弘在就任首相四年以前出版过一本著作——《新的保守理论》,此书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不论对于研究现代世界政治的人来说,还是对于关心日本的一般中国读者来说,此书都值得一读。读过《新的保守理论》一书的人,大概都会对这位政治家富有历史感这一点留有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本书的第一章就从历史的角度提出问题。他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三十三年了”(指截至写书时——本文作者),“日本这个国家和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日本国民,今天正处在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上,走到了决定我们和子孙的未来的三岔路口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不,应该说从明治以来的一百年里,日本人一直是盯着‘坡上的一朵云’,即以欧美先进国家为目标,聚神竭力地向前赶过来了。”“但是,在日本已经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当作目标的‘一朵云’业已消散了。在丧失  相似文献   

16.
资产阶级报刊利用最近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贸易的某些上升,大谈1955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企图证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能够“防止”危机,甚至能够“消减”危机。这种论调是早已破产了的。而所谓1955年的“繁荣”正是这种论调又一次遭到破产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我們在本卷中开辟了‘世界的回声’一欄,有系统的介绍各国论坛上的重要諭文,以及反映各国的舆论。目下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问题,是美日談判,因此,在读者开始相见的这一期中,我们就有關这一方面的选择了三篇论文:‘论美国的远东政策’,‘美国煤油和日本’及‘美国国務部的安撫政客’。第一篇是论的美国远东政策的转变,或美国安抚政策的扬弃,原文载于‘新群众’週刊。第二篇是论的美国煤油日本的关系,以及美国压迫日本的武器,原文载于‘亞细亞’月刊八月號但是美国的安抚政策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美国国務部中的安撫主義者却大有人在,自然,其中也有極力反對安抚政策的,这就是第三篇所論的题材,原文載于七月二十八日出版的‘新共和’週刊。  相似文献   

18.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日本应该修改宪法当中‘不保持军队及其他战争力量、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战争’的第九条或是制订新宪法。”“日本人已慢慢知道在亚洲惟一能相信的只有台湾。”“世界上的道义一直在衰退,很羡慕日本能保有武士道诚信精神。”“美国20年来没有改变过围堵中国的目标,今后可能会让日本处理台湾问题,日本应该代替美国理一理亚洲的外交战略。”———曾自诩“22岁之前是日本人”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又有惊人媚日言论。他接受日本《产经新闻》专访时公开声称日本应修改“反战宪法”,并鼓吹美国应让日本处理台湾问题。“如果一个…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法国阶级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为世人所瞩目。这种变化,不仅在各阶级之间关系有了新的调整,而且各个阶级和社会集团内部的结构也有了明显的变动。从“银墙”、“两百家族”到现代资产阶级早年,马克思曾对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阶级结构作过精辟的分析,指出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由金融家、  相似文献   

20.
在自诩为“自由世界”、特别是在金元王国里,有一件很使学者、专家之类的人物大伤脑筋的事:自杀的人为什么这样多?他们为什么要自杀?以美国来说,1955年共发生了7,840件杀人案,自杀的却有16,200件。美国官方承认,那些因道德或宗教原因自杀的还不在内。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情形也差不多,只不过规模没有美国的大罢了。为什么在这个处处“自由”、事事“民主”的花花世界中,还有这样多的人不愿活下去呢?资产阶级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