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联网自20世纪60年代孕育以来,一直深受诸多政治因素影响。国家控制、自由主义、跨国合作和商业竞争的奇妙糅合,塑造了今天的互联网。通过剖析互联网诞生时的政治背景,以及互联网早期关键技术内嵌的政治性,将互联网技术的创新置于根据各种价值观作出决定的社会情境中来思考,论述互联网技术本身具有的政治秉性。  相似文献   

2.
冯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6):56-59,72
在哈贝马斯的技术哲学中。克服现代技术思想是其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哈贝马斯政治与技术交往理论,揭示他克服现代技术的基本思想,并对其思想的价值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与民主政治二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对民主政治的效用问题素为学界争论,且意见不一。我们在此也试做探讨,并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是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过度强调科学技术的决定性作用只会导致唯科学主义和人类理性的自负,其结果必将摧毁民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把民主推向不归之路。理清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将对中国的民主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2):105-109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运行的传统轨道,开始进入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运行在物理世界,还能够运行在生态世界.这涉及到科学技术发展将由原来的单向轨道开始转向物理世界与生态世界的双向轨道.  相似文献   

5.
论信息科学技术对中国民主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本文将从民主政治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国民的素质和民主意识的提高、社会组织及制度的建构等方面来阐述信息科学技术对中国民主政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科技与政治共同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与政治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以人类的利益为基础的,它们分别充当人类利益的创造者和代理者。当代社会科技理性与政治合法性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科技理性是科技主体追求的根本价值,也正好成为政治主体确立自己合法性的工具,体现了重要的政治价值。在实际运作中,科技与政治两系统表现出相互依赖性,体现出现实活动过程中一种结构上的互补价值。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gives a philosophical outline of the initial foundations of politics as presented in the work of Plato and argues why this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approach can no longer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of politics. The argument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work of Latour (1993, 1997, 1999a, 2004, 2005, 2007, 2008) and consists of five parts. In the first section I elaborate on the initial categorization of politics and science as represented by Plato in his Republic. In the second section I discuss the gap between humans and non-humans and how they are tied together in actual real life political topics. In the third section I elaborate on the concepts of political and scientific discourse and how they are thought of as separated fields based on the ancient constitution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fourth section I link the concepts of matter of fact and matter of concern. In a final section I present a redefinition of the nature of politics as represented in the work of Bruno Latour as an alternativ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polit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8.
Historians of science who have read The Way and the Word will be aware that, although its theme was comparative, its largest point had to do with method. It demonstrated a general approach to historical study that makes sense of the past in ways that narrower approaches have failed to do.  相似文献   

9.
贝尔纳是天才的科学家,物理、化学和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的先驱者。他在对英国科学传统进行总结继承和批判的同时,也对整个科学与社会的历史进行了全面考察。为了重构科学与政治的和谐,达到科学为民谋利的目的,他以苏联社会主义为模板,借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了科学政治学研究,形成了他的科学政治学思想,凸现了研究的基本纲领。但是,他的理论更多地表现在形式逻辑的论证上,未能对政治调控科学提出具体模型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Responding to Ike Kamphof’s “Webcams to save nature: Online space as affective and ethical space,” this essay considers the further contextualization of Kamphof’s analysis using the idea of agencement and the provocation to consider further the politics of affect.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当今世界和中国人口问题的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康的生态系统既是自然生命力的根本,也是人类经济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各类生态系统主要在人类活动的干扰驱动下,系统的基本功能已严重紊乱或消失,供给功能也已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或丧失,但已普遍地流行“生态系统危机综合症”(ecosystem distress syndrome,EDS.)。危害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本文针对生态系统所患“生态系统危机综合症”,提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方法以及保护、治理、建设和管理不健康生态系统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二重性的:一方面,知识经济合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性,推动着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又对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强烈的负面影响,从而阻碍甚至威胁着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规范和推动,知识经济才有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知识经济扬长避短,尤其是克服知识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全球面临的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科技政治空间存在着三种根本的张力:价值张力(取向的离合)、权力张力(干涉与自由)和契约张力(委托与代理)。它们分别作用于思想、规范及运作三个层面。正是这三种张力的有机结合,推进着科技与政治之间互动关系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女性主义立场论与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理论的亲合与分离以及其激进的政治立场所面临的困境,指出当放弃了对多元立场的独断论的政治赋权,温和的女性主义立场论对科学与政治关系的认识将呈现出更民主与更合理的理论向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加拿大的工程伦理学教育,然后分析了工程伦理学对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我国目前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工程伦理学在我国的学术建构和制度建构,工程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和理论伦理学的关系,最后笔者认为科技与人文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地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地球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指出了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缺乏有用的信息会给人的行动带来盲目性。为了有效地利用世界上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建立“数字地球”--一个全球信息模型--这是21世纪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对于中国的可续发展来说,建立“数字中国”同样是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多重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具有多重维度的科学内涵。本文分别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态环境伦理内涵、经济学内涵展开考察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摘要 文章就“什么是”、“为什么”和“怎么样研究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根本原因和内涵的理解,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键是要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宏观战略决策机制,重构高效、公平的中观管理体系,在现有技术组装和技术创新基础上建立起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微观技术系统。文章还提出了用以指导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思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需求不断实现,以及与自然环境不断协调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除了不断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之外,还应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它是人类对自身数千年发展历程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可归结为如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第一,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第三,如何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介绍。一、环境问题的由来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人类对地球影响规模的空前扩大,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上,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引起了人们的忧虑与不安。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公害”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人类发展道路的讨论。把经济、社会与环境割裂开来,只顾谋求自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他人的、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难。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八十年代也逐步形成。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从环境中取得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资源,经过生产和消费,从而把废弃物与能量归还给环境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第二类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不恰当的干预,从而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与功能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退化。面对已经出现而且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应当认识到人类历史不仅是人口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历史,同时也需要资源与环境的再生产。所谓环境再生产,是指人口与经济再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再生产,也就是环境容量的再生产,它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使其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今中国,环境再生产的首要目的,应当是补偿生态环境容量的损失,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提高生态环境功能方面的环境容量,借此来满足已经出现的人口以及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要,满足经济再生产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再生产是全面并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二、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内涵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简而言之,就是促进发展并保证其可持续性,即它包含了发展与可持续性两个概念。传统意义上的发展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在于产值、利润的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化,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发展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发展又会受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生态因素的制约是最基本的。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力为基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二是发展是有限度的,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目前,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已经被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有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接受。巴西会议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决议和文件,特别是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在此之后的1994年,我国政府在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了国家级的《中国21世纪议程》,从那时起,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成为指导中国现在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国策。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球变化问题一起被列为当代生态和环境科学的三大前沿领域。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以谋求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它不仅涉及当代的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还涉及到同后代的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冲突。由此看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而是三者互相影响的综合体。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规范人的行为,即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社会手段、文化手段等的综合运用,去规范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个人行为,使人的生产和社会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最终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三、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同和把握的基础上,如何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这不仅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同时也是这一领域研究与实践中内容最为丰富、关系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关系到与资源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每一部门,最终依赖于全体民众的共同参与。1.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关键问题国内外许多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及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在对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已开始研究和关注如何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部门,最终取决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自觉行动。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关键,一是要建立起适用于不同空间尺度并且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标体系;二是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宏观战略决策机制;三是重构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的高效、公平的中观管理体系;四是在现有技术组装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且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微观技术系统,从而促进和保障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联合国《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在国家一级、国际组织与非政府在国际一级,应探讨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概念,以便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概括地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描述和反映任何一个时间上(或时期内)各方面持续发展的水平或状况;二是评价和监测一定时期内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速度;三是综合衡量可持续发展整体的各领域之间的协调程度。它可以使政府确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优先顺序,同时给决策者一个了解和认识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有效信息工具。完善宏观战略决策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起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参与机制和决策制度。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一定要综合考虑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各个方面的利益与协调发展问题。避免急功近利、以地方和部门利益为主导,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出台。重构中观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建立起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当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特别需要处理好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关系,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实现降低能耗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摒弃高污染、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影响和破坏作用大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重组,结合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换代,加强环保技术和生态环境建设技术体系的研究,是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系统的必然要求。如无氟家电生产技术的出现、环保型汽车的大量使用,已经充分显示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每一位公民也应当树立和培养起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消费观念和社会习惯,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破坏。2.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思路对于可持续发展实践来说,根本任务就是要建立起生态上合理,经济和社会上可行的经营运行机制。它起码有四个方面的任务:其一,确定和提出特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提供什么样的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功能;特定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能够提供什么样的自然基础;其二,将上述社会需求与自然基础相耦合,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环境目标,以及保障这三大目标实现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其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途径。具体说来,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空间途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其四,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综合决策机制、公众参与机制、适宜的政策与制度,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动力、激励和约束机制,管理体制、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等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法律、行政等诸多领域的综合协调问题。据此,提出一个用以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总体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20.
论以可持续伦理为基础的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休闲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社会休闲活动的必然选择。其时代精神与基本特征是:追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融为一体的意境,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道德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