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褐藻对电镀废水中Au2+,Ag+,Cu2+,Ni2+生物吸附-解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电镀废水中金属离子Au2 ,Ag ,Cu2 ,Ni2 在褐藻(Laminaria japonica)上的生物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Au2 ,Ag ,Cu2 ,Ni2 在藻粉上的生物吸附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物理吸附,在10 min内快速达到平衡,其吸附过程可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准二级速率常数(k2)分别为0.110 6,0.381 8,0.458 9,2.691 2 g·(mg·min)-1,平衡时吸附量(qe)分别为2.52,0.54,2.46,8.62 mg·g-.Au2 ,Ag ,Cu2 ,Ni2 在藻粉上的生物解吸过程与吸附的过程相似,也可以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其动力学参数(k2)分别为10.650 8,4.926 4,0.655 6,0.031 2 g·(mg·min)-1,吸附量(qe)分别为0.20,0.07,0.84,29.41 mg·g-1.Laminaria japonica可用于处理电镀废水和废水中贵重金属的回收.  相似文献   

2.
3.
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主要是细胞核、囊状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变化检测了 Cu2 、Zn2 、Se4 、Cd2 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作用 .其中 ,Cd2 对细胞核、囊状体的破坏严重 ,核膜破裂 ,核质均质化 .囊状体膜破碎 ,囊状体断裂甚至溶解 ,细胞内许多结构破坏而出现空洞 .其次为 Zn2 ,它对囊状体的破坏与 Cd2 相似 ,但线粒体外膜破裂 ,内嵴溶解消失而成空泡状 .Cu2 对细胞壁破坏严重 ,对囊状体和线粒体破坏与 Zn2 相似 .Se4 的毒性相对较小 ,但有些细胞核膜呈泡状外突并破裂 .  相似文献   

4.
沟戈登氏菌吸附Cu2+,Pb2+,Hg2+的重金属抗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Cu2+,Pb2+和Hg2+3种离子对沟戈登氏菌诱导培养的结果表明,这些离子能促进提高培养后的沟戈登氏菌对Pb2+和Hg2+的吸附活性,但对Cu2+的吸附活性则不明显,甚至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培养基中加入5 72mg/L的Cu2+连续培养时,沟戈登氏菌对Hg2+的吸附率由39%上升至98%,对Cu2+的吸附率由51%下降至35%,这种差别使吸附过程具有选择性·在利用微生物吸附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时,选择性诱导培养是提高微生物吸附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La^3 ,Fe^3 ,Pb^2 掺杂的TiO2纳米晶.并用XRD,DTA,TG进行表征.研究表明:400℃热处理2h的掺杂纳米晶均呈锐钛矿相。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系列M-咪唑配位化合物[Co(imH)2(ClC6H4COO)2(H2O)2](1);[Cu(imH)4]*[C6H4(COO)2]*H2O(2);[Ni(imH)6]*[C6H4(COO)2]*2H2O(3).对3种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构分析表明,这3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均存在大量的氢键,使结构单元网连成广义的超分子.此外,讨论了化合物的IR与UV-VIS-NIR光谱以及化合物(2)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7.
选用微波场诱导改性磷石膏作为吸附剂,采用批式振荡吸附法研究改性磷石膏对重金属离子Cu2+,Zn2+,pb2+和Cd2+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热力学特性,提出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场改性磷石膏对Cu2+,Zn2+,pb2+和Cd2+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但Freundlich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在改性磷石膏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初始阶段,Lagergren伪一级动力学方程、Lagergren伪二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粒子内扩散模型均能很好地反映吸附模式,而整个吸附过程则遵循Lagergren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吸附过程是液膜扩散和粒子内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Cu2+,Zn2+,pb2+和Cd2+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937 0,3.993 6,2.627 4和3.319 0 mg/g;微波场改性后的磷石膏对Cu2+,Zn2-和Cd2+的吸附是吸热反应,对pb2+的吸附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Li+,Na+,K+离子掺杂对Ca2 GdNbO6:0.03Sm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制备了Ca2GdNbO6:0.03Sm3+,0.05M+(M=Li+,Na+,K+)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量并分析了荧光粉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Li+,Na+,K+离子成功掺入Ca2 GdNb...  相似文献   

9.
Ti4+的掺入对Y2O2S:Eu3+,Mg2+,Ti4+陷阱分布和余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Ti4+掺杂量的红色长余辉材料Y2O2S:Eu3+,Mg2+,Ti4+,其X射线衍射分析、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均不受Ti4+掺杂量改变的影响.测量了Ti4+掺杂量不同的样品的热释光谱,随着Ti4+掺杂量的增加,热释光的峰值强度先增强后减弱,有了很大的变化;用PeakFit软件以一般阶动力学模型对Ti与Y2O2S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0.5%,2.5%和8.0%的样品进行了热释光曲线拟合,得出了它的单峰曲线并计算了与其对应的陷阱参数.陷阱分布表明:当Ti掺杂量为2.5%时,有利于合适深度陷阱的大量形成,从而使材料的发光和余辉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11.
运用高精度密度泛函B3LYP/6-311+G^+方法,对(BCO)5M和[(BCO)5]2M(M=Li^+,Na^+,K^+,Be^2+,Mg^2+,Ca^2+)16种配合物的经典几何构型(正五角单锥(C5a),交错式(D5d)和重叠式(D5h))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构型稳定,对称性高,同系配合物中,RB-C值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依次减小,而同一周期中则从左到右依次增大,RB-M值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所有配合物中,B均带负电荷,且都比基本配体1([(BCO)5]^-)中的多,金属M所带正电荷(同一系列配合物中)随着主量子数的增大而增大,C则相反;同时随着质量数的增大,C和M所带正电荷均呈增大趋势.这些变化均与金属离子所带电荷和原子半径有关.分子轨道的分析阐述了配合物的成键本质,同时还从HOMO轨道能量预测出这些配合物的第一电离势,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主成分回归光度法同时测定钴镍铜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钴、镍、铜、铬有色离子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较难用光度法选择性测定试样中单一元素。为了探讨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样品中的单一元素,应用主成分回归法处理校正样吸光数据,并根据校正样中的单一已知元素浓度向量求算浓度转换向量,转换向量求出后就可对任意待测样吸光度向量进行转换从而求出待求组分的浓度。对不同比例的钴、镍、铜、铬合成样分析均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用活度阶梯变化测量了铂电极对Zn^2+、Co^2+、Ni^2+的瞬时响应信号,进一步证实了平衡时离子交换产物的摩尔分数Seq值对瞬时响应信号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Mycobacteriumphlei菌株分别对水相中重金属离子Pb2+,Zn2+,Ni2+,Cu2+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Mycobacteriumphlei菌株对水相中的这四种重金属离子均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吸附过程均在10min内就达到平衡;pH对吸附过程影响较大,在pH=3 0~4 0时,Mycobacteriumphlei菌对这四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最好;温度升高对Pb2+,Ni2+和Cu2+的吸附过程不利,但Mycobacteriumphlei菌对Zn2+的吸附则是一个吸热过程·重金属离子在Mycobacteriumphlei菌上的吸附的选择性大小的顺序为:Pb2+>Zn2+>Cu...  相似文献   

15.
PDF对Hg2+、Pb2+、Cd2+的吸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废弃物——马铃薯渣制成的新型纤维(PDF)对重金属离子Hg^2 、Pb^2 、Cd^2 单组分水溶液进行吸附研究,对吸附模型、吸附时间、不同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等给予表征。结果表明:PDF对Hg^2 、Pb^2 、Cd^2 的吸附是化学与物理吸附的综合结果。物理吸附中,对Hg^2 、Pb^2 的吸附既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又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而对Cd^2 的吸附仅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化学修饰电极是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研究中的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Pb^2 、Cd^2 、Hg^2 痕量测定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大豆芽强化铁锌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Fe3 ,Zn2 ,Ca2 为矿质营养强化剂,以ICP-AES法,研究在大豆芽制备过程中,利用自身生物活性效应,吸收强化3种矿质元素特征,结果表明,随着Fe3 ,Zn2 ,Ca2 浓度的增加,尽管大豆发芽率、发芽势和芽长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但大豆芽中Fe3 ,Zn2 ,Ca2 含量却明显增加,强化效果显著,Fe3 ,Zn2 ,Ca2 低浓度时强化效果较好.3种矿质元素强化互作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