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2017年,杭州紧扣"拥江发展"战略,以"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开放发展、融合发展"为主线,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增长极,进一步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全面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总实力、行业引领力、平台集聚力、发展带动力、创新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和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提供强大的文化保证与产业支撑(见图1)。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我市紧扣"转型发展"主题,不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深入实施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一是健全体制机制。成立了由市委常委、秘书长任组长,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任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到新的高度,强调“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厦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构建“4+4+6”现代产业体系,突破各产业“卡脖子”技术,提出5年内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主要目标。本文从创新的视角深入调研了厦门现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驱动厦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家农业科技园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亚 《创新科技》2016,(2):63-65
漯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经形成了"农产品加工、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现代物流"四大关键节点的产业优势,具有鲜明的"漯河特征"。以食品产业为主导,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和食品安全技术体系,实现从土地到餐桌全链条增值。  相似文献   

5.
刘洋  张展生  裴启银 《广东科技》2012,21(23):12-13
转型升级是专业镇当前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专业镇的产业升级应当与城市转型同步。专业镇不仅要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等来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也需通过提升城市建设、人才集聚、管理方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市服务功能反哺产业发展。以"产业支撑城市、城市提升产业"的同步发展思路,形成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和管理创新的三轮驱动,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共融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上海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上海"文创50条"是指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它将推动文化创意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引导资源要素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等,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上海市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新的增长点,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我国及河南省轻工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河南省轻工装备产业中设计、材料、节能减排、自动化等方面的不足。从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优势产业布局、重大创新专题、创新发展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河南省轻工装备产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跨界融合"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工业设计、信息消费等产业和要素的融合,使福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领域广、平台多、程度深的态势。要快速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福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路径应是:以业态创新打造完备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文化+科技"促进"集成创新",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以文化打造福建旅游品牌;文化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以创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对接,破解文化企业融资"瓶颈"。  相似文献   

9.
对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福州经济发展还存在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失衡,产业结构调整强度不够,发展的新旧动力接续不稳,市场营商环境优势不足,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推动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转向中高端消费品工业、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的"汗水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的"智能经济""智慧经济"转变;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0.
毛泽阳 《广东科技》2010,19(23):22-26
目前,广东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香港拥有非常发达的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业,广东应更好地利用香港的科技创新和服务资源。同时,广东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也为香港成熟的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欲了解更多关于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的理论知识,请参考本刊于2010年7月份策划报道的"探索科技服务业的‘广东路径’"专题,以及2009年12月策划报道的"聚焦广东科技服务业"专题。)  相似文献   

11.
《创新科技》2020,(1):80-86
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发展数字经济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本文在系统阐述数字创新理论和规律、数字创新驱动下数字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提出"促进原生数字化创新模式的涌现与完善"和"对既有产品与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改造以及数字化思维催生产业发展新方向"的两条基本演进路径。同时,围绕产业发展智能化、高端化,定制化、敏捷化,品牌化、国际化以及生态化和体系现代化的升级四个层次,具体分析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本文就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从"树立产品质量驱动理念、以重大应用场景拉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核心企业主导生态体系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保障以及领军跨领域人才培养"等维度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协同创新,推动我市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企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由汕头市科技局、汕头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汕头市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会、广东洛斯特制药有限公司主办的"凝聚行业力量,携手创新前行"为主题的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专题讲座近日在广东洛  相似文献   

13.
<正>除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外,科技创新中心还要在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产业方面,体现先导作用。围绕构筑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高地、支撑智慧服务发展、培育发展绿色产业、提升健康产业能级等4个方面,上海市在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智能制造集成、机器人、深远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导航与遥感、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发展的持续动力,它以自主研发为导向,以提升产业贡献率为核心,不仅能克服产业发展瓶颈问题,还能释放环境、资源限制压力,从而带动产业向"高、精、尖"迈进,形成产业先发优势。立足于京津冀,基于对该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契合关系分析,提出了京津冀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纳米技术产业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纳米技术产业化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通过动态联盟联合攻关、创新人才驱动发展、建设"六位一体"的综合产业促进体系,加速纳米产业创新和谐、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学习借鉴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经验,立足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倡议构想。基于研发经费(RD)投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创建、科技创新体系完备、产业融合与集群化发展四个维度,全面设计了"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并针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容介绍 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也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必要选择."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对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产生深远意义的 变革,需要系统从科技政策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区域创创新体体系和企业 创新能力多重构面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确判断珠海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求,适时提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策略,辅之以可行的措施是珠海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珠中江一体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化等为主要分析维度,探讨了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科技与流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技创新与现代物流,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国际贸易,降低各方成本,深化合作领域,创造经济效益,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丰富内涵。基于"海上丝绸之路"10个重点省、市、自治区2011—2014年面板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比较各因子及综合得分,研究其科技创新能力和物流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探讨科技创新与物流发展的内在联系,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各地立足自身特色、加快科技进步、壮大物流产业、实现两者协同发展、扩大竞争合作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自1991年经国务院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抓好产业化基地和创新基地为人手点,发扬了"创新、创业、创一流"的园区精神,走过了十年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