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陕西省环境污染治理问题,采用基于网格的树形层次化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建立2015年陕西省与分城市VOCs人为源高分辨率排放清单,从而研究VOCs的排放分布特征.首先,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陕西省和分城市VOCs排放量;然后,比较选取合适权重因子分配VOCs月排放量,以研究时间分布特征;最后,根据所得数据绘制出1 km×1 km的空间网格分布,并得出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陕西省VOCs排放总量为92.91×10~4t,其中化石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量、移动源和储存与运输源的排放量分别为1.87×10~4,11.43×10~4,29.94×10~4,15.32×10~4,21.86×10~4,12.49×10~4t,工艺过程源为最大的排放源,占比为32.22%;分城市VOCs排放量对比分析,最大的为西安市,其次为咸阳市和榆林市;根据陕西省时空分布图分析,污染排放集中于关中地区,且6月份为全年VOCs排放量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2.
对2019年夏季臭氧高峰期石家庄市高新区进行环境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罐采样及组分分析,开展VOCs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OFP)和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体积分数为51.52×10-9,占比最高的为OVOCs,其次为烷烃、卤代烃,烯炔烃和芳香烃占比较小.首要物种以醛酮类和低碳烷烃为主.观测期间各类VOCs均有明显的周末效应,人类活动对VOCs排放有重要的影响.各类VOCs中,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的为OVOCs,占58%,烯炔烃占16%,芳香烃和烷烃分别占14%、11%.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组分为甲醛.利用正交矩阵因子法(PMF)源解析模型对VOCs来源进行解析,机动车尾气排放、区域背景源贡献均为24%,生物质燃烧贡献18%,溶剂使用贡献17%,工业排放源贡献9%,植物排放贡献8%.  相似文献   

3.
 基于统计学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省域2012年黑碳气溶胶排放清单。研究表明,2012年中国大陆黑碳排放总量为188.676×104 t,其中居民生活源排放量为81.800×104 t,占黑碳排放总量的43.3%,位居首位。工业在生产和最终消费中排放黑碳80.914×104 t,占全国排放的42.9%,工业源和居民生活源排放量占总量的86.2%,是中国黑碳最主要的排放源。交通运输和生物质燃烧放排放量分别为17.809×104和6.667×104 t,分别占总量的9.4%和3.5%。火电和供暖行业排放量较小,仅占到排放总量的0.8%。从能源类型看,黑碳主要来源于煤炭和生物燃料燃烧,分别占54%和31.6%。黑碳排放省域空间分布不均匀,呈东高西低的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村人口密度一致;从各个地区来看,山西省在全国黑碳排放量中位居首位,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依次位列前5,这5个省份贡献了全国约37%的排放量。山西省的主要排放源来自工业,占全省排放的82.4%。山西是煤炭大省,炼焦行业发达,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该省较高的黑碳排放。河北、山东的排放源主要贡献也来自工业,分别占本省排放量的61.5%和57.5%,同时居民消费也占有一定比例。河南省农村人口密度较高,居民生活源黑碳排放占总量的50%,内蒙古则由工业源和生活源共同贡献,两者贡献比例各占45%左右。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关于树脂工业VOCs污染源、源强及相应治理措施存在的误区进行评析,这些误区主要是:(1)树脂加工过程,工艺温度没有达到树脂裂解温度,树脂不会分解,不会产生VOCs。(2)采用光氧化工艺处理VOCs。(3)注塑过程有机废气无法收集,可以无组织排放。该文对以上误区进行澄清,为树脂工业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2014年7月和10月,在昆明市中心城区东风广场采样点用苏玛罐采集了大气VOCs样品,并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大气中57种VOC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夏季和秋季大气中VOCs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95±3.91)μg/m~3和(45.48±6.26)μg/m~3,夏季各类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的贡献率表现为:烷烃烯烃芳香烃,秋季各类VOCs对总OFP的贡献率表现为:芳香烃烯烃烷烃.源解析结果显示:昆明中心城区夏季大气VOCs的最主要来源为工业过程源,贡献率为40.59%,其次为交通工具尾气排放(19.33%),溶剂使用(19.19%),LPG/NG和汽油挥发(10.02%).秋季大气中VOCs最主要来源为工业过程源,其贡献率为32.34%,其次为溶剂使用源和LPG/NG挥发(27.68%),交通工具尾气排放(23.26%)和汽油挥发(8.12%).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4—2016年南京市家具行业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6年南京市家具行业VOCs排放量为2573.5t,装修木器是最大排放源,排放量为1956.0t,占比76%;VOCs排放总量近三年来逐年减少,2016年排放量较2014年、2015年分别下降20.8%、7.4%。各类污染源排放量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且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的选取对排放结果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江西省首批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调查中典型企业案例,通过采用监测法、物料衡算、清洁生产标准、指南系数和论文系数法的不同估算,提出指南系数存在的问题,并依据优化后的排放系数和企业处理现状估算江西省首批重点行业VOCs产排量。结果表明,2014年江西省有机化工(含石化)、医药(化学原料药制造)、表面涂装、包装印刷和塑料制品等五大行业VOCs产生总量约为39.51万t,有机化工(含石化)、医药(化学原料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制造和包装印刷行业VOCs产生量占比分别为91.66%、5.55%、1.92%、0.63%和0.23%;排放总量20.4万t,有机化工(含石化)、医药(化学原料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制造和包装印刷行业VOCs产生量占比分别为89.47%、5.85%、3.06%、1.21%和0.42%。  相似文献   

8.
该文依据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多项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以2016年为基准年对阜新市全域的VOCs源清单进行调查,包括VOCs源清单活动水平调查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分析。2016年阜新市源类VOCs各污染物排放量为:化石燃料燃烧源3393t、工艺过程源2457t、移动源3299t、溶剂使用源433t、生物质燃烧源5888t、油气储运源82t、其他源为107t。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业源大气盐基阳离子排放量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盐基阳离子排放清单的建立 ,对于中国酸沉降控制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电力、建材和钢铁工业 ,基于颗粒物的排放量和化学组成 ,分别计算工业点源和工业面源的大气盐基阳离子排放量 ,并绘制中国盐基阳离子排放强度分布图。结果表明 ,中国 2 0 0 0年工业源排放盐基阳离子总量为 4 17.0万 t,其中工业面源占 81.0 %。中国工业源盐基阳离子排放强度分布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格局 ,最大值出现在河南省 ,达到了 2 12 .8kmol.km- 2 .a- 1。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域,以2015年为研究基准年,估算了南京市废弃物处理源VOCs和NH3排放量。结果表明,2015年南京市废弃物处理源VOCs和NH3的排放总量为1795.04和4476.69t。废弃物处理源排放的VOCs主要来自于污水处理和固废填埋,而NH3排放主要来自于烟气脱硝与固废填埋。南京市废弃物处理源大气污染物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均衡,VOCs排放主要集中在江宁区和浦口区,NH3排放主要集中在栖霞区、六合区和江宁区。  相似文献   

11.
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包括非甲烷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含氧有机物(醛、酮、醇、醚等)、含氯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和含硫有机物等,是形成臭氧(O_3)和细颗粒物(PM_(2.5))污染的重要前体物,VOCs排放还会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且部分VOCs会产生恶臭~([1])。VOCs排放源一般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大类,人为源主要有工业源、交通源以及生活源,其中工业产生源是人为源VOCs最主要的排放源头,而建筑、石油、化工及溶剂使用等所占比例最大。根据2013年国家环保部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印刷行业使用溶剂产生的VOCs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2])。《"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印刷行业列入VOCs污  相似文献   

12.
基于苏州市2020年7—10月VOCs离线采样数据, 探讨苏州市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来源及其臭氧生成潜势(OFP), 并与国内其他研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苏州市夏季VOCs平均浓度为47.1 nL/L, OFP平均贡献为334.7 μg/m3, 芳香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是VOCs 的重要组分, 对臭氧生成贡献较大, 其浓度和组分与上海市趋势相似。PMF结果表明, VOCs的6个主要浓度来源排序为液化石油气挥发源(20.7%)>有机溶剂使用源(19.5%)>工业源(17.5%)>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其他源>燃烧源, 苏州市液化石油气挥发源高于长三角地区普遍水平。长三角地区芳香烃浓度较高, 与较高的工业和溶剂使用源贡献相关。总体来说, 芳香烃和OVOCs对苏州市大气环境影响较大, 贡献较大的是表面涂层源、加油站、道路移动源、石化与化工源, 应重点管控。  相似文献   

13.
依据国际上编制国家甲烷清单的方法,建立了北京城市尺度的甲烷排放清单,分析了北京地区甲烷排放的分布规律,并按10km×10km网格给出了北京地区甲烷排放强度的分布状况。1999年北京地区甲烷排放总量为296.29Gg,大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0.9%。其中,最主要的甲烷排放源为城市垃圾和化石燃料。城市垃圾源强为161.60Gg,占北京地区甲烷排放总量的54.6%;化石燃料源强为96.08Gg,占排放总量的32.4%。这充分反映了北京作为一特大城市甲烷排放受人为源干预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依据国际上编制国家甲烷清单的方法,建立了北京城市尺度的甲烷排放清单,分析了北京地区甲烷排放的分布规律,并按10km×10km网格给出了北京地区甲烷排放强度的分布状况.1999年北京地区甲烷排放总量为296.29Gg,大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0.9%.其中,最主要的甲烷排放源为城市垃圾和化石燃料.城市垃圾源强为161.60Gg,占北京地区甲烷排放总量的54.6%;化石燃料源强为96.08Gg,占排放总量的32.4%.这充分反映了北京作为一特大城市甲烷排放受人为源干预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的碳排放总量中,工业排放所占的比重超过80%.选取1997-2017年安徽省工业行业进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寻求安徽工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论为工业经济发展是碳排放量增加的首要正向影响因素.能源技术强度和新产品的技术投入对碳减排的作用最大.建议增加工业企业的技术投入,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充分利用技术投入所带来的减排优势.  相似文献   

16.
潘亚雷    金磊    傅海燕    金月正    吴冬阳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1,29(1):43-52
根据厦门市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调查情况,对80家代表性的企业监测数据的研究表明:臭氧污染主要发生在紫外光解、紫外+活性炭、紫外+等离子等有机废气处理效率低的工艺中;厦门市臭氧工业源空间分布呈现岛内远低于岛外的格局,岛外臭氧工业源主要分布在集美区、同安区和海沧区;厦门市各行政区规模工业增速与臭氧污染没有显著相关性,各行政区臭氧处理总量平均值与其规模工业经济增速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1;臭氧污染与VOCs年产生量呈正相关;湖里区、思明区臭氧处理工艺治理效果显著。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生产工艺和废气治理设施检查,倡导紫外催化分解与其他工艺联用的处理工艺,降低臭氧产生量;在臭氧污染治理时,考虑VOCs年产生量及其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7.
以内蒙古投入产出表中的国民经济42个部门为基础,另增加居民为核算部门,运用IPCC(2006)的方法理论对碳排放进行核算,并以内蒙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核算方法不仅与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统计口径一致,还在固定源及移动源燃烧核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直被忽略的农业、废弃物及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部分,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内蒙古各核算部门的碳排放量.实证分析发现,在内蒙古的各个核算部门中,居民部门产生的碳排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25.7169%;其次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部门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部门,排放量所占比例分别为18.4775%和16.3682%;从排放总量的角度来看,能源的碳排放总量最大,为26952.776万吨所占比例为54.94%.  相似文献   

18.
陈茂松  刘娜 《广东科技》2013,22(8):104-105,63
介绍了水泥行业生产过程的组织边界以及水泥生产过程排放源及其分类,提出了道路用水泥生产过程碳排放计算模型,并针对河南某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了碳排放计算,结果表明:道路用水泥生产碳排放量为900~930kgCO2/t,其中水泥窑煅烧过程碳排放量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排放的60%;原材料开采、加工过程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次之,约占总排放39.5%;运输过程排放最少,约占0.5%。  相似文献   

19.
采用罐采样-GC-MS/FID分析方法对某再生橡胶厂不同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VOCs的浓度水平及组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橡胶生产过程中芳香烃和OVOCs是主要的VOCs排放组分,其中以丙酮和苯系物为主,脱硫和冷却过程为主要的排污环节。丙酮、4-乙基甲苯和间二甲苯在各环节的占比都较大,可作为该行业的标志物。芳香烃为冷却堆场和开炼精炼环节中主要的VOCs组分,丙酮为脱硫和冷却环节中排放的主要物质。与不同行业的研究进行对比,再生橡胶行业排放的废气中芳香烃占比更大,同时也是OFP贡献最大的组分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孙骁  潘冰  王欣  张福云  陈涛 《甘肃科技》2022,(22):12-16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在2019年颁布的环保排放标准中,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均作出了严格要求,致使之前使用的一些传统VOCs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新标准的排放治理要求。本文阐述了一种沸石转轮浓缩+蓄热式氧化炉的新型VOCs废气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和此种工艺在Y涂料公司1生产车间的应用,这种工艺净化效率高,不仅可以满足国家相关环保排放标准,还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以便在实现环保目标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Y涂料公司为甘肃省首次采用沸石转轮+蓄热式氧化炉联合工艺处理VOCs废气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