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云南旅游生理气候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舒适指数,风效指数为主要生理气候指标,分析评价云南旅游生理气候资源,并将全省旅游气候分为三种类型,得出云南大部分地区全年体感舒适,四季适宜旅游,为开发建设旅游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旅游气候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河南省旅游气候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河南省130个县市近30年平均1~12月份的气候舒适指数的定量分析研究,确定出各地适宜旅游的季节。并以此为依据将河南省的旅游气候资源化为了6大区.本文首次较为详尽地给出了河南省各地的最佳旅游时段.  相似文献   

3.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定量评估可以为旅游部门开发旅游资源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0年西宁地区逐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间计算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分析50年来两指数年内变化特征;计算逐年四季的THI和K值,研究四季中两指数的变化趋势;将两指数值与人体生理感受级别对应,并依据生理气候评价分级指标测算逐年各月西宁市游客体感舒适度.结果表明:(1)THI年内逐月变化曲线呈倒"U"型,指数变化表现为先增后降,峰值所在时段在6~8月,且THI年内振幅逐年减小.不同季节THI变动振幅差异较明显,冬季THI的线性递增率是其他季节的7~20倍,其年际变幅也远大于春、夏、秋季;(2)K值年内变化曲线呈倒"U"型,指数表现为先增后降,且其年内振幅也逐年减小.峰值(K-600,人体感受为凉、舒适和暖)所处时间段逐年递增,由1975年的7个月延长到2005年的9个月;K在各个季节的年际变化均表现为逐年递增,并且夏季K值线性倾向率远高于冬季,反映出西宁地区暖季和冷季舒适程度都在增加,但是暖季舒适化趋势更加明显;(3)西宁近50年来逐月气候舒适程度分属于很舒适、舒适、不舒适、很不舒适四级,其中6、7、8月多属于非常舒适、舒适,5月和9月舒适度出现不规律的舒适或不舒适的年际交替,4月和10月出现不舒适的概率居多,11月至翌年3月旅游气候多表现为很不舒适.  相似文献   

4.
基于 GIS 的华东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舒适度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季节长短及旅游地开发的重要因素.利用了华东地区132个气象站点30年的月均气温、月均相对湿度、月均日照和风速等气候要素数据,利用ArcGIS平台,基于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插值方法,计算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获得华东地区栅格单元为1 km的气候舒适度评价图,并对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各月份气候的舒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华东地区温湿指数与风效指数的总体分布趋势是随纬度及海拔高度由南向北、由低到高而递减.风效指数的舒适区比温湿指数的偏大;(2)华东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期,地域差异显著,最高值分布在福建.气候舒适期为5个月的区域最大,占华东地区总面积的62.7%.舒适期在3个月的地区最少,占华东地区面积的比例不足1%.  相似文献   

5.
根据乐安30 a(1981-2010年)气候资料评价分析得出乐安四季分明,相邻季节的温差值基本在10℃左右,气候温和适宜。人居环境舒适度为3级的舒适时段为:4月、5月、6月、9月、10月。按度假旅游指数(HCI)的旅游适宜期评级分类标准得出9月和11月为度假旅游的“很适宜期”,10月是度假旅游“特别适宜期”。对2018年负氧离子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乐安县观测点平均浓度等级为7级,对人体健康有利。  相似文献   

6.
选取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舒适度指数K,作为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湖北省13个地区各月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伞年有7~11个月不等的气候舒适期,每年的4月~5月和9月~10月是旅游的最佳时段.由于地理位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各个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山西省17个代表性旅游地气候资料(1971年~2000年),通过计算气候舒适度指数和寒冷指数对各旅游地的旅游气候进行聚类分析,将山西省划分为5个旅游气候区,指出各区的旅游气候条件差异,为游客出行和政府决策或宣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温湿指数和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根据丰都县气象站的30年整编资料、县内区域自动站资料和1983年山地气候考察资料,对其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表明:丰都海拔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气候宜人,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仲春(4月)、初夏(5-6月)、秋季(9-10月)气候舒适度较好,适宜全县旅游度假.初春(3月)舒适度指数偏差,仅适宜平坝河谷地区旅游度假;盛夏(7-8月)中高山区气候凉爽,适宜消暑度假游,但盛夏河谷丘陵地区天气炎热,舒适度较差,不太适宜度假旅游;冬季(12-2月)高山地地区积雪资源丰富,适宜冰雪游,冬季河谷丘陵地区湿度大、雾气重,不太适宜旅游度假.同时,在开发旅游气候资源时,必须完善暴雨、洪涝、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应急防范措施,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龙胜县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地时,气候舒适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龙胜县天象与气候类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极具开发潜力,基于龙胜县气象站近33a(1981—2013年)的逐月气象数据,及2000年到2013年逐日气象因素统计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与着衣指数对龙胜县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龙胜县旅游气候舒适期较长,3到11月是比较舒适的季节,其中4,5,9,10月最舒适,6至8月温暖较舒适,3,11月凉爽较舒适,12,1与2月的舒适期天数较少,而且全年着衣舒适天数为199d.最后提出了龙胜县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包括合理安排旅游项目和活动,注重提高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质量,关注气象灾害频发时间,做好预防措施与保障旅游安全,积极宣传天象与气候旅游资源,做好相关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河北省1980~2017年11市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河北省夏季年际、年内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规律和11市各指数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6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最低,穿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呈7月最低的规律;夏季最佳旅游时段为夏季第1~25d和第80~92d;河北省6月为夏季最佳旅游月份,北部城市"较舒适"区域普遍多于南部,旅游舒适度普遍优于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与大气直接接触,旅游活动受到气候的各种影响。良好的气候条件(如温度适宜、阳光明媚)可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发展,西班牙正是利用地中海气候成功地发展了旅游业。而不利的气候条件(如严寒、酷暑)刚限制旅游业发展。气候作为自然要素可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景观的形成。例如我国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前三者均直接或间接与气候有关。季风现象显著是我国气候的重要特征,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春温、夏热、秋久、冬寒。就全国范围来说,我国以秋季最宜旅游,次为春季和夏季,冬季我国北部和西部地区旅游有一定困难。目前来华游客以春、夏、秋(每年4—11月)为旺季,冬季(每年12一次年3月)为淡季,与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基本相符。掌握气候规律,充分利用我国气候资源来为旅游活动服务,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2.
横琴岛作为实行"一国两制"战略的国家级新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目前正处于旅游开发的黄金时期.该文主要研究了横琴岛游客的旅游动机及其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分析显示,横琴岛游客的旅游动机主要分为调节放松、社会交往、文化体验3大因子,其中社会交往是游客前往横琴岛的最重要旅游动机.回归分析显示,3大旅游动机因子都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其中调节放松因子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社会交往因子次之,文化体验因子影响最小.作为最主要旅游动机的社会交往因子,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并非最为显著,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对海南省发展滨海旅游业建设海岛公园的重要性及其地理基础,提出海南省目前旅游业发展方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国内市场,开发多种旅游形式,使区域旅游一体化,把海南建设成为美丽的海岛公园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海南省海外客源市场的时空分析和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分析,认为海南省海外客流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增长速度偏低,季节变化明显,易受偶发因素影响,港澳同胞是海外客流的主体,亚洲游者是海南外国旅游者的主体,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是海南的主要客源国.海南省的海外旅游者人均日消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年来持续下滑,长途交通、住宿、餐饮和购物在消费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消费结构不尽合理.针对海南海外客源市场的主要特征,认为海南省应进行旅游形象定位,大力提升海南省在海外客源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明确海外目标市场,进行针对性的市场开发;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全方位、多手段地进行有效的宣传促销.  相似文献   

15.
Knowledge of the historical responses of animal species to climate changes is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conservation.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period,Southeast Asia had a larger land area than today due to lower sea levels,and its terrestrial landscape was covered by extensive forests and savannah.To date,however,the general fluctuations in landscape distribution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demographics history of native specie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periods are still disputed.Specifically,the responses of animals on Hainan Island,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most region of Southeast Asia,to 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s,are poorly understood.Here,we performed a series of demographic analyses based on mitochondrial DNA genes to examine the response of the resident Hainan Peacock Pheasant(Polyplectron katsumatae) to climate change.Unlike the pattern of population collapse during the ice age and expansion during the warming period,we detected a historical expansion pattern in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of Hainan Peacock Pheasant through the late Quaternary period.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Hainan Peacock Pheasant survived through the late Quaternary periods,despite of its currently limited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size on Hainan Island.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must be considered in conservation planning due to their impacts on currently fragmented habitats and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本土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任务,图书馆应立足于学校的学科特色,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深入开发旅游信息资源,为区域旅游经济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推动地方旅游事业发展。以海南大学图书馆为例,论述了如何通过开发海南旅游信息资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资源及其环境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集地质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一体,拥有全球唯一的三江并流奇观、举世罕见的峡谷群、多处地质遗迹、壮美神奇的高山丹霞及喀斯特景观、全球最为壮观的雪山群和低纬冰川、秀丽神妙的高山湖群以及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等优势旅游资源,但同时地质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生态环境带幅窄且稳定性差,又属于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旅游资源环境十分脆弱。合理利用遗产旅游资源,必须有科学研究为支撑,法律法规为依托,科学管理为手段,旅游规划为指针,以生态旅游和科考科普旅游等低耗损产品为主打,以极高的遗产保护意识为动力,旅游资源开发与遗产保护、旅游扶贫相结合,多方齐动,推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及数据统计,对珠三角地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和游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市场稳定,游客群体以收入和文化程度都较高的中青工薪阶层为主.珠三角乡村旅游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优化保持珠三角主体市场,重点拓展粤东西北和港澳台入境客源市场,合理发展其他省份和地区潜在市场.同时,要注重企业上班族、公职人员、求学学生、中产阶层以及离退休职工这5大细分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万州将成为三峡库区新兴的客流集散中心,具备建成三峡库区功能最完善的旅游服务中心的前提条件.把万州作为旅游接待中心必须围绕旅游交通通讯、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方面精心建设,加强功能配套.把万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应以“山水移民生态城”作为总体产品,开发优势资源和特色文化,建设旅游精品.把万州建成三峡库区旅游服务中心,必须在旅游氛围营造、管理体制、旅游安全、产业政策、资金、人才、环保等方面建立起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因受其地域性等特点局限而一直被国内学界所忽视,但对于因旅游著名并现已成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来说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其中海南旅游商标权应该如何立法维护的问题更是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