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漫射表面的转动对自由空间散斑图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漫射面发生转动时,一般情况下自由空间中的散斑图样将发生复杂的变化,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只发生平移变化,从波动光学理论出发对此进行了理论计算,其结果与实验观察相符。  相似文献   

2.
漫射表面转动对像面散斑图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漫射表面发生转动时,像面散斑将发生复杂变化,即使转动角度较小,前后两个散斑图也不只是发生平移的简单关系,应用菲涅耳衍射理论的对引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以干涉、衍射及散射理论为基础介绍了散斑的形成、分类,并根据杨氏干涉及菲涅尔衍射理论.推导出静态散斑横向尺度及纵向尺度,给出了散斑的空间形状并对静态散班和动态散斑作了分析,总结出动态散斑三个衍射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干涉、衍射及散射理论为基础介绍了散斑的形成、分类,并根据杨氏干涉及菲涅尔衍射理论.推导出静态散斑横向尺度及纵向尺度,给出了散斑的空间形状并对静态散班和动态散斑作了分析,总结出动态散斑三个衍射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枣的表面损伤通常是由采集时和采集后的机械力或枣贮存时挤压所致,对枣损伤进行无损检测有利于枣的品质分级.文章基于生物散斑技术,采用He-Ne激光照射正常无损枣和损伤枣的表面,以时间序列散斑图的惯性矩作为散斑活性,研究正常新鲜枣和损伤枣图像散斑活性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时间变化,枣的生物散斑活性有较大变化,且正常枣和损伤枣的变化趋势不同,为损伤枣的识别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剪切棱镜的出射角及放置位置在电子剪切散斑干涉中产生的影响作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剪切棱镜的出射角及与CCD的距离越小,测量的精度越高,但灵敏度越小.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具有一般性的新的理论方法,研究散斑场相位差的统计性质.根据相位差和散斑复振幅的关系,得到了散斑场相位差标准偏差的一般性表达式.用这种新的方法研究了衍射场高斯散斑场相位差的统计性质.  相似文献   

8.
光束经过光阑后产生衍射图样,通过分析衍射图样可得到光阑的形状和尺寸等信息.当光束的传输路径中存在散射介质,散射介质的随机散射效应将导致光场变为随机的散斑场,无法直接从中获取光阑的信息.本文基于强度相关理论,实现了通过散斑场对光阑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得光阑轮廓信息.散斑重构的光强分布图的像素间距与实际物体的物理间距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能够利用重构图像对目标光阑进行定量测量,本实验散斑重构图像的最高分辨率为396.8μm/lp.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子散斑干涉计量过程中,状态变化信息的相关条纹表征对后续待测信息的提取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后续处理的难度和信息提取的质量。本文根据交叉熵的基本概念和散斑干涉计量过程状态变化信息表征基本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关条纹图生成方法-交叉熵法,通过详细的理论推导和应用效果的定量分析表明交叉熵方法所产生的相关条纹与减相关条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提出的方法完全有效。同时,由于交叉熵条纹表征方法融入了自适应同态滤波,与减条纹相比具有更好的条纹图对比度、较低的散斑指数和更好的包裹相位信息提取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光导纤维—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作者根据相关搜索法的基本思想.按照MS4213型图像板的存取模式,用C语言编写了专门的相关识别程序。利用光纤完成了刚体(定轴转动圆盘)全场位移测量和变形体(三点弯曲梁)挠度全场测量的两个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激励聚焦声源的焦斑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计算了在连续波,衰减波以及脉冲波等不同激励方式下凹球辐射面的聚焦声场,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激励源的焦斑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影响焦特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碎石机的常用工作条件下,当脉冲波的主频与连续波频率相近时,其焦斑的尺寸大约是同样条件下连续波斑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物体的变形场进行定量测量.通过偏转参考物体法,实现散斑离面位移场的空间载波调制;结合傅里叶变换法解调,仅需一或两幅条纹图就可得出全场离面位移分布.理论分析与典型实验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对有限宽中心带孔拉伸试样进行疲劳试验.在疲劳加载过程中,按一定的疲劳周次在零载荷状态下停机,并采集试件表面上预先制备的白光散斑图.再应用数字散斑相关技术测量了不同疲劳循环次数后孔周的残余变形场,并给出了孔边最大残余应变与疲劳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多孔法基础上提出用超多孔光阑装置进行散斑记录。实验结果表明,超多孔法克服了多孔法存在的某些缺点,使位移测量范围扩大,灵敏可调性增加,尤其对模型位移事先不易估计的实验,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形成正态散斑条件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形成正成散斑的两个条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当表面高度起伏的标准偏差σk〉1.2λ,有效漫射面元数目N〉8时,就能产生正态散斑,在此条件下表面的个体结构对产生散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原方  韩连元 《河南科学》1990,8(2):40-44
本文提出的双光束载波散斑干涉法是将载波原理与双光束散干斑涉法相结合,通过光载波条纹对全场干涉条纹的规范化调制,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解调而达到高精度测量的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它提高了双光束散斑干涉法的测试灵敏度,精度和扩大了测试范围。  相似文献   

17.
提出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测量移动物体的连续位移.激光照射粗糙表面形成散斑场,用CCD记录粗糙表面移动时的序列散斑图像,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散斑图像,确定粗糙表面的位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散斑相关技术可以高精度地测出连续移动物体的位移.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散斑干涉计量的特点,结合相移相位测量技术,提出利用物体本身变化产生的相位变化来实现散斑干涉计量中相位的测量方法,从而得到不同时刻物体的相位变化.通过对计算机模拟漫射体产生离面倾斜的时变散斑图,计算其均方根误差值,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