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赵元任《谈人工翻译》(Translation Without Machine)的解读,分析阐述了赵元任对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看法。并从赵元任对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评述中得出启示:当代人工翻译研究和实践中应重点关注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的文体风格、翻译中的跨文化问题以及翻译中的语用问题。同时,翻译研究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注重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吴毓鸣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0,18(1):76-80
林语堂幽默在林语堂研究领域里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有认同中式幽默者,褒其"近情",有认同西式幽默者,扬其"谐趣"。其实,在林氏幽默里,中式和西式既非对立,亦非平行关系。"近情"的传统承载,是林语堂幽默形之于内的灵魂;"谐趣"是形之于外的体貌,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关系。文章据此立论,提出"独抒性灵"、"我佛慈悲"、"内庄外谐"为林语堂幽默的文化构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胡志国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19-22
全球化要求翻译学对许多根本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在翻译功能方面,跨文化交流需要充分发挥翻译的作用,不能一味强调完全掌握对方语言。在译者身份方面,译者应扩大眼界,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在翻译研究方法方面,直接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揭示文化交流中的权力关系,从而促进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4.
对多媒体课堂教学使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即:克服多媒体万能论的观点;克服“满堂灌”的现象;注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处理好图像的各种视觉要素;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等. 相似文献
5.
对石漠化概念及其治理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
进一步厘定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因素对西南喀斯特退化土地生态治理、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当前对石漠化认识有关理论的研究进展,提出喀斯特石漠化是岩溶山地人口增加打破了低土地承载力和低生产力背景下维系的脆弱平衡,而发生的土地退化。当前中国农户正经历着生计转型与多样化生计,对农业生产与农村土地依赖性逐渐减弱,岩溶山地人地关系模型出现了新变化,未来岩溶山地石漠化将呈现由扩展转向收缩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当代翻译史就是指从鸦片战争开始以后的翻译的历史。本文以中国近当代翻译史的发展脉络为研究内容,借鉴人体学思想,分别阐述了翻译标准是人脑,翻译学和翻译批评是两只脚,异化和归化是两只手,翻译作品是心脏,传统翻译的积累和国外译论是消化系统,相关学科的发展可以看作呼吸系统,而翻译人员则是其血液循环系统,从而梳理了中国近当代翻译史的主干和脉络划分。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所办得有特色、有水平、有影响的学校,都具有自身良好的校风.作为非名牌院校,更应加强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出跨世纪的复合人才,迎接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当代美育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取先哲们的智慧、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关注现实的呼唤、重视学科美育的建设是摆在当代美育研究工作者面前至关重要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韩家权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7(1):76-81
翻译的语用学研究还是个全新的课题,文章通过对语用学、翻译语用学和关联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研究成果的回顾。对两种语用翻译的特点、方法和理论的对比,提出对翻译的语用学研究的建设性意见,旨在呼吁进一步加大语用翻译的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的力度。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翻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刘为洁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9,(Z2):133-135
描述性翻译作为译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已经为广大的译界同仁们接受。译学研究在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引领下,正在朝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本文将从描述性翻译研究对规范翻译研究的"背离"和"反叛"出发,探讨描述性翻译研究给整个译学研究带来的新气象和新活力。 相似文献
11.
李权东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6):95-98
创造性叛逆作为一种有利于推进翻译研究的经典理论,应该被不断地发掘和完善,随着翻译学科发展获得新的生机,使其成为对翻译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理论。要推动创造性叛逆的发展,就必须先肯定该理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历史地位,因此文章以创造性叛逆对翻译主体、忠实原则和翻译文学的全新解读为视角,指出创造性叛逆拓宽了我国翻译研究的视野,是我国翻译研究从经验感悟走向系统描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翻译教学及教学研究不仅对译学建构和其学术地位的确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翻译学理论对翻译教学更具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是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的合而为一,既是英汉翻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也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础科目和培养方向之一.并提出以"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统一术语确立科目名称.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界定,首先必须要解决"用什么"、"怎么样"和"向谁"来进行大众化的三个最基本问题。为此,可以从其内容指向、发展历程和客体指向三方面对其进行深刻把握。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不是一个单向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而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交织、发展和完善的互动过程。全面把握和深入领会其内涵界定,还必须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重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益华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5)
翻译理论与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结合是现代阶段西方翻译理论的一大特点。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虽然没有在西方翻译理论中明确提出,但关联理论思想在西方翻译理论中始终有所体现。雅各布森在符号学框架内从语符问题、翻译的分类、语言差异问题、对等问题等方面探讨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其翻译理论处处渗透了关联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5.
陈益华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3):87-89
翻译理论与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结合是现代阶段西方翻译理论的一大特点。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虽然没有在西方翻译理论中明确提出,但关联理论思想在西方翻译理论中始终有所体现。雅各布森在符号学框架内从语符问题、翻译的分类、语言差异问题、对等问题等方面探讨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其翻译理论处处渗透了关联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6.
宋以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11-114
翻译作为语际转换活动,不可能仅仅是双语间在字、词及句法结构上的简单对应。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注要成为融合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科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等都可能成为翻译研究研究的重要参照要素,作为一种文艺理论,唯美主义曾经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了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17.
走出封闭迈向多元-谈解构主义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灿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18(5):37-40
解构主义思潮已渗透到翻译研究领域,并对传统译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产生巨大冲击,使人们不得不对传统译论进行重新思考。解构主义在给翻译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解构主义也导致了翻译活动的混乱,但就给新世纪的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而言,其积极影响大于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作为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理解和传达意义的学问与翻译学研究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表达。因而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将对翻译学科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然而关联理论仅限于解释翻译现象的某些方面,因为关联理论有着自己的理论目标并不仅限于解释翻译现象,将解释某些翻译现象的理论扩展到解释全部翻译现象自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究其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之外,低下的小农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失衡的生态环境、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等原因大大降低了政府和人民的防灾、抗灾能力,从而加大了灾荒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20.
任宇桦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4):138-140
语境又称上下文,它指各语言单位的语言环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下文指句子的范围内,该单位的一些语言单位;广义上下文指该单位的超出句子范围的语言环境。正确理解语境,可以解决翻译中语言多义性的问题,也可以帮助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下语言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