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句在教育界深入人心的至理名言。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学校能否健康成长,教师的爱心是至关重要的。爱学生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集中表现。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教师真诚地关爱学生,并让爱在师生之间互动,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塑造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2.
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没有不想教好学生的教师。但,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既不是打着“爱的旗号”,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的强制性控制。也不是孩子考出高分就认为教育便是成功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成绩作为衡量的惟一标准,只有尝试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因势利导,从长计议,才是成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钟健 《科技资讯》2009,(26):234-234
爱是教育的基础。在平时教学教育中,我始终贯穿爱的主线,让爱成为教育的习惯。在本文谈了笔者平时主要做法:对待学生要无私给予“爱”;德育班会课要贯穿“爱”;与学生相处要体现“爱”。  相似文献   

4.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教师们都已能倒背如流了,尤其是在“以生为本”为核心理念的新课改的今天,许多教师都在思索、实践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老师的“爱”却喋喋不休,在此枚举二三事,以求共省;  相似文献   

5.
爱的教育     
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师生关系必然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育实践及外国古代许多名人关于爱的教育的嘉言懿行表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因此,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必须养成爱生美德。  相似文献   

6.
闫丽 《科技咨询导报》2011,(16):192-192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学中忽略了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因此,我们要让爱在教育中展现出最美丽的花朵,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爱的魅力     
沈益亮 《奇闻怪事》2006,(10):31-31
有这样一则寓言:“智慧”、“成功”和“爱”这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她们到家里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三位只能去一位,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中我们中间的哪一位?”母亲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哪一位是‘爱’?请进屋吧。”“爱”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了进去,母亲很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我们历来都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们‘智慧’和‘成功’。”有爱就有了一切。在童话中如此,在教育中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们的教育如若只是一味地关爱学生,学生只知道到老师这里索取爱却不懂得自己还须自爱,却不愿意向他人奉献爱心,这样的学生其人格是不完善的。本文就从从索取到激发到奉献这三个过程来讲述何为真正意义上的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裴斯泰洛齐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践教育爱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爱”思想是当今学校教育始终追求的一条基本原则。裴斯泰洛齐提倡“教育爱”思想。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思想,更要将其思想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让“校园冷暴力”以及一切不正常的教育现象远离我们的校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所述及的爱的五种图式的基础上 ,从内在与外在层面入手 ,分析了用以生成爱和维持爱的发展的动力因素 ,并结合恶与死亡之阈对“爱”这一社会性情感范畴作了更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12.
“爱不只是一种感情,还是一种艺术”(巴尔扎克)。本文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论述了“爱”是教育的重要环节,爱存在于与学生的交流之中,存在于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能教育好学生。我们应该坚信:只有教不得法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因此,用爱心开启学生的心扉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胡珍娜 《科技信息》2012,(27):312-313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人才能育人,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请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心构筑爱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和谐、完美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怎样把握好对学生“爱”和“严”的度,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步感受到教育学生应以“爱为基础,以严为本”,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生物教学必须追求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文阐述了生物教学中如何深入挖掘教材,巧妙剖析生命现象,开展科技活动,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爱祖国教育、爱大自然教育、爱科学教育、自尊自爱教育。  相似文献   

17.
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而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爱的问题,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德松 《科技信息》2008,(3):275-275
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惟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驱除蒙昧,收获希望。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尤其是后进学生教育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那就是信任、鼓励和宽容;辅之以动其心,才能动其行;帮助其走出自卑,方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爱”是先秦道、儒、墨三家共同拥有的伦理思想,但由于三家对人之生命、社会生命、宇宙生命理想的不尽相同,以及其所立的政治立场不同,从而使其“爱”观在理论说明和实践践履上体现出不同内涵的“爱”,姑且叫他们“道爱”、“仁爱”、“兼爱”。  相似文献   

20.
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就是“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