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科学评估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提高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性,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25起典型城市人员密集场所事故案例进行3级编码,提取出16个风险因素,建立了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序关系法(G1)和熵权法(EW)提出了基于主客距离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运用集对分析法(SPA)评价和预测城市人员密集场所的风险水平,构建了基于组合赋权-集对分析法的城市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价方法;最后,以城市旅游景区为例,评价景区的风险状况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减少主观随机性,消除单一的客观误差,弥补了两者之间的信息误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城市人员密集区域安全风险有效预警及管控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精确地评价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以人员、材料及设备、技术、管理和环境5个方面为视角,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确定各变量的路径系数,计算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项目的 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较高,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符.所建模型能较好地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量化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精确合理,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45-48
为了能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更加有效的识别并防范,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从人员、环境、管理、施工技术4个层面选取了17个风险指标建立装配式建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来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最后以中铁某局装配式建筑项目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为预防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出现施工安全事故,通过分析总结大量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的基础上,从各参建单位的视角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提取,并结合具体项目和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程度,运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建立矩阵模型计算,辨别出该项目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排名,以及主要的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的质量,装配式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落实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论证等因素为装配式施工安全关键风险因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帮助管理人员做出相适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8.
考虑大型机场机坪管制运行风险评价因素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博弈论集对分析模型的机坪管制运行风险评价模型。根据机坪管制运行的业务流程,构建了涵盖“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机坪管制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博弈论思想将层次分析法得到的主观权重和熵权法得到的客观权重进行最优组合来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集对分析理论的同异反模型来计算样本的综合联系度,由此确定机坪运行风险等级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合理的安全建议。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得到各样本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证明了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全面分析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准确评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状况,运用PDCA管理循环方法分析建筑施工中PDC阶段各环节建筑施工管理影响因素,对确定的各项指标因素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及环境管理4个方面构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G1-熵权法的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对2个施工项目进行实例应用,并提出改进目标(A),使得PDCA管理循环进入下个循环。结果表明:项目A安全管理水平评价等级明显低于项目B,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状况相符,验证了评价体系及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针对项目的不同情况提供其改进目标,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基于装配式建筑和一般建筑项目的 安全事故统计数据,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安全事故的类型和成因;并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与施工工艺,提出通过临边、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吊装安全管理、构件堆放安全管理、临时支撑布置安全管理等管理措施来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和三角模糊函数随机模拟理论,探讨了燃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模型,即应用集对多元联系数表达燃气管道风险评价这一综合不确定问题,以定量描述燃气管道的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隶属关系的层次性和模糊性,采用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技术处理燃气管道风险集对分析中评价标准等级标准的模糊性和刻画集对联系数差异度系数的连续变化过程,进而结合评价指标计算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的综合联系数,以风险评估燃气管道.实例应用结果及与其他方法对比表明该模型应用于造燃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何忠明;刘可;付宏渊;吴从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8):2217-2224
针对高速公路岩质路堑高边坡采用爆破施工开挖方式容易引起边坡稳定性下降而出现边坡坡体垮塌以及因爆破产生的振动作用造成邻近构筑物损坏、人员伤亡等安全风险问题,综合考虑边坡高度、坡形坡率、地质条件、爆破设计方案、爆区环境以及安全监督与管理共6个影响因素,通过确定拟评价样本指标的经典域与节域,构建基于同异反分析的联系度隶属函数,建立基于集对可拓分析方法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粗糙集理论计算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对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实例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等级为中度风险,与现场调研结果一致;评价方法能真实反映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精度;评价模型计算简单,能够为高边坡爆破施工提供风险预判,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节约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提炼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关键风险因素,探究其可持续发展方向和路径,本文提出基于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测度方法,从人、物、管、环境4个方面的因素切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4个一级指标和主要的12个二级指标,构建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与测量体系,识别主要风险因素,从而对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价,为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安全运行,降低城市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提出了 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云物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模型.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因素出发,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实习期驾驶员比例等15个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人-车-道-环\"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物元模型,解决评价指标中存在模糊性与随机性的问题,同时采用博弈论将C-OWA有序加权算子处理的专家打分值和改进熵权法求出的权重进行组合优化,围绕待评物元与风险等级之间的隶属度,计算得出风险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中国西部某城市A道路交通系统,展开风险评价,同时将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C-OWA云物元模型和熵权云物元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得出城市A道路交通系统中各指标风险评价结果与实地走访调研结果及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且博弈论组合赋权云物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模型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风险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配电网常见的安全隐患和传统组合赋权法中综合权重选取的组合系数依据不足的缺陷,提出统计偏差修正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反熵权法(anti-entropy weight method,AEWD)的组合赋权法综合评估模型。首先构建配电网隐患指标体系,分别使用层次分析法和反熵权法计算综合评估模型的主客观权重,然后根据统计偏差理论计算组合系数,进而计算出配电网隐患的风险值,最后以某地区配电网六个月的隐患记录进行实例分析。通过与传统组合赋权法对比证明了该模型合理有效且更具有泛用性。 相似文献
17.
18.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
地铁的建设可有效缓解城市地面交通的压力,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但地铁施工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针对施工风险因素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等特点,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价方法。着重考虑地铁施工的安全性问题,建立了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偏好系数法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进而根据云模型给出风险等级标准云及综合评价云图,对比两图的相似度确定风险等级。最后以某地铁8号线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间的关系,文中建立了基于五元联系数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将评价体系的静态与动态同时进行考虑,拓展对水资源承载力指标评价的研究,深入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评价水资源承载力。以黑龙江省为例,探究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黑龙江省现阶段水资源承载压力相对较小,水资源处于反势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均处于同势区,产水模数、降水量、人口密度、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表现出偏向\"匮乏\"的状态,水资源承载力在客观变化上呈现波浪型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为评估水资源承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