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更精确地评价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以人员、材料及设备、技术、管理和环境5个方面为视角,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确定各变量的路径系数,计算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项目的 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较高,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符.所建模型能较好地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量化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使评价结果更加精确合理,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水平差异大、应用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从施工阶段入手,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BIM的成熟度评价模型.首先,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聚类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引入云模型进行成熟度评价;其次,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BIM应用成熟度评价指标和方法.工程案例表明:模型具有可行性,可为装配式建筑的BIM推广和成熟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装配式建筑可能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问题,基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分类,对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设想。结果表明:主要从建立静-动态结合的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标准体系两个方面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分析装配式建筑安全与风险提供一种改进的控制方法,为以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出现施工安全事故,通过分析总结大量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的基础上,从各参建单位的视角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提取,并结合具体项目和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程度,运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建立矩阵模型计算,辨别出该项目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排名,以及主要的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的质量,装配式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落实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论证等因素为装配式施工安全关键风险因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帮助管理人员做出相适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公路岩质路堑高边坡采用爆破施工开挖方式容易引起边坡稳定性下降而出现边坡坡体垮塌以及因爆破产生的振动作用造成邻近构筑物损坏、人员伤亡等安全风险问题,综合考虑边坡高度、坡形坡率、地质条件、爆破设计方案、爆区环境以及安全监督与管理共6个影响因素,通过确定拟评价样本指标的经典域与节域,构建基于同异反分析的联系度隶属函数,建立基于集对可拓分析方法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粗糙集理论计算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对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实例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等级为中度风险,与现场调研结果一致;评价方法能真实反映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高边坡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精度;评价模型计算简单,能够为高边坡爆破施工提供风险预判,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节约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成本。  相似文献   

6.
成连华  贺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882-11889
为了更加科学地引导建筑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效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筑施工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以“人-机-环”为主导思想的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然后应用结构效应的概念理论,从项目管理行为风险和项目施工状态风险两个方面,构建基于结构效应的风险评价模型,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最后构建基于AHP-DEMATEL的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项目管理行为的综合影响度最高;二级指标中施工单位管理行为和高处作业及防护综合影响度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下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7.
 针对特长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中常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特长隧道施工风险性评价新方法。根据特长隧道事故的特点及成因,选取支护措施等15项未确知测度函数评价指标,建立了特长隧道施工风险分级预测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利用信息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得出特长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价分级预测的评价结果;并应用于某一特长铁路隧道工程实际,成功评定出该隧道综合风险等级为Ⅱ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给出特长隧道施工期间的风险等级,并且能够更客观地反映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情况,为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与传统建筑项目相比具有更多、更复杂的潜在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DEMATEL和TOPSIS模型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4M1E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从人员风险、机具风险、物料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等6个方面建立风险因素清单;运用DEMATEL模型求解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从而确定风险因素的权重,兼顾了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根据TOPSIS模型的运行原理对装配式建筑进行风险评价并确定风险等级.针对3个具体的项目案例展开评价,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全面分析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准确评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状况,运用PDCA管理循环方法分析建筑施工中PDC阶段各环节建筑施工管理影响因素,对确定的各项指标因素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及环境管理4个方面构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G1-熵权法的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对2个施工项目进行实例应用,并提出改进目标(A),使得PDCA管理循环进入下个循环。结果表明:项目A安全管理水平评价等级明显低于项目B,评价结果与项目实际状况相符,验证了评价体系及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针对项目的不同情况提供其改进目标,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建设项目施工中各风险因素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采取科学的风险控制策略降低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通过在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马尔科夫链和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估算,以条件概率描述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安全风险损失-控制投入双目标优化模型,设计相应的算法并运用R语言编程求解。结果表明考虑风险相关性的优化模型,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配置策略,对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决策有良好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常春光  凌霄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5):15328-15334
为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水平,减少社会经济损失,对施工安全资源投入的合理分配进行研究。选取20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投入与事故经济损失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样本进行非线性拟合,以事故经济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安全投入资源为约束条件,构建安全投入优化模型。以某装配式建设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麻雀搜索算法-支持向量回归的施工安全投入优化方法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损失、节约投入资金,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可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投入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质量风险因素,需要对综合质量风险进行评估。首先本文立足于项目实施阶段,基于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EPC)总承包商视角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将三角模糊数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综合风险评价值到各风险等级的距离确定项目的综合风险程度;最后结合某项目进行实例分析,评价结果为风险低,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阶段质量风险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对于交通土建工程施工安全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或者2种评价方法的集成等,这些方法均需要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将突变级数评价法应用到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评价中:对福建省某高速公路中15处路堑高边坡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得出每处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了验算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对其他文献中的原始数据进行突变级数评价,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各指标耦合性效应、指标难以量化等特征对项目管理人员难以借助传统数理方法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做出科学评价的难题,构建基于C-O WA算子与物元可拓模型的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首先,依据前人研究经验确定了由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C-O WA算子对专家打分情况进行了重新排序,削弱个别极值效应;最后,利用物元可拓模型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日照市工程实例分析,评估了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等级为"中",与项目实际效益相符,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研究表明,基于C-O WA算子与物元可拓法的模型可以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有利于综合效益提升和建筑工业化进程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隧道坍方风险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隧道塌方中风险等级评价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借鉴未确知测度理论,将隧道塌方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为未确知系统,提出隧道塌方风险预测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分析影响坍方诱因,选取围岩级别、开挖跨度、埋深、偏压角度、地下水状况、施工水平共6个实测指标作为隧道塌方风险预测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武广(武汉—广州)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为例,构造适于隧道塌方风险预测指标的测度函数;同时引入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其风险等级进行判定,得出隧道塌方风险分级的评价结果。将已建立的未确知测度评估模型应用到青山岗隧道和马鞍山隧道坍方风险评估中,并与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能解决隧道塌方中风险等级评价中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可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的准确性,设计一个基于风险评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方法。首先提出施工质量因素识别过程,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相关的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风险评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方法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因素识别的准确性,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实现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为相关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质量因素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SVM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针对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预防控制机制,有效减少安全风险导致的损失,运用SVM构建了基于SVM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选取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的主要影响影子,科学建立风险指标并合理的量化分析,基于SVM的风险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当下装配式建筑存在的技术不成熟、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所引起的安全问题。运用德尔菲法结合领域内专家意见选取人员、环境、管理、设备、技术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基于改进AHP-FCE方法,构建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确定各指标影响系数,最后进行比对排序,提炼影响装配式建筑安全的关键因素,并实证分析了某地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安全风险。结果表明:根据改进AHP模型计算,发现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预制构件质量、节点连接准确度在安全风险影响因素中是主要影响因素,所占比重分别为0.302、0.203、0.141;进一步结合FCE法,实证评价某实地项目处于较小风险水平。本文的研究多维度揭示了装配式建筑的安全风险因素,为实地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了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质环境载体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制约着地下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因而对施工地段的地质风险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地铁风险评估方法中仍存在着地质风险因素考虑不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观性较大等问题。本文选取了土的力学性质、岩体性质、管涌条件、地下水、岩溶、区域稳定性等6个一级地质风险评价指标,每个一级地质风险评价指标由若干个二级评价指标表征,并综合整理目前对单一地质风险评价指标的评价中较为成熟的评估方法,应用于一级评价指标风险等级的确定,建立了较为全面和合理的地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各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由单指标给出的评估结果的不相容性,通过可拓学理论中的简单关联函数与关联度,客观定量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减少了传统评估方法中权重赋值的主观性;进而建立了基于可拓评估方法的地质风险评估模型。并以广州某地铁车站路段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其进行地质风险评价与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中地质风险等级划分合理,能够客观地反映当地地质风险情况;该地铁段未处理前地质环境风险等级属于"中等风险",风险等级变量特征值为1.94,属于"中度风险"偏向"低风险"的级别,模型的评估结果与现场勘察结果相符,评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综合评价和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评价和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提出了适合目前国内现阶段管理体制的以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为基础的评价和预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模糊评价综合模式计算评价目标区各评价指标最大概率所对应的等级 ,通过层次分析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 ,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标———道路安全指数IRS.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