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秋栽为春栽。高海拔地区选在2—4月接种,低海拔地区选在3~4月接种,可提高接种成品率。经越夏后于9月陆续出菇,经过长时间的发菌,菌丝分解培养料彻底。营养积累多,出菇整齐。  相似文献   

2.
<正> 河南省鲁山县鲁阳镇五街的农民窦继志,在黄背木耳棚里种植出了稀有的袋栽猴头,成为平顶山市人工种植猴头成功的第一人。 窦继志种植猴头纯属偶然。1999年7月的一天,他回老家时,与几个村民一起上山摘核桃。在一棵直径约30厘米的核桃树上,一只“毛猴的头”在树杈间时隐时现。待爬上村后,老发现原来是一棵野  相似文献   

3.
黄力 《河南科技》2004,(11):13-13
香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蜡烛菇”(有柄无盖)、“松果菇”、“荔枝菇”(菌盖结团,无菌柄或不开伞),这就是香菇的畸形变异菇,属于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4.
<正> 杏鲍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一个珍稀菇种,因其菌肉肥厚,质地细腻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菇中之王”。杏鲍菇还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常食对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含有防癌抗癌的有效成分。我们近年来在研究、推广、生产中掌握了一套大面积栽培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利用该技术栽培杏鲍菇,操作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检测5种食用菌凝集素的存在及其部分生物学活性为目的,以白平菇、吉猴头、灰平菇、鸡腿菇、滑菇五种食用菌子实体为材料,硫酸铵沉淀法得到蛋白质提取液,用不同类型的红细胞检测凝集活性。通过耐热、耐酸碱、糖抑制、金属离子依赖性实验比较凝集素的生物活性的方法。检测发现白平菇、吉猴头、灰平菇、鸡腿菇4种蕈菌的提取物中均含有凝集素,鸡腿菇凝集性最强。凝集活性可分别被一种或多种类型糖所抑制。同时它们均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及pH耐受性,除鸡腿菇外,金属离子对凝集素的影响也相当大。  相似文献   

6.
<正> 金针菇又名金钱菇、朴菇、构菌等,是属冬季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其菌盖小而粘滑、菌柄长,质脆嫩味美,且具有抗癌和增进儿童智力的作用,深受人们欢迎。但目前所用瓶栽法,成本高,工艺复杂。为了促进金针菇的发展,我们从1985年11月开始,连续三年,利用自然温度生料地沟栽培金针菇,获得了较好结果。其生物学效率均达70%以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1、参试菌种是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代号:FLOI。2、培养料:无变质发霉的棉籽皮99%、石灰1%。3、地沟设计与建造:地沟可设在大田(白  相似文献   

7.
<正> 一、增加营养液。出过头潮菇或春菇越夏后,在培养料上喷浇淘米泔水,比浇清水有明显的增产,而且菇大肥嫩。喷施2号蘑菇健壮素也可明显的多出菇;喷施豆饼水、棉饼水等都有增产效果。二、菇蕾移栽。在人工栽培平菇中,由于拌料、播种等原因,培养料表面往往出菇不均匀,太密的地方由于争夺营养,大部分菇蕾要萎缩,为了提高产量,可把菇蕾移栽到出菇稀少的培养料上。三、喷施激素,常用的激素很多,如谷氨酸用600PPM浓度,喷液的比喷清水早出  相似文献   

8.
目前,河南省草腐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双孢蘑菇、草菇、巴西菇、鸡腿菇、大球盖菇、竹荪等.河南省的双孢蘑菇、草菇栽培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2008年全省双孢蘑菇鲜菇产量达到30.17万吨;草菇栽培起初一直处于零星发展状态,2004年后与双孢蘑菇配套生产后才进入规模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目前,河南省草腐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双孢蘑菇、草菇、巴西菇、鸡腿菇、大球盖菇、竹荪等。河南省的双孢蘑菇、草菇栽培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2008年全省双孢蘑菇鲜菇产量达到30.17万吨;草菇栽培起初一直处于零星发展状态,2004年后与双孢蘑菇配套生产后才进入规模发展期。河南省的巴西菇生产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近几年发展较快:鸡腿菇、大球盖菇、竹荪等的生产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在河南省开始进行,近几年鸡腿菇发展较快,大球盖菇、竹荪发展较慢。  相似文献   

10.
国品认菌 2008003 选育单位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野生菌株驯化育成 特征特性 “广香51号”属中早熟、中温类香菇品种,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2~28℃,最适生长温度25℃;出菇适宜温度范围为8-22℃,最适出菇温度为12~18%;菇型偏大;出菇早,栽培周期短;适于段木栽培,第1-2年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一、采收及干品加工 鸡腿菇是近年来开发栽种、可供出口的食用菌新品种,其采收适期必须在菌盖含苞未放,菌环即将或刚刚松动,六、七分成熟时的菇蕾期,用竹片刮净菇脚泥土和菇盖鳞片,用净水淘洗干净迅速沥水或太阳下晒干水分约两小时,及时进行加工。如菌环松动或脱落后采收,在干制过程中就会氧化褐变,菌盖自溶变黑液而失去商品价值。 烘干是一项关键技术,烘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干品的色泽、香味、朵形等,降低经济效益。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洪治村专业户张凤英根据3年来客商对干品的要求,创出了一套“鸡腿菇脱水烘干新法”,经质检,…  相似文献   

12.
一、栽培时间与菌种选择 菇农可依自己的实际情况于秋、冬、春三季投料生产.由于鸡腿菇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因此可在农闲时大规模制菌袋,然后依市场需求提前20~30 天覆土出菇.菌种应选择菇体肥大,个体适中,鳞片少,抗病高产的品种.另外,鲜销宜用单生品种,盐渍加工时宜用丛生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 食用菌一般常作为蔬菜食用,故名之曰菌菜。菌菜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鲜美的味道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举世瞩目的医疗功能。因此,菌菜也就成为一种新兴的“保健营养食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领域。菌菜的营养菌菜中,如洁白肥嫩的蘑菇、粘滑多胶的木耳、鲜嫩可口的草菇、香气浓郁的香菇,以及与熊掌、海参、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的猴头菜都含有多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以蛋白质而言,鲜  相似文献   

14.
<正> 菌菜亦名食用菌。含高蛋白低脂肪,食后无患冠心病之虑,故被誉为“康健食品”。某些菌菜几乎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氨基酸,而有些氮基酸又是其他动植物包括人体所不能提供的。如金针菇,因含有丰富的精氨酸和赖氨酸,对人们智力的恢复和发展非常有利,被称为“增智菇”。大多数菌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干扰素诱导剂,因而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防癌、治癌、提  相似文献   

15.
一、栽培时间与菌种选择 菇农可依自己的实际情况于秋、冬、春三季投料生产.由于鸡腿菇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因此可在农闲时大规模制菌袋,然后依市场需求提前20~30天覆土出菇。菌种应选择菇体肥大,个体适中,鳞片少,抗病高产的品种;另外,鲜销宜用单生品种,盐渍加工时宜用丛生品种。  相似文献   

16.
张研 《河南科技》2001,1(2):38-39
首先,营养液的添加要讲究方法。通常采用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喷施用于子实体大量出现时期。喷时注意喷头向上不对着子实体。同时注意四不喷:(1)幼小菇蕾不喷以免“肿死”。(二)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三)空气湿度过大不喷。(四)菇棚(房)内病虫害 严重时不 喷。浸泡,主 要用于袋栽 或块栽的方 式。在收完 1—2茬菇后, 若栽培袋 (块)呈严重 缺水状态, 把袋或块放 在配好的营 养液中浸 泡,直到恢 复到接近原重为止。运用浸泡的方法添加营养液,只须放营养液于缸或水池中,放入袋(块)…  相似文献   

17.
一、选用优良品种 利用小拱棚生产西葫芦,必须选用那些耐低温、耐弱光性能强,植株紧凑,无蔓或短蔓型品种。如“一窝猴”、“早青一代”、“银青一代”、“4094”等。  相似文献   

18.
1.补养方法.营养液喷洒法最好在采收后进行.在幼蕾期喷洒营养液时,要注意将营养液喷在无菇处或小菇蕾附近,喷后用清水淋洗子实体.对菌块和椴木可采用浸泡法补充营养,一般在每潮菇采收结束后进行.对菌床可采用灌注法补充营养,即将菌床表面覆土扒开,把漏斗插入培养料内,灌入营养液后再覆盖,一般灌液穴的距离以10厘米左右为宜,每穴灌液约5毫升.  相似文献   

19.
<正> 杏鲍菇。是一种名贵的珍稀食用菌,被誉为“菇中之王”。目前,福建、广东有少量生产。据业内人士预测,杏鲍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鲜品在香港每公斤卖到60多元,在广州、深圳每公斤卖到40多元。 红平菇。是近年来从印度引进的优良新品种。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每100公斤稻草、棉  相似文献   

20.
王超 《河南科技》2007,(8):23-23
1.补养方法,营养液喷洒法最好在采收后进行。在幼蕾期喷洒营养液时,要注意将营养液喷在无菇处或小菇蕾附近,喷后用清水淋洗子实体。对菌块和椴木可采用浸泡法补充营养,一般在每潮菇采收结束后进行。对菌床可采用灌注法补充营养,即将菌床表面覆土扒开,把漏斗插入培养料内,灌入营养液后再覆盖,一般灌液穴的距离以10厘米左右为宜,每穴灌液约5毫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