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彗星是由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的剩余碎片构成的天体,也是人类可以接触到的最古老的天体,太阳系的诞生、地球生命的出现都可以从它们身上找到线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斯坦福大学的一个联合科研组,在对最丰富最广泛的一类气态有机分子——多环芳香烃(PAH)进行研究之后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天文学是人类研究天体、认识宇宙的科学。地球置身太阳系中,人类对太阳系天体可以比对其他天体进行更详尽更细致的研究。20世纪人类对太阳系的了解已经远较先前更加深入,其中有关行星、卫星和环带的一系列新发现尤其值得一提。 太阳系的疆界 上古时代的先民已经发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夜空中群星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然而,有5颗星却明显地在群星之间游移不定。  相似文献   

3.
<正>矮行星、行星、冰质天体:无论你怎么称呼,它一直是太阳系中最神秘也最令人着迷的未知星球之一。在被发现超过80年之后,我们终于有了一些线索。冥王星是一个为神秘所笼罩的天体。当然,还有争议。当新视野探测器于2006年1月19日发射时,它仍被冠以太阳系第九颗行星的头衔。然而,在同年8月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决议把它降级成了一颗矮行星。"新视野"任务的首席科学家艾伦·斯特恩对此的不安完全可以理解。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前往探测冥王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     
最近,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约130亿公里的地方新观测到一颗红色的类行星天体,它是迄今已知的太阳系中最遥远的成员。 天文学家将这个天体取名为“塞德娜”。由于它距离太阳极其遥远,估计其表面温度从来没高过零下240摄氏度。 “塞德娜”的大小约为冥王星的四分之三,直径不超过1700公里。它极可能是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天体。据推算,“塞德娜”围绕太阳运行一圈需要1.05万年,与太阳的最远距离有可能达到1300亿公里。另外,该天体可能带有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5.
太阳系撞击年代学是研究太阳系固态天体表面撞击成坑的时间序列的学科。它是在对地月系、类地行星等太阳系固态天体表面不同地质单元上的撞击坑形态、密度及大小分布的观测和统计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行星表面年龄测定方法。《太阳系拉击年代学》一文介绍这一学科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太阳系经历了约50亿年的演化史。在这漫长的时期中,短时标的灾变事件可能对一些太阳系天体(包括行星、月球和其他卫星、小行星以及行星环等)的形成和演化起了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中为  徐伟彪 《自然杂志》2006,28(4):215-218
化学元素的丰度与起源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问题。太阳系的元素丰度与起源是研究太阳系天体以及宇宙起源演化的基础,在地球科学及很多应用领域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系的元素丰度数据不断地更新,新发现的元素同位素核素“异常”挑战太阳系天体起源学说,一些书刊上的旧资料不能适用于当代研究需要,应当与时俱进,提高研究和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谢懿 《世界科学》2004,(2):20-20
柯伊伯带天体是太阳系中已知最遥远的天体。现在的研究表明它们可能形成于更靠近太阳的地方。 自从1992年发现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以来,柯伊伯带天体许多奇特的轨道和物理特性就展现在我们眼前。其中一个就是柯伊伯带天体的总质量非常得小——大约只有地球质量的1/10,而理论预期的值是观测值的100多倍。为了解释这些消失的质量,有人提出柯伊伯带天体由于相互碰撞变成了尘埃,  相似文献   

9.
王家骥 《自然杂志》2006,28(1):18-21
太阳带着太阳系天体在银河系的星际空间中穿行,一团团的星际介质不断地吹过我们整个太阳系,它们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对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天体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而太阳风起着“保护”太阳系内层行星免受我们在银河系中所处环境某些变化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中为 《自然杂志》1999,21(2):111-115
太阳系是由其中心天体——太阳和绕它公转的地球等行星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在太阳系之外,是否还有类似的天体系统?是否还有地球这样适于生命存在乃至高度文明的行星呢?这是我们人类很早就思考和力求探索的问题.然而,直接探测太阳系之外的行星是极其困难的.直到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量的搜寻,才在近几年间接地发现了九颗恒星有行星绕转.  相似文献   

11.
前沿     
正1太阳系边缘发现新天体天文学家近日确认了一个遥远的冰冷世界,它位于太阳系的极远端,公转一周需要2万年,轨道远超冥王星。该天体目前暂名L91,其特殊的位置和轨道或将引导人类发现太阳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的巨行星,但L91的出现向人们揭示了轨道位于海王星引力影响范围之外世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猎户座是冬夜星空的代表星座。猎户座大星云[M42]是天上最灿烂夺目的星云之一,距我们约1600光年,肉眼依稀可见。猎户座大星云宽达30光年,可容纳2万个首尾相接的太阳系。猎户座大星云(M42,NGC1976)是一个有发射线的明亮弥漫星云,1656年由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发现,直径约16光年。猎户座大星云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天体,是太空中正在产生新恒星的一个巨大气体尘埃云,那里不但有许多年轻的恒星,而且还有许多星前天体。  相似文献   

13.
<正>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权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体积和质量远比行星小得多。绝大多数小行星的直径都在100千米以下。小行星数量众多,也是太阳系的重要成员,它们大多处在火星和木星运行的轨道之间,类似行星作环绕太阳  相似文献   

14.
Richard  A.Kerr  谢懿 《世界科学》2001,(3):33-33
宇宙可能永远存在 ,在我们的视野中没有尽头 ,没有边界。但是我们的太阳系却几乎无法扩展。多年来 ,不断完善的天文望远镜技术已经可以让天文学家仔细地观察超越海王星以外的范围 ,由此发现了一批数量快速增加并且散落在太阳系外延的天体。现在许多研究者认为 ,尽管仍有些无法相信 ,但是太阳系的边界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了。2 0 0 0年 1 0月在加利福尼亚帕萨提那举行了年度行星科学部会议 (DPS) ,其中一份报告把太阳系的边界定在冥王星轨道之外 ,大约离太阳 50个天文单位 ( 50AU、 1个天文单位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尽管有一…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家在太阳系的边疆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吃惊的天体,当人们对它们是不是太阳系的行星喋喋不休地争论时,是否曾想过:那一个又一个的天体是怎么冒出来的呢?那晦暗阴冷的遥远地带又发生了什么呢?2019年新年伊始,美国宇航局的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号"在太阳系的边疆拍摄到了一个"雪人"形状的物体。这块太空岩石的直径大  相似文献   

16.
到2005年人们发现了150颗左右的行星,但不知道任何宜居系外行星的存在,对太阳系其他地方是否适宜地球生命也不太清楚,因此在Science创刊125周年专辑中重点强调了利用射电波段"聆听"地外智能生命所发出的信号.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讲,人们关心地外生命是否存在;而这正与Science 125个科学问题中的第56个问题"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上现在和过去是否存在生命"相符合.在这篇解读中主要围绕以下4个方面讨论:(1)非碳基生命;(2)太阳系天体的宜居性;(3)太阳系外天体的宜居性;(4)发现宜居环境和地外生物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太阳坐镇在太阳系中心,用它那强大的引力“巨手”把太阳系的其他成员牢牢控制在自己周围。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是九大行星,它们一刻不停地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行星运行的轨道呈椭圆形, 有点像鸭蛋。以下因素对太阳系天体的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导演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天文学家们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类星体,类星体是“类似恒星的天体”的缩略语。类星体大约相当于太阳系的大小,可是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照亮整个星系,可以燃烧1亿年。然而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不明白是什么创造了这些宇宙明灯。最明显的怀疑目标就是超大质量的黑洞,它们稳居在几乎所有星系的中心,可以吞噬大量的物质,  相似文献   

19.
有液态水的类行星是何时在太阳系里最初形成的 ?天文学家普遍认为是在行星演化的早期 ,或许是在太阳周围第一批物质块形成后 2 0 0 0万年的光景 .这种假设是根据一种称为碳酸盐的矿物存在于像小行星这样的原始太阳系天体中的事实 .据认为 ,这些碳酸盐已经在液态水中形成 ,而液态水仅存在于大的类行星天体上 .然而 ,最近的发现可能要修正这一假设 .  使用欧洲空间局的红外空间天文台(ISO)资料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第一次检测到太阳系外侧的碳酸盐 .在两颗濒临死亡的恒星周围发现了大量的碳酸盐 ,而在那里是不可能存在大行星的 ,说明碳…  相似文献   

20.
<正>土星的第六颗卫星泰坦(Titan)拥有油质的黑色海洋、雾霭重重的金色大气层和带电的沙丘,是太阳系中最有魅力的天体之一。2019年6月27日,美国宇航局(NASA)批准了一项激动人心的新任务,将发射一架小型无人机到泰坦陌生的表面上空翱翔。这架双四旋翼无人机称为"蜻蜓",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的心血结晶。NASA在6月27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蜻蜓"任务是在与"恺撒"任务的竞争中胜出的,"恺撒"任务全称是"彗星天体生物学探测样本返回"任务(Comet Astrobiology Exploration Sample Return,CAESAR),该任务计划发送一艘航天器,从"67P/丘留莫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