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中的一部分.根据本区大量钻孔资料复原了第四纪基底地形.它呈古丘陵地形的形态特征.按覆盖在古丘陵地形不同部位上的沉积层的时代,确定出更新世各相应时期地形面的位置.从而圈定出各时期水系的位置,分别绘制出中更新世及晚更新世早期水系图.最后,分別讨论了本区中更新世以来各时期的水系特征,及水系变迁规律,并建立起北京西山山前平原自第四纪初期以来的地貌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采石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是区域人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浙江省现代采石场、古采石场遗址调查数据,结合浙江省地质、交通、水系、古气候变化及历史地理背景,探讨了浙江省隋唐宋时期采石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隋唐宋三朝,浙江古采石遗址数量增加明显,为历史时期采石活动的鼎盛期;期间杭州湾沿岸、浙东沿海、钱塘江流域三大采石中心相继出现并发展,是历史采石格局由分散→单一中心→多中心演化的重要时期.隋唐宋时期采石格局的形成和采石业的发展受该时期凿建运河、围堰建闸、兴筑海塘、建设港口、修建都城等工程建设和岩性、水系、古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因子的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3.
温州史学源远流长,本文分南宋时期、清末民初时期、五四至建国后等三个时期论述温温州史学的发展,及以上各个时期主要史学家的成果和特点。南宋时期的温州史学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一是重事功。二是经史并治。三是推崇编年体,重视近代史。清末民初时期,一是继承宋以来浙东学派的传统。二是开始重视学术史的研究,重视乡邦文献的整理。三是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开始了新史学的创作。五四至建国后此一阶段的温籍史学家,虽执教南北各地,治史方向亦各有侧重,但他们有一共同的特点,受浙东史学和永嘉之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历史时期豫北地区主要水系(黄河、沁河、漭河、丹河、卫河)之间的关系及人类改造利用的影响.文章认为历史时期豫北地区主要水系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黄河、沁河、丹河对卫河的影响,其他是次要的,形成这种情况,除自然因素外,有不少是人为的作用.文章还认为由于历史时期豫北主要水系之间发生过不少关系,今后在治理豫北地区河流时,应通盘考虑,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隋唐时期的洛阳城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其水系主要分为自然水系和人工水系两大部分.伊、洛、瀍、谷构成了洛阳城的自然水系系统.此外,在城内以洛水为主干兴建了许多渠道,在洛水北岸有漕渠、泄城渠、写口渠,在洛水南岸有通济渠、运渠等,还南引伊水与运渠相通.同时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在所开四段运河中,有三段的衔接处均在洛口,以洛阳为中心的漕运网的全面建立,给洛阳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和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基本上经历了初步形成、趋向成熟和正式形成三个发展时期。从建党初期到建国之前,中国共产党对宗教与科学对立观、宗教信仰自由观和对宗教界实行统一战线的观点等都进行了努力探索,形成了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昆玉河旅游与沿岸景观规划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玉河水上旅游对北京水系旅游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笔者实地调查了该河流沿岸景观布局的现状,论述了城市河流旅游和沿岸景观的关系,分析了沿岸景脱布局特点、存在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了城市水系河流和沿岸景观布局建设的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中研究了中国古代城市水系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城市选址与江湖水系的关系,城市水系的规划建设,城市水系的类型,古城的奇葩——水城.特别指出了城市水系的十大功用:供水、交通运输、溉田灌圃和水产养殖、军事防御、排水排洪、调蓄洪水、防火、躲避风浪、造园绿化和水上娱乐、改善城市环境.文中还指出,城市水系在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上有稳定城址、促进工业发展、提供较高质量的生活居住环境的重要功用.并指出,城市水系在形成城市特色方面的重大贡献.文中批评了现代城市建设对水系的破坏,指出只有加强城市水系建设、管理和保护,才能体现名城的特色,建设兼有传统和现代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它至今仍在完善、发展着。邓小平科技思想依据其发展阶段、主要内容及自身特点,可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为建国以前,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萌芽时期;中期为建国至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发展时期;晚期为全国科学大会至今,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成熟时期。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而实事求是、兴国利民这一精髓始终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长期领导我国人民的革命与实践中,一贯重视教育工作,并亲自发动与领导过各个时期的教育改革,还在理论上作出了深刻的论述,为在我国改造剥削阶级旧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新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以后近20年时间中,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就是在毛泽东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尽管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有过不少曲折与失误,但所取得成绩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1.
概括地介绍了成都市的地质、地貌特征;分析了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的变化与灾害问题;指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城市地质与地貌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北宋开封城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城市的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规划发展影响重大。在主要分析市民意识的觉醒对北宋开封城规划影响的基础上,得出北宋开封城的规划建设反映了市民意识的觉醒,市民意识极大影响了北宋开封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对区域的发展提出应该从其发展历史、现有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详细分析比较了成都市与重庆市的国民经济现状并对其进行评价。指出:(1)成都市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并且在空间上与重庆相距很近;(2)在长江经济带上游经济中心的确立中,只考虑重庆是不妥的;(3)应该结合成都和重庆这两个特大城市,加强协作,共同组建长江上游的核心经济中心区,有利于避免城市间的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14.
成都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西部重要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佥融中心。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西部地区赶超了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区,成为中国GDP增速最怏的区域,中国西部的巨大发展潜力已经得到国内外认同。而作为西部经济中心兼旅游之都的成都吸引了大量外商与外国游客,但其各地多语标识却存在许多问题,给国外友人带来了许多疑虑与不便,有损成都城市形象。本文就此展开一系列讨论,以期反映问题,解决弊端,从而优化成都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明初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明初辽东都司的人口演变是中国人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明初辽东都司辖区内的人口数量变化入手,进一步探究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及原因,以期对辽东的人口学、历史地理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中秋节这个孕育于史前定型于宋代的节日,后来居上,并在明清以后成为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其文化要素赏月、月饼、亲人团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融合于一体的。它是一个提倡和谐、感恩、团结的盛会,也是庆祝丰收、合家团圆的宴会,其节日仪式更是倾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相似文献   

17.
明州(即宁波)地处中国大陆东海之滨,航道四通八达,海外交通便利,是开展海外贸易较早的城市之一,和世界各国进行通商贸易已有一、二千年的历史.到了宋代,明州和世界各国(如:高丽、东南亚、阿拉伯等)的交往达到繁盛的阶段.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明州与高丽的交往有了显著的增加.北宋时,由于与高丽的交往日益频繁,高丽来明州的人日益增加,北宋政府为了接待高丽使者和商人,在明州兴建了“高丽使行馆”.为了了解北宋和高丽的交往情况,中韩两国历史学界和建筑学界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线索,高丽使行馆作为两国交往的重要场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尝试了解、研究有关高丽使行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成都市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城镇聚集效益明显,同时成都市也面临着城乡由“二元”走向“一体”的历史机遇.通过区域人口、生产集中度的不一致性系数的计算,指出成都市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城市集聚效益指数、城市发展潜力指数两个指标来反映成都市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大成都都市圈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皖南花山石窟群成因与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考察和地衣测年与岩性对比分析认为皖南花山石窟群是明代中晚期到清代采石和初加工的遗址,石料主要用于徽商鼎盛期该区的城乡建设,其形态特征独特,作为旅游资源具深厚的文化内涵、较高的科研价值、良好的区域条件和优越的区位条件,据此作者提出了发展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古代城市除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功能外,还有着特定的礼仪、象征文化的特征。云南建水古城兴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作为明清时期在滇南兴起的城市,从城市的建置、规划到建筑的设计都有着它特定的文化象征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