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西藏十年间》通讯的结构和中心句篇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2.
寻找中心句     
寻找中心句是具体的阅读技能之一,读者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力能受益于这一阅读技能.这篇论文指导读者如何寻找中心句。  相似文献   

3.
浅谈语篇分析与有效阅读能力的培养何奕娇语篇分析不同于传统的语法分析。语法分析只局限于句子水平上的理解,逐字逐句地抠字眼,忽视语言所表达的整体思想内容,不利于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而语篇分析主要是5;导学生通过分析语法、词汇衔接关系,掌握句与句、段与段之...  相似文献   

4.
语篇是我们说出或写出的话语,书面语中它可以短为一句话,也可长到一部书。但不论长短,它都是按一定的交际目的和思维模式组织起来的,都是一个语义整体。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进一步认为,语篇在各个话语层次(句、段或整个语篇)上表现出语义的主次和轻重,把握了它们,也就把握了整个语篇。在阅读训练中,句是最关键的。句是交际的基本单位,自然也是语篇的基本单位。句一定要有语义中心,它与段不同。熟巧地确立句的语义中心是准确、快速和轻松地理解语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试图以句为重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英文广告语篇可以从多个层面,多种角度来分析,词汇重复模式分析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通过对广告语篇实例进行词汇重复模式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心句组与词汇重复项目成正比关系;重复项目最多的句子组合,成为该广告的中心句组的可能性最大。同时,该中心句组所承载的广告信息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6.
小句关系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句关系理论虽调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主线语篇是一个关系系统而非实体,与小句的传统语法定义不同,这里的小句作为一个语义块跟句组,段落甚至语篇是等价的。该理论提出了揭示小句关系的有效手段,词汇Ⅰ、Ⅱ词汇 、词汇Ⅲ 和设问等,“半虚义词”和元结构项止具有预示的衔接功能。该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语篇,揭示语篇模式。  相似文献   

7.
句序对于语篇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句序是其他衔接手段得以落实的前提,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句序安排直接影响到意思表达;二、句序安排直接关涉到句际衔接。  相似文献   

8.
叙事语篇的主题与事件时间的关系是语篇认知研究中尚未深入探讨的课题。叙事语篇的发展构建于事件认知表征的基础之上,并且由表征事件与非事件的情状句共同达成语篇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事件情状句与非事件情状句以三种基本原则方式运作:完成性事件句推动语篇事件发展;非完成性事件句构成语篇事件场景或同时由完成性事件句启动成一连续整体事件中的小事件;完成性与非完成性事件句为语篇导向的非事件句和语篇意义的合理构建作支撑,以构建完整连贯的叙事语篇,实现语篇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9.
袁在成 《科技信息》2009,(28):167-167,170
统计近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基本是以主题句为重点的段落写作。主题句作为英语语篇的重要特征,在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本文分别就主题句在英语写作中的位置、重要性、功能性以及如何拟定并完善主题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英语松散句和掉尾句从定义、类型及修辞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相互间的转换以及各自的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法、汉语篇中三种主要的替代类型:名词替代、动词替代和小句替代,可以发现替代的确是汉语的一种衔接手段,而非为英语法语所独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模式的差异,致使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写作时往往按汉语文章的结构组织英语语篇,写出“英语的肉、汉语的骨”的文章。英语文章的宏观结构表现为:含有篇题句的开头段;按篇题句展开并突出主题句的若干主体段;总结主体段要点或重申、回应篇题句的结尾段。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难点中的的难点,作文是由字、词、句、段等知识综合而成。在小学作文的写作中,所写内容要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思路清晰、书写工整等。作文也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能体现出每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使用就是一种语言选择的过程。作为变式句的被动句,既然被人们选择使用,必有其存在的语义基础和语用理据。本文认为:Agentful被动句的语义基础在于它与主动句有着相互衔推的关系;而Agentful被动句的语用理据包括语境干涉、末尾焦点、表述重心、语篇发展和语用对比等。这些理据相互联系,共同对Agentful被动句起语用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篇模式是语篇的宏观结构组织,是从语篇的形式及实际内容结构入手,对语篇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小句关系和语篇组织词是理解语篇模式的两个基本概念。从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四类典型的语篇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合实例谈了语篇模式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篇文章,一个句子都是以词作为基点连锁而成的。在汉英对译时,准确恰当地选择词汇(词精)是成功对译的关键。而词精的目的是走向句练,既准确地表达句情、句意。句练是整篇文章成功的根本。要做到词斟句酌来源于译者对原文内涵的准确判断及对译文语言的驾驭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用词的准确性和得体性即使之词精句练,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翻译实践中由于忽略语篇连贯而引发的误译屡见不鲜。本文拟从语篇视点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实践进行重新审视,并据此论述语篇视点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已经从对词、句的关注转移到对语篇结构的研究,本文论证了翻译时应该遵循语篇结构理论的重要性,注重语境的需要,避免严重的翻译腔。  相似文献   

18.
王珺 《科技资讯》2006,(36):143-144
人们在用词、造句、谋篇中,往往按照思维规律,遵守词与词、句与句、篇与篇之间合乎逻辑的组织关系,以求意义表达清楚,信息传达准确无误。但在诗化语言中,有种修辞手段却“逆潮流而动”,蓄意违背思维规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造成一种不合逻辑的语言现象来达到一种出人意料的语言情趣。分析这一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的修辞手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精妙形象的语言情趣。  相似文献   

19.
语篇连贯可以通过表层形式的显性衔接得以实现,也可以借助深层结构的隐性衔接来获得。显性衔接的语篇带有明显的形式标记,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清晰明了,是语言表层、形式上的连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有形网络。而隐性衔接则无形式标记,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含而不露,是实现语篇连贯的无形网络,是语篇深层结构上的认知衔接手段,与交际双方的心理、认知语境密切相关,可以分为:隐性连接、预设性外指衔接、语义空环衔接。本文主要对隐性衔接进行探讨,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论述隐性衔接机制的认知心理和存在理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例分析,认为语法隐喻在英语语篇中的体现形式包括:名词化结构、"what"结构、被动态结构、人际小句、强调句、倒装句、省略句和非限定动词。语法隐喻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形式,使语篇内的句式结构丰富多样,语篇意义更有深度,但也加大了语篇理解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