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国际化导致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在我国高校进行宗教渗透,增加了高校党团组织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的难度。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增强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工作的能力;创新教育载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师生头脑;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防控宗教渗透工作的能力;整合力量、协同配合,构建高校防控宗教渗透的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切实做好特殊学生的帮扶和教育工作;加强高校党团组织自身建设,为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公德意识、人生观、法制意识的必要性.简述 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网络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德育课渗透教育、法律 课渗透教育、自然科学课渗透教育以及专业课渗透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宗教问题是关系高校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民办高校由于其生源质量、办学理念、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导致在校学生宗教观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对民办高校学生宗教观进行调查发现,其宗教观表现模糊,信教带有强烈的感情因素,受境外的宗教渗透影响明显。对此情况,应加强唯物主义宗教政策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构建校园文化安全体系,改革思政教育模式,以便引导民办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确保校园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反宗教渗透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对反宗教渗透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思政课教师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存在差异等问题,致使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反宗教渗透教育中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反宗教渗透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思政课教师反宗教渗透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调整整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加强反宗教渗透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主渠道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生的宗教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回避的事实和难题。不仅要客观看待大学生宗教问题,还要着力完善大学生宗教教育机制,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宗教教育环境,以建构起大学生科学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和影响正在加大。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培养、树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探讨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精神追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宗教问题政治化是影响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重要因素.宗教问题政治化是中亚宗教极端势力存在及其活动的主要表现.中亚宗教极端势力以宗教极端主义为理论指导,它所制造一系列的恐怖和分裂活动影响着中亚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遏制宗教极端势力的恐怖和分裂活动是中亚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整合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宗教对高校渗透的危害及构建反渗透工作体系,是高校必须正视的理论课题与现实问题。宗教渗透促使大学生形成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消极的人生观,阻碍高校学生的有序管理。面对宗教渗透的诸多危害,高校管理要形成从制度构建到人人参与的整体反渗透体系,要妥善处理宗教信仰自由与依法管理宗教、高校管理与宗教管理的两个关系,形成从组织领导到部门落实,从制度建设到投入保障的全方位的反渗透格局。  相似文献   

9.
宗教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进程、构建校园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探索马克思主义宗教本质观、和谐观、法制观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基本内容,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加强宗教文化知识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强化宗教预警机制建设、注重宗教理论研究,引导大学生把旺盛的精力集中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10.
王燕云 《科技信息》2010,(15):248-249
本文在分析渗透式教育在管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管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渗透式教育的思考,旨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从管理学教学方面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拓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校抽样量表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存在一般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而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以及情感问题成了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三大因素。同时。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命教育非常有必要也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育。最后SPSS软件统计表明大学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作者认为在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始过程中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式展开.并渗透入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基本原则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2.
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宗教对新疆进行渗透和破坏,并把罪恶之手伸向了我们年轻一代。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也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宗教渗透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的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主要有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作为渗透的工具,打着宗教旗号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二是企图控制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干涉我国宗教事务,在我国境内建立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发展教徒.宗教渗透是境外敌对势力对付社会主义的惯用手段.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宗教渗透活动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宗教与社会融合:欧亚一体化进程中的宗教间关系与宗教极端主义问题"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3~16日在杭州举办。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由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以及德国齐根大学哲学学部共同承办。会议旨在推动浙江大学、齐根大学和明斯特大学宗教问题学者在重大现实问题上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信仰"引领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及作用。阐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内涵: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引导大学生认识宗教的起源、本质及作用,了解我国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与基本方针。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是:开设"宗教学"等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公德意识,人生观,法制意识的必要性,简述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网络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德育课渗透教育,法律课渗透教育,自然科学课渗透教育以及专业课渗透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民族地区高校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多重原因影响而皈依基督教,但其宗教理想信仰背后却引发了大学生基督徒身份困惑问题的出现,因而必须结合实际加强大学生基督徒科学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仍然存在局限性,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文章在分析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进行了探究,旨在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得到扩展,但网络诈骗、网络渗透、网络暴力等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目前存在宣传教育方式较为陈旧、教师和学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网络监控管理较为滞后等问题。鉴于此,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网络监控管理制度、创新意识形态宣传方式、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宗教氛围对人们依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宗教对南疆中小学教育的渗透仍然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探讨南疆社会宗教环境对青少年和社会的影响。研究南疆部分少数民族青少年从事宗教行为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深入探索防范与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