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大脑是一个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的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这些神经元中包含着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稳定态,周期态,甚至混沌行为.人们已经认识到混沌在大脑对信息的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Freeman在兔子的嗅觉实验中发现,当兔子闻到一种它已知的气味时,它的嗅觉小球的活动呈极限环状态;而当兔子闻到一种未知气味时,它  相似文献   

2.
林凤生 《自然杂志》2006,28(2):74-74
当你凑近一朵玫瑰花用鼻吸气时,闻到了一阵丁香花香,混和后的气味很象是康乃馨的芳香。在我们的大脑里缘何会产生这种仿佛来自稀薄空气中的奇异香气呢?一项关于老鼠大脑对不同气味怎样反应的研究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最新研究表明,当北美一枝黄闻到雄性果蝇发出的性引诱剂(雄蝇为寻找配偶发出的信息)后,这种植物就会做好化学防御准备,让雌蝇对它们不再感兴趣(雌蝇通常会把卵产在它们身上)。科学家把北美一枝黄暴露在雄蝇气味当中,然后观察雌蝇在其上产卵的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雌蝇在侵染过雄蝇气味的北美一枝黄上产卵的意愿明显减弱。科学家之前已经知道,一些植物能对遭遇昆虫侵害的相邻植物发出的气味作出反应,反应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农业科学领域里,气味学早已大显身手。科学研究发现,许多动物在集结、求偶、报警、觅食中都运用了气味这种“信号语言”。昆虫学家发现,许多昆虫运用性信息素的气味来吸引异性繁殖后代。现代科学家已破译这一气味信号,并  相似文献   

5.
昆虫可能没有发达的大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会感到恐惧.加拿大生物学家对蜻蜒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捕食者出现在它们面前都能把它们吓死,即使它们没有被吃掉的危险. 在实验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一群蜻蜒幼虫(年幼的蜻蜒是水生动物)和食肉性鱼放在同一个水族馆里,但这两个群体是用遮挡物分离开的,蜻蜒可以看到鱼,并闻到鱼的气味,但鱼无法吃到蜻蜒.结果发现,没有看到鱼的蜻蜒幼虫是那些看到鱼的蜻蜒幼虫存活率的2.5~4.3倍.  相似文献   

6.
老鼠通常一闻到猫尿味就会躲得远远的,但是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感染了弓形虫(一种寄生虫)的老鼠却变得喜欢猫尿味了。更惊人的是,这恐怕正是弓形虫的一种巧妙计谋:弓形虫只有在猫的内脏中才能繁殖,所以通过帮助猫吃老鼠(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自然会把这种寄生虫传给猫),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了人体特殊感应机能辨认单层样品时的图象显示过程以后。我们又对受试者辨认多层重迭样品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我们把多层重迭样品放在黑塑料盒中,把盒盖拧紧并用火漆封口后交受试者辨认,由受试者及时写(画)出和口述他们脑中的图象显示过程。我们用这种方法进行了五十多次实验,现将实验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彗星的味道     
《知识就是力量》2014,(12):13-13
<正>随着罗塞塔号对"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的追踪,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们也探测出了如果你站在彗星上会闻到什么样的气味。此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彗星在飞行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只有CO和CO2,因此闻起来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气味。自从今年8月份以来,罗塞塔飞船上搭载的罗塞塔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ROSINA)便一直在利用它的两台质谱仪嗅探"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的"气味"。经分析发现,彗星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氨、甲烷、硫化氢、氰化氢和甲醛——这正是臭鸡蛋、苦杏仁、酒精等会有的味儿。  相似文献   

9.
蜘蛛一辈子几乎只在做两件事:吃和繁殖。 极少数的蜘蛛还有“恶妻吞夫”的习性。母蜘蛛性成熟后,身上会发出一种特别的气味。雄蜘蛛闻到这种气味后.会迅速到母蜘蛛结的网上“求爱”。母蜘蛛对上网求爱的雄蜘蛛咬上一口,这样,雄蜘蛛也像撞网的昆虫一样.刚做完爱就成了母蜘蛛口中的美味佳肴了。  相似文献   

10.
《科学24小时》2013,(5):20-21
<正>美国某公司于近日制作完成了一种新型蜡烛,这种蜡烛燃烧时可释放出类似太空的味道,这让太空爱好者足不出户便能体验太空的气味了。太空中的气味包含着火药味,以及太空中独有的臭氧味。根据曾进行过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描述,太空中的气味具有奇特的辛味芳香,可能是原子氧附着  相似文献   

11.
正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把动物和人的尸体样本放进罐子里,让它们自然腐烂6个月。结果发现,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的尸体在腐烂过程中会释放多种独特的酯类化合物,它们的气味分别对应于菠萝、树莓、黑莓和苹果等。这一发现可能被用于更好地训犬去寻找尸骸。人死后几分钟内,随着生物酶和体内酸碱度的改变导致  相似文献   

12.
在一些卫生条件不太好的厕所里,我们有时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其中就有氨气在作怪.我们很难把刺鼻的氨气与燃料联系起来.最近,日本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廉价的合成氨技术,有望让液氨进入绿色新能源的大家庭.有科学家预测,氨能甚至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新能源.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卫生条件不太好的厕所里,我们有时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其中就有氨气在作怪。我们很难把刺鼻的氨气和燃料联系起来。最近,日本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廉价的合成氨技术,有望让液氨进入绿色新能源的大家庭。有科学家预测.氨能甚至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新能源。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人蒙住我们的双眼,并递上一束玫瑰,我们虽能闻到诱人的芳香,却可能说不出它是什么花.那么,人工智能能不能根据花香识别出它是玫瑰?灵敏的嗅觉对未来的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比人鼻更灵敏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来破解化学物质的气味.这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一项科学研究,在食品和香料行业都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5.
蔡立英 《世界科学》2012,(10):57-57
研究发现,睡眠不仅能够强化现有的记忆,而且,睡眠有时可能学到更加复杂的信息。受试者被训练在睡眠中嗅愉快的气味,醒来后保留了这一条件反射。这听起来像每一个学生的梦想:发表在近期《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表明,当我们打盹的时候,完全可以学习全新的信息。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阿内特·阿茨(Anat Arzi)和她的同事们运用了一种称为"经典条件反射"的简单的学习模式,让55个健康的参与者在睡眠中把气味与声音联想到一起。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4,(5):18-18
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威格内尔与他的同事们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对弗洛伊德一百多年前提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梦形成理论进行了实验验证。参加本次实验的志愿者是该校330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研究人员要求第一组志愿者在睡觉前集中精力想那些他们曾经想过的人,要求第二组志愿者只对他们所认识的人想1秒,要求第三组志愿者随便想其所想。早上起来受试者必须将他们所梦见的事物写出来。结果发现,受试者集中精力特意去想的事物在梦中出现的机会更多。这样,弗洛伊德的梦形成理论在世界上首次通过了实验验证。研究人员还得…  相似文献   

17.
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室、实验实训室管理的现状出发,结合ASP和JSON技术研究并设计一套B/S结构的房间预约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数据采集、用户管理、房间管理、预约管理及系统设置等功能,最终可满足不同用户对房间资源的访问、预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烟囱里冒着滚滚浓烟,远远就能闻到空气中刺鼻的气味;老百姓冬天烧煤泥取暖,炉具简单,污染严重,煤气中毒成了一些家庭的梦魇;煤矸石令所有煤炭企业发愁,无处安放,堆积如山,经常自燃,污染大气环境和地下水……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忧,煤矸石、煤泥、粉煤灰作为煤炭开采、洗选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曾给山西产煤地和矿区周边居民带来极大困扰.  相似文献   

19.
1、凉爽。苹果冷藏,可以长时间保鲜。这个道理也适合人和动物:温度越高,人体的代谢过程就越快,人也就衰老得快。马尔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份研究报告里提供了关于家蝇的实验结果:生活在温度为18℃室内  相似文献   

20.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海燕、暴风鹱和信天翁在3千米外便可寻着那微乎其微的鱼腥味疾飞而去;而常见的雄飞蛾竟能闻到远至11千米处的雌飞蛾释放的一种含有特殊酶的气味;大海中的鲨鱼则能嗅出水中亿分之一浓度的血的味道;而一种群居的欧椋鸟为了杀灭巢中的寄生虫竟“会”借助自己灵敏的嗅觉,在广阔的森林中找到含有某种杀虫物质的树枝草叶来筑巢;一条训练有素的狗更能嗅出皮肤癌的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