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叙述了国内外无铅易切削黄铜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对以其他更环保的元素替代铅的研究进行了讨论,从切削性、力学性能、热锻性和耐腐蚀性能方面总结了新型易切削黄铜的优缺点。对当前已经应用的无铅黄铜,特别是铋黄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铋黄铜改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前研究以铋代铅生产环境友好无铅黄铜较为常见.系统地描述了无铅铋黄铜的发展背景和国内外研究开发动态,分别介绍了铋黄铜合金成分优化、组织结构及冷热加工性能对其切削性能、耐脱锌腐蚀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将来开发、应用环境友好无铅黄铜存在的问题及研发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无铅易切削铋锑黄铜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熔铸、挤压的方法生产出以Bi和Sb代铅的环保型易切削黄铜棒材.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易切削黄铜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力学、脱锌和切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Bi和Sb主要以单质或化合物方式存在于无铅黄铜的相内和相界处,Bi以单质颗粒存在于相界处,Sb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相内,这对提高合金切削性能有利;添加Bi和Sb黄铜的抗拉强度为478.9 MPa,伸长率为15.1%,断面收缩率为29.3%,屈服强度大约为295 MPa;添加Bi和Sb黄铜的切削性能比HPb59-1铅黄铜的优,合金的脱锌腐蚀性能良好,脱锌层厚度约为323μm.  相似文献   

4.
Hbi59-1.5是宁波博威2003年后开发的一款无铅环保铜原材料.所制成的产品可以满足美国加利福利亚洲控制日常饮用水铅含量之AB1953法案的要求.铋几乎不溶于钢,而在晶界(或相界)上析出形成弥散的质点达到易切削的目的,由于铋的熔点很低,当切削温度达到271.3 c时铋会变成液态而影响产品表面质量和降低加工效率,这一点在铅黄铜中是从来没有过的,许多使用商在处理这一实际问题时,往往会走很多弯路或另选替用材料.该文认为只要控制三个因素就可以解决产品表面波纹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第一,通过扩散回火使半成品中Bi的分布更分散、更细化(未经高温锻造或焊接等工艺时不必增加此工序);第二,车刀前角从零度加大到3,加大排屑槽等;第三,加大冷却液流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复合添加易切削元素S、Bi和Te,开发了一种圆珠笔头用新型无铅环保超易切削不锈钢,并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与同类进口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研发钢中易切削相有MnS、Bi、MnTe及其所形成的复合夹杂物,夹杂物的种类、分布及力学性能与同类进口材料相似。经实际测试,该钢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和书写使用性能,可以替代同类进口材料。  相似文献   

6.
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因其居里温度高、介电常数低等特征受到广泛研究,其适合应用于高温、高频领域.本文介绍了铋层状压电材料的结构特点和分类,综述了近期国内外有关铋层状无铅压电陶瓷在制备技术和掺杂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钛酸铋系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薄膜制备技术以及微电子集成技术的发展,钛酸铋系铁电材料在非易失性铁电随机存储器的应用方面已经展现了极其诱人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无铅钛酸铋系铁电薄膜的研究现状,对目前钛酸铋薄膜最常用的几种主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钛酸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无铅铜铋石墨滑动轴承材料,在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无油润滑和少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考察铜铋石墨轴承材料的减摩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含2%镀铜石墨的铜铋石墨轴承材料减摩和耐磨特性均较好,铋和石墨在减摩和抗黏着方面体现了较好的协同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和开发是当前压电铁电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Bi0.5Na0.5TiO3基、K1-xNaxNbO3基、铋层状结构、钨青铜结构及BaTiO3基5类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分析和评价了陶瓷体系、改性方法、制备工艺及陶瓷的压电铁电性能,重点讨论了Bi0.5Na0.5TiO3基与K1-xNaxNbO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体系构建、相变特性及电学性能的温度稳定性等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并就无铅压电陶瓷今后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目前国内外铅黄铜除Pb工艺的现状,在分析复合分离法除Pb的理论基础上得出了Ca元素除Pb的可行性.归纳总结了Si-Ca及Mg-Ca除Pb剂对除Pb效果的影响及对除Pb后合金性能的影响.Si-Ca除Pb剂除Pb后,黄铜熔体中的Pb脱除率达到83%,但除Pb后黄铜基体中Si含量超标;Mg-Ca除Pb剂除Pb后,黄铜熔体中的Pb脱除率达到77.3%,基体中添加的Mg与Cu形成Cu2Mg金属间化合物,在切削过程中起到与游离Pb相似的润滑、断屑作用,从而实现铅黄铜的脱Pb及再生环保易切削黄铜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绿色新能源及新能源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压电晶体可实现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成为能源与材料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在压电材料体系中,无铅体系由于具有较为优秀的压电性能、且不含有毒物质铅等一系列优势而倍受关注。随着材料向微纳化和低维化的发展,一维无铅压电微纳材料成为目前压电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其合成与评价还处在起步阶段,与之相关的能量转换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也仍在探索阶段。本文以一维无铅压电微纳材料为对象,概况介绍了产物生长控制合成的方法,简要说明了在能量转换领域的相关应用,最后对一维无铅压电微纳材料在能量转换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一维无铅压电微纳材料在能量转换领域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及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任翼  赵娇  戴学志  晏敏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7):11747-11752
面对现代辐射防护提出的轻量化和无铅化要求,聚合物基屏蔽材料愈发受到重视。本文将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钐(nanoSm2O3)和纳米氧化铋(nanoBi2O3)作为屏蔽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改性纳米钐/铋/乙烯基酯辐射屏蔽复合材料(M-nanoSm2O3/M-nanoBi2O3/vinyl ester, SBV)。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改性前后的纳米填料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断面扫描及伽马射线和热中子屏蔽性能测试研究了填料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改性纳米填料能够显著增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屏蔽性能,但过量添加会严重破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综合考虑,掺杂量为30 wt%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兼并无铅、低比重和高屏蔽性能的特点,有望成为应用于混合辐射场中的屏蔽材料。  相似文献   

13.
采用熔铸法获得65Cu-3Si-0.1P和65Cu-1Si-0.1P两种新型无铅黄铜,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物相分析,通过腐蚀试验、拉伸试验、切削试验评价其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同时加入Si、P元素后合金中产生大量细小硬质点,可以起到类似铅黄铜中铅质点的作用,从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Si和P的加入亦可大大提高黄铜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卤氧化铋基半导体材料具有铋氧层和卤素层交替排布的独特层状结构和易调节的禁带宽度,在直接利用太阳光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表现出优异性能和巨大潜力.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该文综述了卤氧化铋材料(氯氧化铋、溴氧化铋和碘氧化铋)光催化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和改性策略,以及上述新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去除、有机污染物降解和空气净化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卤氧化铋光催化材料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铋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它的应用市场主要在欧美等国家,出口量及市场价格长期受国外市场和资本的控制。总结了铋的特殊性质,如无毒、密度大、熔点低、冷胀热缩、超导性、抗磁性、光伏效应等;分析了铋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包括铋基催化材料、铋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铋基低熔点合金3D打印技术、铋基柔性可穿戴设备和铋基癌症诊疗一体化平台等方面。期望为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并促进我国相关铋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电子组装无铅钎料用助焊剂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世界电子产品的无铅化趋势及相关立法,比较了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助焊剂专利文献,分析了助焊剂的研究进展状况,着重论述了微电子组装中无铅钎料专用助焊剂的特点和要求,并提出了开发和研究无铅钎料专用环保型助焊剂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最后,归纳了微电子组装无铅钎料专用助焊剂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据不完全统计,年代为明以前且经过科学鉴定的黄铜制品共17件。随着明代将黄铜应用于铸造钱币及炼锌术的产生,黄铜制品的数量增多。中国古代黄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铜锌共生矿合炼,炉甘石点化纯铜,及纯铜与单质锌合炼。  相似文献   

18.
纳米氧化铋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纳米氧化铋的发展研究现状 ,并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几种纳米氧化铋的制备方法 (如固相反应法、沉淀法、水解法、溶胶 -凝胶法、喷雾燃烧法、微乳液法、多羟基醇法等 )及纳米氧化铋的电子功能材料、燃速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材料、光学材料、医用复合材料、防辐射材料等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