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然界中有这样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平衡岩。在惯性、稳定性和无情的地心引力之间,它们实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在土地和天空之间,它们也维持着一种不稳定的平衡。这种平衡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魔力,带给人们仿佛时间停止的静态之美。年长的人对平衡岩并不陌生,突然失去平衡的景象他们仍历历在目。在1948经典动画《乐一通》和1949年首播的《梅里小旋律》中,平衡岩突然失去平衡的景象曾反复出现。片中,大笨狼怀尔  相似文献   

2.
当将"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从海底钻取的灰黑色辉长岩放置电镜下,地质之美带来的视觉冲击让她十分惊讶,她似乎看到了深秋的丛林,又仿佛看到了魔鬼的降临……本图选自新华社高级记者张建松跟随科学家长期一线海洋考察经历所著的《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  相似文献   

3.
叶雕又名“剪叶”,它是中华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诞生的一种传统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自然界向人们提供了形状各异的树叶、草叶,利用这些叶子,古人剪出了花鸟鱼虫,剪出了山川湖海,也剪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5.
正一年多前,我去山西省图书馆查阅资料,路过一楼展厅,就此邂逅了一场名为终朝采蓝的草木染作品展览,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草木染技艺传承者马丽美,有幸触碰到一个关于草木染的多彩世界。草木染,也称植物染,是使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面料染色的技术,它陪伴人类走过了几千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然属性和工匠精神,保留着设计与手工的灵魂,可惜自一百多年前被西方化学染料替代后,在中国逐渐沉寂。  相似文献   

6.
晓阳 《科学之友》2005,(11):78-79
旅游,除了感受迷人的风光和历史文化沉淀外,一个有趣舒适的住处也是很重要的。国外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游客入住,特地修建了一些“另类”的旅馆,这些旅馆让入住者能更好地感受自然之美。海底旅馆美国弗罗里达州拉哥屿有家名为“朱利斯”的海底旅馆,位于海底珊瑚礁附近。起初并不是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形成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古典园林是其灿烂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在这块园地上耕耘,将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建筑融为一体,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园林。  相似文献   

8.
晓阳 《科学之友》2005,(21):78-79
旅游,除了感受迷人的风光和历史文化沉淀外,一个有趣舒适的住处也是很重要的.国外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游客入住,特地修建了一些"另类"的旅馆,这些旅馆让入住者能更好地感受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9.
《自然与人》2012,(6):64-64,F0003
由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市阂行区科协、浙江自然博物馆、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协办,上海《自然与科技》杂志社承办的2012闵行杯“自然·科技·瞬间”摄影大赛设6个单元,时间跨度达1年,现已完成全部的比赛。  相似文献   

10.
自然之歌     
我驾着一叶求知小舟大脑细胞装配成的风帆双桨在无际的历史时空长河里悠悠向前航行穿过了晶莹神奇的世纪冰川看见了雄伟莽莽的原始森林闻到了百花斗艳吐出的诱人芬芳听见了百鸟争鸣高昂拼搏乐章  相似文献   

11.
郁金香之美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了不少以酒为题的豪迈诗篇,他的名诗<客中行>便是其中之一:兰陵美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据说这是青年时期的李白初来山东时所作.兰陵即山东嶧县.这首诗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提及了美丽的郁金香.有注家言:郁金香是一种香草,相传产自大秦国(即古罗马帝国).古人用以浸酒,浸后酒色金黄.李白所说的郁金香.是否就是今日广为种植的观赏花卉,还是另有所指.那就要请教植物学家了.  相似文献   

12.
动感之美     
安娜 《世界科学》2012,(11):F0003-F0003
当一朵小花静静地停在枝头时,人们会感受到它的恬静之美;当春风不时吹拂小花时,人们感受到的是其摇曳之美;如果一只静卧的动物受到意外惊吓后跳跃或奔跑时,此时人们会看到更加震撼的动感之美……在不久前揭晓的2012年威立雅野生生物摄影大赛上,不少获奖摄影作品向人们展示了野生生物的动感之美。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美     
在人类生活的银河系里有2000亿个星体.它们是那样的遥远.那样的遥不可及。 星汉灿烂.曾经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茫茫宇宙.让我们对无限空间莫名地向往。童年的记忆里.我清楚地记着和小朋友躺在草堆中数星星的故事.但一晃近30年.对天文爱好的情结却在考试.工作中消磨.却被忙碌的生活淹没。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美     
在人类生活的银河系里有2000亿个星体,它们是那样的遥远,那样的遥不可及. 星汉灿烂,曾经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茫茫宇宙,让我们对无限空间莫名地向往.童年的记忆里,我清楚地记着和小朋友躺在草堆中数星星的故事,但一晃近30年,对天文爱好的情结却在考试、工作中消磨,却被忙碌的生活淹没.  相似文献   

15.
对称之美     
对称与美似乎在科学的不同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化学领域内,C60分子正是这种对称美的一个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6.
航拍之美     
正波兰摄影师卡斯帕·科瓦尔斯基(Kacper Kowalski)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建筑师和飞行员,他从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自然的构图等角度,对秋天的森林、冰冻的雪景以及工业景观等风光进行航拍。越过该主题中的极简主义风光作品主要为单色,作品略有些模糊不清,与其他色彩明快清晰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科瓦尔斯基尝试将自然风光作为表现情感的媒介  相似文献   

17.
落叶之美     
杨斧 《大自然探索》2016,(10):46-51
正在深秋的蓝天碧空之下,五彩缤纷的秋叶成了大自然谱写的曼妙旋律。"霜重色愈浓",美景不胜收。在这首大自然的"秋之歌"中,每一片秋叶都在奏出自己的音符,那么,这些音符为何如此变幻无穷?在这张大自然的"调色板"中,每一片秋叶都在作画。那么,这些大手笔又是如何自然天成的?而当我们走进彩林,走近美景,又如何收藏一枚落叶,让美景永驻,让落叶之美永系于心?请听植物专家杨斧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8.
以自然之名     
<正>花鸟鱼虫,天地万物,至善至美的大自然总能给人带来惊喜。看似卑微的蜘蛛、壁虎、常春藤;鱼鳞、贝壳、蝴蝶的翅膀……经由亿万年的进化,拥有了近乎完美的精细结构和独特功能。它们以自然之名,表达着非凡的创造力和难以言说的美妙。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人类不是只有赞叹和流连忘返,而是早已踏上探索的征程。仿生学就是人类"道法自然"的代表作。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仿生思维比比皆是,像锯齿、渔网、飞机、雷达等等发明的灵感  相似文献   

19.
正摄影师凯瑟琳·马丁(Kathryn Martin)在伦敦生活时,与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受18世纪植物学家威廉·柯蒂斯(William Curtis)的八卷本著作《伦敦植物志》(Flora Londinensis)中铜版画的启发,她以图画纸为背景,用数码相机拍摄原生野花。马丁表示:"野花的栖息地正在急剧减少,但它们是无数物种的重要食物来源和庇护所。我想通过照片展示植物之美,鼓励人们对它们予以关注,可能的话还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播种。"  相似文献   

20.
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之美俯拾皆是:借助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望远镜,我们把目光投向辽远的宇宙,浩瀚的星空、瑰丽的星云,一如璀璨无边的梦幻;微观世界亦自有其美妙之处,有了高倍电镜,人们便能一窥生命或非生命体显微结构之精巧.如集对称互补为一体的DNA双螺旋结构.仅凭四种碱基的无穷多组合就拼接出如此丰富的生命画卷,堪称完美。更有奇美绝伦的罗伦茨蝴蝶、科赫雪花以及曼德布洛特集合:分形理论下的大自然被描述得如此层层叠叠曼妙惊艳,无不抒发着秩序之美、和谐之趣。正所谓“造物无言却有情”.科学揭示的自然之美.其实也赋予了艺术创作以更多的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