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潮》2002,(4):9
中国加入世贸后,中国科学界比以往更多地关注到一件事。中国科学家何时才能在诺贝尔奖章上刻上自已的名字。 2001年的12月10日,在瑞典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同时也是诺贝尔奖的百年庆典。那里有中国科学家的梦想和遗憾:100年来,诺贝尔奖已授予全世界473位科学家,而中国籍的科学家只有一两人(在获奖时持有的是中国台湾的护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一现象。科技一等奖连续数年空缺,使得人们认为中国人连自己满  相似文献   

2.
王渝生 《科技信息》2001,(11):26-27
荣膺诺贝尔科学奖的都是卓有成就的一流科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情况可以代表这个国家基础研究和科学发展的水平。美国在20世纪前十年(1901-1910年),只有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其余35位获奖者,部在欧洲。二战前(1901-1939年)美国有13人获奖,占全部得奖人数(129人)的10%,亦低于德国(34人),  相似文献   

3.
采访Francois Mathey院士和赵玉芬院士的过程,是我们对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的过程。也是我们感悟创新的过程。说起磷元素的发现,还得感谢17世纪的德国人亨尼格·布朗德,正是他对炼金术的兴趣,才意外地揭开了磷的面纱。随之,磷被人们渐渐认识,1694年科学家从磷的氧化物中水解到磷酸;1779年科学家发现了磷矿物;1812年科学家发明了用黄磷制成的火柴;19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磷酸盐是植物所必需的肥料;1811年科学家从生物体的脂肪中提取到一种含磷的物质;1868年科学家从细胞核中提取出一种含磷有机物,取名为“核素”,后被人称为“核酸”;1941年科学…  相似文献   

4.
“院士”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最早起源于欧洲,现在已通行全世界。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革,大规模留学运动的兴起加速了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的进程,“科学”、“科学家”、“科学  相似文献   

5.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一个人总有自己的个性,一个科学家(尤其是伟大的科学家)也会有自己的科学创造个性。而且,这种科学创造个性在科学家工作中的作用,并不亚于艺术家、音乐家、文学家在其艺术创造中艺术个性所起的作用。关于科学创造个性的内涵,也许借用杨振宁教授关于taste(品味、爱好、兴趣、鉴赏力)和style(风格、风采)的概念来概括最恰当不过了。在杨振宁看来,一个人在刚接触到物理学的时候,他所接触的方向及思考的方法,与他自己过去的训练和他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杂志最近评选出1997年世界科技十大突破,它们是:一、英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成年哺乳动物——绵羊“多利”;二、美国“火星探路者”号飞船实现火星着陆考察;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瑞士的科学家们在新一代同步加速器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05,(9):53-53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次,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1万人,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以上.德国每平方公里土地上每年平均出现5次闪电.德国每年遭雷击身亡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对登山旅游者和室外游泳者来说,雷电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人被雷电击中的死亡率高达40%.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含义,内容非常丰富,是反映社会进步的一个系统概念,重点是强调入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要构建一个民主、公平、公正、安定、团结、和睦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要构建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种“和谐社会”的思想可追溯到千年前的中国远古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例如“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历代所传颂的“和谐社会”的一种可贵的思想追求、道德理念与民族文化精神。(二)什么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植物“犯困”,即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既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科学家们数十年来积极探索却于今仍弄不出个所以然的科学之谜。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地观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03,(6):29
<正> 非典型肺炎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道科学难题。在人类和病毒之间,正在上演一场争分夺秒、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之战。在非典疑凶的确认上,2月18日,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衣原体颗粒,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非典的帮凶;3月23日,中国香港地区和美国几乎同时报告,一种冠状病毒才是真正的元凶。  相似文献   

11.
正“自上世纪艾滋病被确认为一种新的疾病以来,这数十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这一疾病的抗争,科学家们不断地放出振奋人心的消息。然而,真正被治愈的艾滋病人仍只有一个。”十年前,一个住在柏林名叫蒂莫西·雷·布朗的美国男子突然震惊了整个科学界,因为他成了世界上首个痊愈的艾滋病人。十年过去了,在科学家们不断宣称艾滋病抗争取得重大进展的今天,他仍是那个唯一的治愈者——知名的“柏林病人”。不可复制的幸运比一般的艾滋病人不幸的是,蒂莫西在感染HIV的同时,也患有白血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中的失误与科学本身一样,是一种“文化错位”现象。(当然,此处所指的是由于科学家能力所造成的“诚实的失误”,并不涉及欺骗行为)。任何地方的科学家都可能有这种失误。 1903年,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兰诺·布朗德尔斯宣称发现了N射线就是一个例子。较近的例子还有1967年,俄国物理学家鲍里斯·特尔亚金曾报道发现了“合成水”,说这种水具有比普通水更高的沸点(500℃),更大的密度(1.4倍)。但随后的实验证实:这种“合成水”只是一般的硅酸盐溶剂而已。美国天文学家波西费尔·罗威尔宣布他看到了火星上的运河,还绘制了令人眼花缭乱,非  相似文献   

13.
根据美联社报道的统计数字,阿尔及利亚十年来在各种暴力冲突与恐怖活动中的死亡总人数竟然高达12万人之多!要知道,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人们更为关注的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死亡人数之和!早在1962年,阿尔及利亚就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但是该国人民却一直并未享受到真正的和平与安宁。长期以来,肆虐的宗教恐怖活动和种族冲突令人们始终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与不安之中,尤其是自1992年,原教旨主义组织“伊斯兰拯救阵线”(简称伊阵)在选举中被军政府镇压并转入地下活动以来,爆炸、绑架、暗杀等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14.
野生动物的厄运目前,野生珍奇动物面临加速灭绝的厄运。据一些科学家研究,在十六至十九世纪时,平均每4年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灭绝;进入本世纪以来,差不多平均每年都要灭绝一种鸟类,目前更发展到平均每天都有一种生物灭绝的程度。许多珍奇动物已从地球上消失。例如,欧洲原牛在400年前灭绝,蓝马羚、无齿海牛、斑驴、泰斑野马都在100多年前灭绝了。北美旅鸽在十九世纪初曾多达50亿只、到1914年竟全部灭绝。近几十年来情况更加严重。1930年,印度有4万只老虎,到1970年只剩下2,000只,全世界也不  相似文献   

15.
古今梦火星     
2004年1月4日北京时间12时35分,美国“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的古谢夫环形山区域成功着陆,令全世界都为之瞩目。  实际上,对于这颗泛红的星,自古以来人们已对它关注有加,古罗马人称它为“玛尔斯(战神)”;古代中国人则把这颗闪烁幻变、忽向东忽向西运行的“荧惑”每次“大冲”的星球(接近地球)记载到了史册里。19世纪人们发现一块陨石落到印度舍格提特村,它的化学成分表明是火山爆发形成的火成岩,其形成年代大约是12亿年前。此后,1962年在尼日利亚发现了一块“舍格提特”型陨石;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又在南极找到了两块这种火成岩陨…  相似文献   

16.
 科学是追求真理的社会活动。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称科学家是”天生诚实的人“, 他们”对真理都有一种献身精神, 并使科学保持纯洁无瑕“.科学社会学创始人默顿认为”科学家的活动受到在其他任何领域的活动所无法比拟的严格管制“, 并由此断言, ”科学史上根本不存在作弊“.但这只是默顿的”理想模式“.科学家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受私欲及其各种其它因素的影响, 科学家中违背真理的越轨行为并不少见, 而且有些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7.
资讯快递     
<正> 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一、中国科学家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二、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发,王选、黄昆获最高科学技术奖三、“神舟”三号、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并圆满返回四、我国科学家率先开发出癌症检测生物芯片五、我国在超高压变质岩石实施大陆科学钻探,这在世界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听说过“美国在线”吗?知道它的创始人是谁吗?可能大多数人觉得陌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因特网帝国”吧。十年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网听起来还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然而经过短短的十年,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在线”独领风骚,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头号互联网服务商。作为“美国在线”的创始人,史蒂文·凯斯则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一、科学发展的规律苏联出版的一些书刊,例如《科学社会学》一书 (注1),认为科学发展有三个规律:科学范围扩大的指数规律,层次化规律和积聚规律。最近二、三十年,在对扩大科学范围的过程作数量评价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有的学者指出,科学史上近三百年来这样扩大是按指数规律进行的。这一规律是根据下列推断而来的:知识增长的速度与现存知识的范围成正比例,即dy/dt=ky 这里dy/dt代表知识增长的速度,而y代表现有知识的范围。求此方程的积分,就可得出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层次化规律,是指科学家数量增长的结构。科学家总数的增长是和杰出科学家数量的平方成正比的。这是一条从实际体验中建立起来的规律。它正确地反映了近几十年来科学工作者构成成分的特点。我们强调近几十年,是因为这种结构在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对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5月11日报道 :1986年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不久就爆炸 ,航天员全部丧生 ,这起灾害性事故促使美国NASA考虑怎样防止类似事故的重演 ;它的一个目标是使航天员的意外死亡人数从现在的1/500减少到1/10000 ;据此 ,NASA空间发射创新小组的工程师们正在试验两种新的设计 ,并将在2012年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发射。这种航天飞机将是一种更安全和更具自主性的宇宙飞船 ,它将用一个独立的轨道飞机器舱(逃离舱)携带宇宙员。当火箭发生不正常时 ,轨道飞行器舱可以被完全单独抛出 ;而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