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东南地区是研究海洋型冰川的天然宝库,帕隆藏布流域作为冰川活跃区,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沿岸不仅堆积形态各异的第四纪冰碛垄、泥石流扇,而且发育断续分布的平台地形。利用无人机技术、高精度遥感影像、钻探、物探,结合实测剖面对藏东南典型第四纪堆积阶地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研究区域性堆积阶地成因提供依据,并得出以下结论:(1)雪瓦卡平台为第四纪堆积体,所在区域曾经发育了一个堰塞湖;(2)雪瓦卡平台第二级阶地下部为巨厚湖相砂层,上部为河床沉积卵砾石,这种下细上粗的物质接触关系可能为沉积区由堰塞湖转变为河道沉积,堰塞坝逐步疏通的过程;(3)上、下游支沟不仅为平台形成提供物质来源,而且为其形成提供地形地貌条件;(4)帕隆藏布沿岸断续分布的平台地形在形成过程中普遍受到上下游支沟冰川运动、泥石流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藏东南地区是研究海洋型冰川的天然宝库,帕隆藏布流域作为冰川活跃区,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沿岸不仅堆积形态各异的第四纪冰碛垄、泥石流扇,而且发育断续分布的平台地形。利用无人机技术、高精度遥感影像、钻探、物探,结合实测剖面对藏东南典型第四纪堆积阶地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研究区域性堆积阶地成因提供依据,并得出以下结论:(1)雪瓦卡平台为第四纪堆积体,所在区域曾经发育了一个堰塞湖;(2)雪瓦卡平台第二级阶地下部为巨厚湖相砂层,上部为河床沉积卵砾石,这种下细上粗的物质接触关系可能为沉积区由堰塞湖转变为河道沉积,堰塞坝逐步疏通的过程;(3)上、下游支沟不仅为平台形成提供物质来源,而且为其形成提供地形地貌条件;(4)帕隆藏布沿岸断续分布的平台地形在形成过程中普遍受到上下游支沟冰川运动、泥石流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长江万州-巫山段的阶地类型、沉积物特征和形成时代,结合青藏高原间歇性构造隆升过程、深海氧同位素变化曲线和青藏高原冰期-间冰期旋回,探讨730 ka B.P.以来万州-巫山段河流阶地的成因.研究表明,河流阶地不同阶段的下切速率响应了青藏高原的2期构造隆升事件:昆黄运动、共和运动.在与深海氧同位素气候周期旋回的比较中发现,阶地主要在冰期发生堆积,研究区T3、T2、T1阶地堆积期主要集中在MIS5d、MIS3b和YD冷期;下切期响应了共和运动的构造抬升过程.T4阶地主要发育于深海氧同位素MIS12阶段及青藏高原聂聂雄拉冰期,沉积物特征与同期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洋型冰川具有相似的气候背景,表明T4阶地堆积期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T5阶地的发育响应了重要构造运动——昆黄运动的构造抬升,下切至基岩;MIS18-MIS17气候转换期的不稳定性促进了河流的下切.构造运动、气候变化是万州-巫山段阶地形成演化的主要原因,并在对不同阶地的堆积-下切发育阶段的影响上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西藏阿里地区夏康坚雪山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冈底斯构造带夏康坚地垒断块山的组成及基本构造特征.根据该地垒两侧冰碛阶地的发育特征及ESR测年结果,可推断该地垒的主要形成期是中更新世.夏康坚地垒断块山的成因是在白垩纪早期的古隆起基础上,东西向断层的右行剪切走滑和隆升活动的联合作用下而形成.  相似文献   

5.
南岭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东亚季风环流屏障,第四纪期间粤北山地发育的多级河流阶地是研究南岭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的良好地质载体。粤北锦江扶溪段保留了5级阶地,运用光释光(OSL)技术对T2到T5级阶地的砾石层进行了测年,并从气候和构造角度分析了阶地成因。结果显示:T3形成于67 ka,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的MIS4阶段;T2形成于51 ka,对应于MIS3b阶段;阶地沉积层堆积于冷期,气候变化影响着河流的侧蚀、堆积和下切作用交替进行,而新构造运动的构造抬升发动了足够的下切量使锦江扶溪段依次下切17 m、19 m、12 m和10 m形成T5、T4、T3和T2;南岸的河谷下切速率为0.3 mm/a,大于2倍的流域现代侵蚀速率,地貌发育符合年轻山地的抬升-下切-侵蚀模式。  相似文献   

6.
河流阶地是地表侵蚀与堆积过程中出现的最普通的地貌形态.但仔细分析,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段,因构造、地形起伏的程度和气候变迁的影响,沉积物变化很大.本文根据这一特点,研究了临汾凹陷中阶地堆积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初步确定了堆积物普遍反映的构造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唐古拉山北坡河流阶地发育及其与构造隆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腹地中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山脉,唐古拉山北坡发育着一系列河流阶地,该地区河流阶地的成因分析表明:构造隆升控制了唐古拉山北坡河流阶地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该地区河流下切速率对唐古拉山的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在实测的基础上,根据阶地的拔河高度、形成年代等数据,定量计算唐古拉山北坡不同河流不同时期的下切速率,从而为唐古拉山的隆升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唐古拉山自西向东隆升速率逐渐增大,同一地点由老到新隆升速率逐渐减小.进而得出:青藏高原腹地山脉的隆升速率、隆升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边缘山地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是一个正在快速隆起的地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对高原隆升显得尤为重要。在那陵格勒河两岸形成并保留下多级阶地,阶地阶面的宽度及阶坎的高度不一,表明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速率的不均一性。那陵格勒河南岸额尔滚赛拉图第四纪阶地上部砂砾石层中发现了非常典型的新构造运动证据——牵引褶皱、断层蚀变等地质现象实体,通过ESR同位素测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初步推算青藏高原在晚更新世以来隆升速率为0.62 mm/a,4.3ka以后测区有一次构造活动,将全新世冲洪积砂砾石层逆冲推覆到晚更新世Ⅱ级阶地之上,并在全新世地层中形成保存了具指示意义的牵引褶皱和断层蚀变带。  相似文献   

9.
对于大兴安岭地区是否发生过第四纪冰川作用,地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通过野外调查发现,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青山园区的山脊与山坡上,大规模分布有流线构造,同时在边缘地带存在着典型的终碛条带构造、冰碛砾石扇构造。流线构造由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组成,砾石为棱角状,多长条形,长为数十厘米至数米。构成流线构造的砾石垄,垄宽1~3 m,高0.3~1.0 m,长数十米,最长的可达数百米。长条状砾石a轴与流线构造的延伸方向一致,板状砾石则叠压成鱼骨状。经与国外文献中冰帽遗迹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这些流线构造属于冰帽冰碛流线构造,从而证实了大兴安岭地区曾经存在众多小型冰帽,统称为"兴安冰帽群"。根据砾石表面具有极其微弱的风化程度、流线构造与全新世灰黑色亚黏土堆积在一起的特征,初步推断该期冰帽的发生时间可能为全新世的拦马冰期。  相似文献   

10.
渭河上游陇西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考察发现渭河在其上游陇西县城附近共发育了七级河流阶地,阶地都具有砾石层和河漫滩组成的二元相结构,并且上覆不同厚度的黄土地层.应用古地磁、OSL、14C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各级阶地的形成时代.同时根据阶地的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的分析,发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控制着该区渭河阶地的形成,构造抬升为河流提供了下切空间,气候变化则控制着渭河侧蚀堆积和下切过程,河流加积作用一般发生在冰期,而下切过程发生在从冰期向间冰期转型时期.另外通过阶地形成年代和拔河高度的线性分析,得到了870ka以来该区渭河平均下切速率为0.2m/ka,与区域其他河流下切速率有所不同,可能反映了秦岭造山带更新世期间构造活动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11.
第四纪时期显著的地壳运动,广泛堆积的陆相沉积物造就了现代地貌。为了带领学生更确切的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和第四纪沉积物成因,我们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除需要室内的实践教学外,还需要野外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研究区内地貌和第四系地层的成因类型、特征及时代;初步探讨了本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第四纪古地理的演变及附近地区的冰期问题。区内有一级由新第三纪红层构成的剥蚀面(相对高度约500米)和六级阶地(相对高度分别为5—8米、13—25米、45—50米、50—80米、100—170米和216—300米)。阶地面的变形及阶地类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本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方向和幅度。本区新构造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运动类型由新第三纪一下更新世的挠曲运动转变为以后的振荡运动;②振荡运动以上升占绝对优势;③振荡运动幅度愈来愈小,每一运动旋迥的周期愈来愈快;④近乎南北走向的隆起带与相对凹陷带相间排列;⑤不等量上升。对本区最老的第四系地层——“安宁系”,作者根据其时代及分布范围,建议改用“安宁段”一词更为确切。根据Ⅳ级阶地上开始有风成黄土的堆积,作者认为此级阶地才是其正的马兰期阶地。对本区黄土的厚度,作者估计一般为40—80米。根据本区地貌、第四纪地层、气候及新构造运动的资料,本文初步探讨了本区第四纪古地理的发展过程,对本区地文期作了初步的划分。根据本区冰水堆积物及南部山地冰川遗迹的存在,作者指出南部山地有过一次可以肯定的冰期,其时代属下更新世的中期。本文附“兰州河谷盆地第四纪地质发展史简表”,及“兰州河谷盆地第四系地层概略图”各一张。  相似文献   

13.
西藏喀喇昆仑断裂东南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西藏喀喇昆仑断裂东段段第四纪活动地质地貌特征,通过对该段进行遥感影像、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断错地貌测量等方法和手段,获得了该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在扎西岗北东河流阶地中发现断裂切割全新世的阶地堆积物。同时,对断裂不同的地段进行断错测量,获得了定量的断层数据,反映了断层活动的幅度及期次。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东南段晚第四纪以来右旋走滑量介于2~220 m,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活动方式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分量。  相似文献   

14.
共和盆地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化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讨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大型断陷盆地晚新生代期间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化问题,中新世至中更新世为盆地沉陷阶段,其中晚第三纪为青海东部内陆古湖的一部分,第四纪早期黄河发育,形成河湖交替环境,中更新世之后为盆地上升阶段,促使水系演化并形成最多达13级的黄河阶地与龙羊峡谷,气候从温暖湿润向干燥寒冷发展,特别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在数次干寒环境下形成多种冰缘形态和风沙堆积,并促使湖泊退缩和咸化。  相似文献   

15.
以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川形成的环境条件和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冰川活动的证据,分析了西藏巴河冲久地带垄状堆积物系冰川终碛堤堆积,巴松湖为冰碛物堵塞的湖泊,为西藏冲久-雪卡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评价提供了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16.
以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及岩石薄片为基础,通过研究贺兰山苏峪口正目观组冰碛砾岩的各种形态特征,依据冰川沉积学、沉积岩石学及古地理学等对苏峪口冰碛砾岩的形成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该套冰碛砾岩是冰川搬运大小不等的岩块至苏峪口进行堆积,接着是海侵阶段,致使冰块周围水体温度升高,携带于冰块内的岩块、岩屑由于冰块的消融坠沉到海底还未固结的砂泥纹层上,并逐渐为碳酸盐泥晶掩埋形成.  相似文献   

17.
讨论三峡和宜昌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及青藏高原隆升对古气候演化的影响。以三峡及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沉积剖面研究的基础上,对低夷平面、阶地及冲积扇和湖相沉积物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依据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化曲线及沉积特征,认为三峡及宜昌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演化趋势相似,经历了早更新世晚期及中更新世暖湿气候到晚更新世干冷气候的转变。结合全球气候背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气候影响等方面的资料,认为150 ka B.P.之后青藏高原隆升至4 km时,青藏高原对三峡及宜昌地区的古气候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崂山是中国海岸线上的最高峰。研究发现,崂山发育有典型的古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拥有我国东部罕见的冰碛海岸和冰碛扇等地貌类型。更新世期间,崂山至少发育过4次古冰川作用。更新世早期,崂山东部的雪线为60~90 m(现代海拔),崂山及其周围共发育60余条古冰舌,东部的冰舌一直伸入黄海之中。孢粉组合特征说明,崂山在冰期具备形成冰川的气候条件;堆积物粒度曲线显示为冰川成因的沉积特征。研究还发现,中国东部的古冰川遗迹可能大部分被埋藏起来;区域地形特征和当地气候条件是决定雪线高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探讨西昆仑叶尔羌河流域河流阶地的类型及沉积物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西昆仑第四纪以来的隆升历史和对新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提供依据。从新疆叶城县南叶尔羌河流域3条河流阶地剖面的实测数据入手,以各级阶地孢粉样品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发育的河流阶地主要为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孢粉的主要类型在各级阶地发育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表明构造作用在阶地发育过程中占主导。  相似文献   

20.
四姑娘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冰川可分为3期.末次冰期时长坪沟口属于冰缘地带,在前次冰期冰碛物上发育了冰楔构造,冰缘地带冰川融水形成黑色细砾堆积.根据新的证据,末次冰期时四姑娘山长坪沟口附近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4~20℃.末次冰川作用发生时恰好也是四姑娘山地区强烈抬升的时期,因此,这套粗碎屑堆积可能是推覆构造的沉积响应,表明末次冰期时可能存在气候与构造联动作用.四姑娘山地区末次冰川规模较倒数第二次冰期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