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基础设施的空间结构、产业组合的空间结构、人力资源组合的空间结构及景观组合的空间结构等内容。企业网络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微观基础,价格机制是形成和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力量。数字城市的企业网络与空间结构有新特点,数字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方向和路径存在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行业门类人口结构与空间分布反映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事实,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对各地理单元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影响经济发展的4个主成分分别为生产性服务业、一般性服务业、制造与建筑业、采掘业,进而探讨了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结果表明:陕西省城市经济结构呈现出非连续同心圆、连续同心圆、混合同心圆、跳跃同心圆等4种结构模式,且其空间结构差异明显,缺少次级核心城市,城市内部核心-外围结构不显著,核心区功能较弱;城市间结构松散,发展模式不明确,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远未形成城市连绵带.据此提出了未来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调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跨度空间结构多用于多功能体育场馆,会议展览中心,博览馆,候机厅,飞机库等.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拱券结构及穹隆结构、网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面向城乡互动的扬州市域空间结构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级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主要内容是以协调城乡关系为主线展开的.以江苏省总体空间结构优化为背景,在分析扬州市域空间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扬州市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具体途径和措施:依托发展轴线,优化市域空间结构格局;优化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建立网络状交通系统;优化布局,调整产业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5.
典型薄膜空间结构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典型薄膜空间结构运动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求解薄膜空间结构运动过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结构展开过程的构型变化、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分析薄膜空间结构系统动能变化研究其运动过程及展开稳定性问题.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SAMCEF Mecano对自碰撞、矩形展开和弹性气球充气扩展3种典型薄膜空间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通过定义薄膜与薄膜的自接触、薄膜与柔性结构接触完成耦合状态下的数值仿真运算.仿真结果表明,运用SAMCEF Mecano可以实现薄膜空间结构典型运动方式的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薄膜空间结构动力学特性受不同运动方式影响;薄膜结构展开速率越小其展开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馆藏空间结构的概念,并分别论述了古代、近代和现代图书馆的馆藏空间结构以及信息技术对物理馆藏和虚拟馆藏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国图书馆的藏书策略。  相似文献   

7.
贵州工业大学建筑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近20年来,贵州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在钢网格结构、预应力钢网格结构、砼网格结构及钢-砼网格结构、预应力钢-砼网架结构的理论与工程实践,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促进我省建筑空间结构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开合结构等新型空间结构体现了现代空间结构的技术含量,建筑方案独特新颖的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中部将采用这种结构.在研究了开合结构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体育场结构方案提出了采用轨道平移方式的建议,通过对方案进行初步设计计算,论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得出的一些结论可供设计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行红树林林分结构与功能健康的量化研究,应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和竞争指数等空间结构指标,构建了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健康指数;同时运用该指数分析了湛江港特呈岛白骨壤林分空间结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全林地白骨壤空间结构健康指数为0.53,为亚健康等级;外带的白骨壤纯林空间结构健康指数为0.40,为亚健康等级,但接近不健康或濒临崩溃;中带的白骨壤和红海榄混交林空间结构健康指数为0.50,为亚健康等级,但接近中等健康水平;内带的白骨壤、红海榄和木榄混交林的空间结构健康指数为0.59,处于中等健康水平。因此,特呈岛全林地白骨壤空间结构健康状况较差,混交林空间结构健康比纯林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沥青混合料空间结构与路用性能关系,以VCAratio、VMA为混合料的空间结构指标,通过室内车辙试验、弯曲小梁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SMA-13、OGFC-13、AC-13等混合料的空间结构与路用性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VCAratio可反映混合料的骨架结构,细集料对VMA和骨架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骨架结构对弯拉强度的贡献率有限,以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沥青混合料的选用和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行红树林林分结构与功能健康的量化研究,应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和竞争指数等空间结构指标,构建了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健康指数;同时运用该指数分析了湛江港特呈岛白骨壤林分空间结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全林地白骨壤空间结构健康指数为0.53,为亚健康等级;外带的白骨壤纯林空间结构健康指数为0.40,为亚健康等级,但接近不健康或濒临崩溃;中带的白骨壤和红海榄混交林空间结构健康指数为0.50,为亚健康等级,但接近中等健康水平;内带的白骨壤、红海榄和木榄混交林的空间结构健康指数为0.59,处于中等健康水平。因此,特呈岛全林地白骨壤空间结构健康状况较差,混交林空间结构健康比纯林好。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石穹顶空间结构受力行为分析比较复杂,结构整体受力行为分析具有较大难度.结合工程实例,基于ANSYS程序对大跨度石穹顶空间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合结构实际受力情况及闽南地区石砌体施工工艺特点,确定结构荷载取值和材料强度取值.采用ANSYS程序中的Solid 65单元和DP材料模型,并以“自上而下”和布尔操作的建模方法。建立石穹顶空间结构在施工阶段、整体成型阶段和最不利状态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石穹顶空间结构在3个主要受力阶段的数值分析结果,全面研究石穹顶空间结构在各阶段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等受力行为;据此分析结果,进一步对原设计方案提出相关设计和施工建议.该工程实例中石穹顶空间结构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基于ANSYS程序的石穹顶空间结构数值模拟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形理论的中原城市群规模序列和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志伟  刘静玉  刘勇 《河南科学》2010,28(3):346-350
运用分形的有关理论对中原城市群的城镇体系的规模序列与空间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认为:在城镇规模序列结构方面,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的首位度相当突出,但中等序列的城市较多,中原城市群离成熟状态具有一定距离,且偏离程度较大,尚未形成完整的规模序列结构.在空间结构方面,城镇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一般,空间布局较分散.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跨空间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文章概述了实体结构、网格结构、张拉结构以及其它新型结构的类型及受力、构造特点,展现了大跨结构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城市化加速和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后工业化的多重压力,优化区域资源要素,进行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显得迫切、重要.本文尝试性地探讨区域规划过程中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理论和方法,以指导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实践,并简要分析了杭州市空间结构重组要点.  相似文献   

16.
数字孪生是推动空间结构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关键技术。为实现空间结构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首先,分析数字孪生在“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中的含义,给出基于数字孪生的空间结构生命周期管理新内涵;其次,分析空间结构在设计、建造和运维等结构生命周期管理各阶段的应用范式,以此建立数字孪生驱动的空间结构应用架构;最后,对数字孪生在空间结构生命周期管理应用中存在的挑战进行阐述和展望。研究表明,数字孪生是空间结构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保障,而高保真孪生体是实现数字孪生功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以成渝经济区的城镇体系为主体,分析了其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对进一步完善成渝经济区的城镇体系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对江西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的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江西省城市体系的对策:(1)提高城市化水平,完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2)突出自身优势,构建合理、高效的职能结构体系;(3)调整空间结构,着力培育赣中北城市集聚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探求城镇体系空间分布规律,本文以历史为主线,从城镇密度、中心城市和城镇体系的空间变化入手,探讨江苏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历史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三大区域在城镇密度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上呈现较大的差异;(2)苏北地区由四边形网格状结构转变为沿河道T形结构,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分别由线状结构演变为四边形网格状结构和六边形中心地结构;(3)中心城市在历史时期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同时也指出导致该地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区域经济条件、水文条件和交通条件等.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对考察上海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