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和重庆市的自身条件,决定了重庆市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产业化。文章在分析论述重庆市产业化发展现状和模式选择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理论的角度,提出了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和重庆市农业贯注未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苏亚丽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59-59,221
我们应从发展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业产业化,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采取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举措。  相似文献   

3.
针对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欧洲国家农业产业化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促进重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运用供应链管理指导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业产业化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战略,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引入供应链管理理论。从介绍供应链管理入手,分析了农业供应链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及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5.
达州市为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必须加速农业产业化建设,达州农业产业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进行达州农业产业化建设必须进行经营管理体制创新。达州农业产业化建设未来20年的一般发展进程是:准备奠基阶段、初见规模阶段、普及发展阶段、走向成熟阶段。为确保达州农业产业化建设顺利进行必须认真抓好启动和服务驱动工作,必须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典型示范、耐心诱导、实事求是原则。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是全国主要的贫困省份之一。实施主导产业覆盖贫困乡村战略,搞农业产业化开发是山西省脱贫的有效途径。文章论述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其难点,提出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是全国主要的贫困省份之一。实施主导产业覆盖贫困乡村战略,搞农业产业化开发是山西省脱贫的有效途径。文章论述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其难点,提出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为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提高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和竞争力度,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跟随着全国农业产业化的滚滚洪流。米易县的农业产业化也步入初始阶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基础性的问题,例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偏向;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阻碍;科学文化落后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以及农业产业化尚未建立起市场运营机制等问题。为获取一些解决米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本文就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分析及讨论,以望有利于米易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是全国主要的贫困省份之一.实施主导产业覆盖贫困乡村战略,搞农业产业化开发是山西省脱贫的有效途径.文章论述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其难点,提出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加快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是加快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和必然的战略选择。一、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简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近年来,我省涉农部门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农村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引导组建了10个省级农业产  相似文献   

11.
陈国权 《华东科技》1998,(4):33-34,31
一、21世纪上海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城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这已见之于上海市委政府的有关正式文件。这是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 农业产业化是今后一个时期上海都市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明确指出:在未来一个时期,上海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并以农业产业化带动新一轮“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业的连锁化、规格化、科技化,从而推进上海都市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点是,农业和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对四川农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从长期看机遇大于挑战,四川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其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高效,优质,高产农业,走科技型,集约型, 环保型、外向型农业发展道路,同时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培养适应加入WTO急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立足高新农业产业化 推进安徽农业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加快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是加快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和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看,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好这一重大课题、推动农村经济新跨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一、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要实现农村经济的新的跨越,关键是要解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把农业改造成为发达的、强质的、高效益的产业。农业产业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1.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变弱质农业为强质农业。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供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发展是新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以城乡产业融合为切入点,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耦合关系,并从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新思路,以此带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其影响机制如金融获得、企业创新能力和财政支农均通过检验。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具有门槛效应。区域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影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市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突出良种开发这一科技兴农形象工程的基础和先导地位,不断强化措施,促进良种开发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996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43亿元,比实施农业产业化前的1992年增长41.3%;全市形成了粮食、蔬菜、黄烟、肉鸡、花卉、海淡水养殖等16个主导产业;农业良种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40%以上;全市12个县(市、区)基本实现小康。在实施良种开发工程,推动  相似文献   

18.
程剑 《安徽科技》2000,(2):20-21
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农业产业化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农业产业化既是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又是农业产业运作策略,是面向市场经济、谋求农村经济较大发展的思想变革和战略选择。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源于农民的启动、“龙头”的带动、市场的拉动、利益的驱动,但也需要科技的推动和政府的助动。本文将就科学技术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和国家政策的保障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长期的中心任务与奋半目标,全面实施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大战略”是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三大战略”联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三大战略”联动体现了“三大战略”之间的辩证关系,符合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三大战略”的相互关联性是联动的内生机制(内在驱动因子),农业现代化建设则是“三大战略”联动的外生机制(外在驱动因子)。全国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进一步深化“三大战略”联动的认识,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三大战略”联动的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强化“三大战略”联动的措施,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特色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速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针对武平特色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其产业化特色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