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概述目前广泛应用的可控硅——电动机系统中,有时会出现电流断续的现象。电流断续后,可控硅——电动机系统的机械特性变“软”,降低了整流装置的放大倍数,增加了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所以使系统的静态误差增大,调节时间增加,动特性变坏。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某些国家采用了电枢电流自适应系统或者采用带电流变化率调节内环  相似文献   

2.
根据电流模式控制下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建立变换器的统一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分别搭建工作于电流连续和电流断续模式下变换器的仿真模型.通过对电流连续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参考电流Iref和电感L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出现倍周期分叉并最终导致混沌的现象;对电流断续模型进行仿真,得出以输入电压E变化时的混沌相图,验证电流断续模式下混沌现象的存在性.同时为消除这2种模式下的混沌现象,引入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适当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抑制变换器中的混沌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工作在电流断续状态下可逆传动系统结构形式的选择与数字调节器的设计方法;同时配以仿真研究结果。并提出了有自适应能力的准开关控制起动算法。  相似文献   

4.
首次研究了多级串联电流型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中的非线性现象,由频闪映射法得到了电流断续情况下系统的离散映射模型。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得到了在相同参数配置下,不同级联数时系统的非线性现象变化规律。根据系统离散映射模型在不动点邻域处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得出了系统的最大李雅谱诺夫指数,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了相应的电路仿真和实验电路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多级串联电流型开关电感Buck-Boost变换器存在着分岔和混沌等丰富的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自适应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可看出,自适应电流保护不受故障类型的影响,而且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很小,因而保护范围稳定.论文还对自适应电流保护中所用到的故障类型识别算法以及系统阻抗算法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配电线路,设计了一种自适应三段式电流保护方案,并给出了相应的原理框图和故障处理流程图.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与比较传统两态滞环电流控制和三态滞环电流控制的基础上,利用三态滞环电流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导出了一种新型环宽计算公式;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逆变控制系统仿真模型,使用该模型对并网系统电流控制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法稳态性能好,实际电流波形理想,电流误差小.  相似文献   

7.
从伺服驱动系统的传动机理出发 ,系统地研究了数控铣削力与伺服驱动系统中所提取的电流信号之间的关系模型 ,并就电流信号的滞后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性能很强的智能自适应预测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间接建模方法 ,解决了智能自适应数控加工中铣削力监测这一瓶颈问题 ,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控制中电流环采用PI调节器存在的延时,基于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推导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模型,利用预测电流控制提高系统暂、稳态性能.在此基础上,针对预测电流控制对于电机参数变化高敏感性的特点以及机械传感器测速成本高、精度低的问题,引入鲁棒因子,并利用波波夫稳定理论推导了控制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估算模型,设计了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预测电流控制系统.搭建控制系统Matlab仿真模型和电机对拖实验平台,仿真与实验结果的一致验证了所采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转速辨识精度以及良好的动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高性能直流调速系统。为了实现宽范围调速,克服低速时电流断续的非线性影响,采用了主回路中串联可关断可控硅的方法,整个系统由8031单片机组成,实现了全数字化、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实现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可满足高性能调速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精度数字式断流直流伺服系统,采用了变结构位置控制器和变参数鲁棒自适应速度调节器,对速度系统建立了全局稳定性分析。位置、速度、电流调节均由8097单片机实现,主回路电流呈断续状态。工业运行实践证明,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基于自校正与线性跟踪的自适应控制.从系统的输入/输出完全跟踪的目标出发,根据对象的动态模型,导出自适应控制器的调节模型.对象模型的参数,采用速推最小二乘法在线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对象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能力.这种控制系统比较适用于被控制参数变化较慢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此方是一种新简化的能使转换器产生20种空间电压向量的电流控制法,应用该法制出了以DSP为基础的磁场定向感应电动机驱动系统方案。在此系统中,应用一种典型的采样技术来缩短电流控制系统的空载时间,而电流预测技术在理论上限定空载时间为零。该驱动系统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新简化电流控制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中存在齿隙非线性和摩擦非线性,从而降低系统跟踪响应速度、稳态精度及其抗干扰能力,为了削弱齿隙和摩擦非线性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分别给出了齿隙和摩擦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齿隙和摩擦非线性并存时的特征模型,最后进行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将前馈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和单纯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跟踪响应速度快,稳态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鲁棒性,说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电流PWM控制是无刷直流机交流伺服系统的关键,常用电流跟踪型PWM方式。本文提出恒频采样电流跟踪型PWM方式,并对其开关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前者为非线性的,环宽的准确控制较困难,后者线性的,采样频率的则较容易。在实验系统上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推导出一种新型加权无差自适应控制方法,它可以应用于开环不稳定系统及非最小相位系统,被控对象之中可以含有直接传输项.系统的稳态误差与加权参数的选择无关,而且理论与仿真均证明此算法的稳态误差为零.本文用此算法对火电厂中具有直接传输项和非最小相位的汽轮机主汽门调节系统进行控制仿真,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证明,此方法有较强的鲁捧性、可靠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类时不变或慢时变的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首先在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的稳定性证明,并得到了系统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的充分条件;继而将其引入到多模型切换控制中,经证明该条件可以保证间接多模型自适应切换控制的稳定,较好的兼顾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从而为间接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有源消声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但是由于自适应控制理论发展迅速,一些较为成熟的、新的设计方法尚未应用到有源消声中.为了将这两种技术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本文首先介绍了自适应控制领域内得以公认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的超稳定设计方法及其简化工程设计方法,其次总结了自适应有源消声的理论进展和应用成果,最终提出采用MRAS的设计方法实现有源消声的新方案,为自适应有源消声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工业机器人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提出了不少现代控制方案。建立在超稳定性理论基础上的自适应模型跟随控制系统(AMFCS)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算法:单位向量加积分校正自适应算法。设计方法简单,能保证系统大范围渐近稳定,计算工作量小,易于实时控制。对机器人系统期望的解耦特性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参考模型来实现。计算机数字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感应电动机拖动装置的滑动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感应电机运行时参数变化范围大,存在负载扰动的情况。用两种方法进行解耦滑模控制.前半部分将变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应用到系统中,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与鲁棒性,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后半部分则运用滑模理论对系统内环直接进行解耦和控制,而外环采用常规控制,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比较而言,后者更易于实现,鲁棒性更强。  相似文献   

20.
制造系统的神经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造过程的自适应有效控制对CIMS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在论述:(1)自适应控制在CIMS中的重要性;(2)传统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制造过程控制中的困难与障碍;(3)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和模糊控制理论等在制造过程自适应控制中的应用的基础上,指出神经自适应控制是制造过程自适应控制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构造了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神经优化型自适应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