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犁体曲面几何参数,土垠性质,耕深,耕速等因素,讨论土垠在犁面上的运动,土垠的变形、碎裂,从而以此作为依据设计不同性能要求的犁体,一直为国内外农机工作者的研究对象。但由于土垠性质的复杂多变、农业设计要求的多种多样、因此较合理而可作为设计依据的力学模型尚未见报导。 本课题组,在《犁体曲面参数初估》和孙一源等同志实验测定的基础上,以两片曲面(单叶双曲面和斜螺面)组成的犁体曲面为几何模型,建立了垡沿犁面运动的初步动力  相似文献   

2.
高效节能仿生深松部件的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借助田鼠爪趾弯曲轮廓形状的测定结果,设计、制作了一种仿生弯曲型深松部件,通过室内大型土槽试验测定了其耕作阻力,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仿生深松部件减阻效果明显。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弯曲型深松部件的高效节能改进设计提供了仿生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剩余压紧力条件下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的水压马达配流副的摩擦学性能,选取431不锈钢和碳纤维增强PEEK作为摩擦副配对材料,在保持凹坑面积占有率相同的情况下,设计和制造了三种不同截面且直径分别为0.8 mm、1.0 mm、1.3 mm和1.7 mm的仿生非光滑表面凹坑试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获得了摩擦副摩擦系数、试件摩擦表面微观情况、试件摩擦表面粗糙度分布及磨损量等结果。结果表明,造成配流副磨损的摩擦机理主要有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沟犁磨损;配流副间设计的凹坑型非光滑表面都起到了降低摩擦系数、加快摩擦系统平衡和减少磨损量的作用;开口直径为1.0 mm的圆锥形凹坑能起到更好地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开口直径为1.0 mm的圆锥形凹坑能起到更好地减少磨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设计制造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建立犁体曲面的CAD/CAM系统,采用模拟试验和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的手段,可大大缩短犁体曲面的研制过程,为农机科研工作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唐古特白刺在不同基质中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河沙、耕作土加羊粪按4∶1比例配制、耕作土加锯末按1∶1比例配制和森林土做基质比耕作土的出苗率高,唐古特白刺保存株数均好;河沙基质出苗早,但无后劲,而在混合土中生长后劲足;耕作土加羊粪按4∶1比例配制和耕作土加锯末按1∶1比例配制作基质时唐古特白刺株高最高、主根最长、侧根数最多.  相似文献   

6.
引言犁体曲面的形状对农业耕作质量及农机油耗直接有关。如能掌握各种犁体曲面的形成规律并得出其数学表达式,这对设计和研究犁体是重要的工作。本文先从推导熟地型  相似文献   

7.
使用DrivAer汽车模型来研究仿生非光滑车外后视镜罩减阻降噪机理.风洞试验验证了LES(Large Eddy Simulation)和k-ε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说明车外后视镜会导致空气阻力和空气噪声增加.在DrivAer汽车模型外后视镜罩造型表面应用仿生非光滑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车外后视镜上应用仿生非光滑结构,使整车阻力降低5.9%,侧窗外响度降低19.4%;仿生非光滑结构通过改变边界层流动状态,促使涡垫效应形成,减少来流能量损失,提高流场稳定性,进而对整车气动阻力和噪声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软土微观结构随机几何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微观结构的仿真几何模型是进行软土微观数值模拟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常规土工试验获得的土样孔隙比和各粒组含量百分比,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生成一定数量的随机多边形单元代表软土微观结构中的各类结构单元体和孔隙,然后通过把它们随机分布到给定大小的区域中,建立了软土微观结构的随机几何模型。把上述方法应用到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工程软土土样的微观结构仿真建模中,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几何模型与土样实际微观结构图像具有一定的相似度,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柴油机螺旋进气道表面增加仿生非光滑单元体,运用catia软件和gambit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应用fluent软件和动网格技术对柴油机工作时的瞬态进气过程进行CFD分析;对比分析得出仿生非光滑表面显著提高了进气过程中进气道内气体的流速和质量流率。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软土微观结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的微结构对土的力学行为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珠三角典型的软土进行单向压缩试验,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所得的照片研究软土在不同固结压力条件下的微结构大小、形状、定向性等微结构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结构单元体不断变大,集合体的形状在垂直于压力的方向变长,结构单元体的定向性有所提高但不显著;孔隙分布分维呈下降趋势并逐步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直联式驱动圆盘犁的总体配置及参数选择;推导出其实际耕宽计算方程;并通过对整机的试验研究,提出了ILYZQ-220圆盘犁工作的经济速度和功率分配特点,明确了今后参数优化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翻垡型犁面为基础,依据元线扫描曲面的规律,近似模拟了土壤质点在犁面上的运动轨迹,并通过对土壤质点运动的分析建立了与犁面几何形状、耕速、土壤参数相关的阻力公式。经计算和实测验证,证明该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出不同土壤、耕速、犁面参数的比阻,可作为目标函数进行犁面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制动盘摩擦磨损不均匀易引起制动失效,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基于蝗虫体表因具有非光滑表面结构而表现出的良好耐磨特性,应用SolidWorks三维制图软件建立了不同制动盘表面微结构仿生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对不同表面微结构制动盘在不同初始速度下摩擦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时间及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仿生制动盘表面结构的变化对制动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情况,表明直沟槽表面制动盘的制动性能和耐磨性能相对较好。该研究结果对寻求一种制动性能和耐磨性能良好的仿生制动盘表面优化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综合犁耕和旋耕之优点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耕耘方式———斜置旋耕。研究表明:斜置旋耕碎土质量高于正置旋耕机,功耗低于正置旋耕机。斜置旋耕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旋耕机刀辊与机组前进方向保持为垂直的正置旋耕概念,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牙轮钻头在超深井和大水平井的使用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地层环境复杂化,为了使牙轮钻头有更高的稳定工作性。通过对合金材料表面织构化处理减摩效果的研究,结合鲨鱼皮减阻润滑的优势,针对牙轮钻头薄弱环节滑动轴承摩擦结合面进行了仿生鲨鱼皮织构化处理,基于所选取仿生织构的形貌参数构建滑动轴承流动润滑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获取润滑油的油压分布、承载能力及滑动轴承摩擦力,并探究阶跃冲击载荷下滑动轴承动压油膜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牙轮钻头滑动轴承流体润滑状态下,深径比大于0.3且面积率大于0.25的仿生表面织构对油膜承载力有增强效果;仿生表面织构在较低油膜压力下对油膜摩擦力影响突出,油膜摩擦力提高了14.12%;偏心率越大仿生表面织构对油膜承载力的提升效果越好,在偏心率为0.8时承载力提高效果达到200.45%;同时仿生织构的对滑动轴承流体润滑的轴向稳定性有提升效果。牙轮钻头滑动轴承仿生织构化处理有效地改善了滑动轴承润滑性能。可见,合适的织构尺寸能进一步提高滑动轴承处于流体润滑的适用工况范围,提高牙轮钻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犁耕和旋耕的功耗特点,指出了降低旋耕刀切土功耗的技术途径,并以放射螺线作为刃口线在俯视图中的投影曲线,建立了刃口曲线微分方程式,还讨论了刃口线设计参数取值。所设计的正切刃口曲线将作为曲导线用于构造下切式节能旋耕刀正切刃面。  相似文献   

17.
刨煤机刨刀三向载荷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刨刀是刨煤机直接落煤的工具,其工作载荷是刨头和刨煤机设计的依据,为获得合理的刨刀参数,在确定了刨刀三向载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刨刀三向力计算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分析其三向载荷的特征,研究了刨刀间距、宽度、截深、截角、槽形以及煤质因素对刨刀载荷的影响,得到了刨刀三向载荷特征,为确定刨头的参数和设计高质量刨煤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超疏水表面(superhydrophobic surface)是指水滴静态接触角>150°且滚动角<10°的材料表面,广泛应用于自清洁、防腐蚀、疏水抑冰与船舰减阻等诸多工程领域。基于仿生工程学原理,人们对典型超疏水仿生原型进行广泛研究,以期获取超疏水表面研制的理论基础。从呈现超疏水润湿现象的典型动植物体表入手,综述其表面微形貌结构特征对超疏水润湿特性的影响机制,介绍材料表面超疏水润湿行为量化表征的数学模型;重点关注仿生超疏水表面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传统制备方法与3D打印制备技术,以及超疏水表面制备样件的功效表征;分析指出仿生超疏水表面的低成本、大面积、功效持久性是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研究成果可加深学者对超疏水润湿特性的认知,推动超疏水表面仿生研制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1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方位深松是土壤耕作方式上的一次变革,用以打玻犁底层,使耕作层土壤板碎,恢复土壤结构,消除各类土壤障碍,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形成适宜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体构造,使农作物产量每公顷平均增产1210kg,平均增产率为30%。全方位深松(40~50cm)的深松比阻较铧式犁耕翻比阻减小35%。本文介绍了“1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的技术规格.主要性能特点,工艺过程及松碎土机理,生产试验结果和经济性分析等。  相似文献   

20.
越冬期土壤温度场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测定了越冬期土壤在不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情况,就土壤覆膜、耕作对土壤温度变化之影响作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越冬期土壤温度对冻融土壤的入渗规律的影响提供技术参考,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