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建明 《科技信息》2009,(31):I0376-I0376
目的:了解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病人的有效率。方法:32例重症肌无力病人(伴发胸腺肿瘤者18例)行胸腺切除术,浸润型胸腺肿瘤同时切除扩散的病灶及浸润了的邻近组织,手术前后并同辅助治疗。结果:全组手术疗效满意,无手术死亡。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按Monden标准:缓解14例,改善12例,无变化6例。结论: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和胸腺瘤、胸腺增生密切相关,胸腺切除术已成为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治疗手段。从1985年至1998年期间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22例,手术效果良好,无手术后早期死亡。现就围手术期处理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4例,女18例,年龄5~73岁,20~40岁女性15例,平均年龄34.7岁。病程从2周至10年,2年以内者16例。22例中术前经检查诊断胸腺瘤7例,胸腺增生15例,其中21例有典型肌无力表现,结合肌电图检…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与HLAⅡ类基因关联性在不同人种和民族中具有不同遗传易感性。为探讨中国人重症肌无力(MG)与HLA-DQ分子关联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50例中国正常人及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HLA-DQA1和-DQB1座位的基因型。结果:共检出正常人DQA1等位基因8种,DQB1等位基因10种,重症肌无力患者DQA1等位基因8种,DQB1等位基因9种。结果分析表明DQA1*0501与MG成负相关,DQB1*0302与MG成正相关。从基因水平首次用PCR-RFLP方法得出中国人重症肌无力DQ分子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胸腺肿瘤并发延髓肌重症肌无力的诊治庄耿珍(海南医学院附院胸外科,海口570005)关键词胸腺肿瘤;重症肌无力;诊治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34.5;R746我院从1982~1992年,共收治胸腺肿瘤并发延髓肌重症肌无力5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栾启纲  三城 《科技潮》2012,(7):44-47
眼前的数字令记者始料不及:全国十几亿人口,重症肌无力患者约20余万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医生仅10人左右。而他——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谢琰臣就是这区区10名医生之一。  相似文献   

6.
重症肌无力产生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是神经肌肉接头联接处发生传导障碍所致,因运动神经终极板缺乏乙醯胆碱的合成或储藏,可能是乙醯胆碱及其水解产物(胆碱酯酶)产生异常反应,作用于横纹肌而造成运动障碍;此外,有些学者在重症肌无力病人的血中发现含有类似箭毒的物质,这种物质的存在造成肌肉麻痹;也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是,内分泌代谢的紊乱造成的特殊类型的肌肉机能不良而产生无力;也有的认为由于肌纤维之间有淋巴细胞积聚引起.但从临床的实践及观察来看,大多数学者主张重症肌无力的产生主要是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是常见的前纵隔肿瘤,在临床上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肿瘤胸腺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常有的症状是胸痛、胸闷、咳嗽及前胸部不适。特有的表现是合并某些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等。其首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在未彻底切除及晚期患者的治疗中有意义。总结2010-2017年收治的10例胸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抗体(MuSK-Ab)阳性的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方法 6~8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40只),适应饲养1周后,随机分组后造模。造模第1天在 4个位置(两个后脚和两个肩膀)分别注射免疫抗原(每个部位50 μL,含12.5μg 鼠源肽,CFA完全费氏佐剂);造模第30及50天再次在上述 4个位置(两只后脚和两个肩部)分别注射免疫抗原,第70天后每天对发病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模型成功率50%。评分为1分小鼠1只,2分的3只,3分的5只,4分为1只。结论 制备MuSK-Ab小鼠模型,造模方法可行,有助于对重症肌无力疾病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04月收治的68例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等。在68例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中,急诊手术62例,术后并发症为25例,发生率为40.32%,死亡为10例,死亡率为16.13%;择期手术6例,术后并发症为2例,发生率为33.3%,死亡为1例,死亡率为16.67%;术后总并发症为27例,发生率为39.71%,术后死亡11例,死亡率为16.18%。为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治疗选取适时的手术时机及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还要注意对其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和分析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无力(MG)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CT确诊有胸腺异常的MG病人21例,其中伴胸腺增生者11例,伴胸腺瘤者10例,按Osserman临床分型I型6例,ⅡA型2例,ⅡB型6例Ⅲ型6例,Ⅳ型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者3例,总有效率为90.5%,以I型效果最好,与其他各型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疗效较男性好,30岁以上组和浸润型胸腺瘤及全身型患者术后易复发,结论:胸腺切除术是治疗MG有效的免疫疗法之一,各型均应尽可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APACHEI评分对85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重症腹腔感染病例进行急诊手术危险性分析.结果发现急性生理学指标异常和既往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是死亡危险因素;APACHEI评分能客观反映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重症腹腔感染病例急诊手术危险性,预测手术死亡率,有助于选择手术术式而与并发症发生率不相关.治疗的进步或缺陷亦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64例重症瓣膜病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重症瓣膜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呼吸、循环系统护理,出入量、电解质的监测,抗凝治疗的护理,管道护理,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胡志芳 《甘肃科技》2006,22(6):196-197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影响因素及治疗体会。对于重症胰腺炎的病人,保守治疗无效者,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治,若行手术治疗,立即行术前各种检查,为手术做好一切准备,尽可能为挽救病人的生命提供时间,让他们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 APACHE 连续评分判断重症胰腺炎的严重性、预后和并发症 ,决定重症胰腺炎手术和再次手术时机。方法 :1991年 1月至 1998年 1月治疗重症胰腺炎 2 8例。急诊手术 2 3例 ,其中单次手术13例 ,多次手术 10例 ,非手术 5例。采用 APACHE 连续评分 ,间隔 2 4~ 48小时评分一次。死亡组与非死亡组连续评分比较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连续评分比较 ,单次手术组与多次手术组连续评分比较。结果 :连续评分逐日上升或居高不下是预后恶劣的重要信号 ,连续评分陡升说明发生并发症。结论 :连续 APACHE 评分对于判断重症胰腺炎的严重性和预后优于单次评分。单次评分不能预测并发症的发生 ,而连续评分可从其趋势上预知是否有重大并发症发生 ,并可据此决定手术适应证和再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王伟  项和平  王文斌 《科技信息》2010,(31):412-413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采取保守治疗策略患者的预后,分析预防性抗生素的疗效及感染患者的细菌谱;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降低感染发生率的作用;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25例采取保守治疗,死亡率为8%,全组患者均采用降阶梯抗生素策略,感染者9例,全组患者感染率为30%,白色念珠菌感染1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3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5例,肠内营养组感染率小于肠外营养组(25%vs40%)。采用疏通肠道、负水平衡、血液净化和外科干预4项措施可有效治疗腹腔间室综合征。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实施"个体化治疗"。结论:重症胰腺炎可以采用综合性保守治疗策略,早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及肠内营养非常关键,手术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对收治的胆源性胰腺炎40例,分为重型组和轻型组,对其外科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式及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治愈.结论:①轻症非梗阻型,以非手术治疗为主;②轻症梗阻型,自发病起观察约36h,如梗阻仍未解除需早期手术,如梗阻解除则继续非手术治疗;③重症非梗阻型,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并按胰腺坏死是否并发感染决定其是否手术;④重症梗阻型,宜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及时解除梗阻,如无此条件,应在短期支持治疗后早期手术.非手术治疗中如出现胆囊或胆道化脓性炎症宜早期手术;经非手术治疗渡过急性期的患者,应限期手术解决胆石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分析了24例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情况,其结果表明:胰腺被膜减压、切除明确坏死组织、胆道减压、空肠造口及网膜囊内间隔冲洗对于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肌无力患者处方使用情况,了解治疗肌无力的用药现状并作出相应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知名专家况时祥教授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的门诊肌无力患者中药处方300张,对处方中的患者信息和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肌无力患者主要集中在40~80岁之间,女性高发,处方药以补益类为主。其中,黄芪最为常用。结论:处方分析可为中医药治疗疾病管理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更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对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为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年龄20~70岁,非手术组和手术组各11例,结果显示非手术组11例均痊愈,而手术组4例死亡.提示坏死性胰腺炎能非手术治愈,而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探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他克莫司(FK506)治疗血药质量浓度个体差异与CYP3A5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收集临床确诊的难治性全身型MG患者36例,均为OssennanⅡB或美国MG基金会(MGFA)ⅢB型,口服FK506 1~3 mg·d-1,记录患者体质量、他克莫司使用剂量,LC-MS/MS法检测他克莫司全血质量浓度,并利用PCR-RELP法检测患者CYP3A5·3 A6986G多态性,分析血药质量浓度/剂量比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表明:CYP3A5 基因为AA或AG型患者的血药质量浓度/剂量明显低于GG型((44.56±23.21)/(150.14±123.12),P<0.001).可见,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CYP3A5基因多态性与FK506的血药质量浓度显著相关.根据上述不同患者基因型药物代谢的特点进行剂量调整,或在使用FK506前通过基因型检测更合理地选择患者,有助于提高FK506的临床疗效,减少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