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参照TCP协议软件的设计方法,提出了SCTP协议的软件模型。软件结构确立为模块化结构布局,程序框架采用多进程机制,通过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技术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介绍了绑定模块和合法性校验模块的实现要点以及定时器进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队列调度和队列管理是集成业务中报文处理的2个关键过程,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队列调度的性能提高上,对集成业务中队列管理的研究很少。从报文处理整体性能分析出发,在SPFQ调度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SPFQ调度的队列管理机制PRED。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发现这样一种队列管理一队列调度的组合PRED-SPFQ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报文处理过程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Nucleus Plus操作系统是Accelerated Technology公司推出的操作系统软件,它为程序开发者提供一个实时、抢占、多任务的操作系统环境。它采用了微内核的设计模式,为整个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性能。主要介绍Nucleus Plus微内核的一种基本功能模块——定时器模块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对定时器作原理的深入分析,增加了定时器重新启动、修改定时长度的功能。完善了Nucleus Plus对定时器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许德生  庞伟正 《应用科技》2006,33(12):16-19
针对高速互联网中拥塞控制的问题,在主动队列管理算法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pi-sigma神经网络的动态管理机制.其模型可以方便地在线修正前提参数(隶属函数)和结论参数,适合网络系统拥塞预测和控制.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保证缓存器中队列长度的稳定性,而且在网络突发流量较大时,在短时间间隔内可以使流量的抖动变得平缓,对网络动态的、不精确的、突发性的环境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引入了双队列调度策略(DQS)的思想,建立了多粒度锁的双队列调度模型,设计出该模型的调度算法.通过模拟实验对单队列调度算法和双队列调度算法进行性能评价,从模拟结果中定量分析出在锁请求的到达率较大时,双队列调度算法比单队列调度算法要优越.研究了切换周期、等待队列最大长度、锁请求服务率与调度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非线性规划多目标优化物流成本随机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整个物流链成本进行综合分析,试图建立一种效益与成本、服务质量均衡的多目标优化的物流成本模型,为物流企业实现优化管理提供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7.
根据Lyapunov渐近稳定定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增益自适应Smith预估器的鲁棒主动队列管理(AQM)拥塞控制算法(GAS-PI).该算法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网络控制性能,同时克服了大时滞给队列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GAS-PI算法,对于限制系统振荡超调量的作用非常明显,同时能使网络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及更平稳的队列——在HTTP扰动和负载变动较大的情况下,算法使得缓存队列迅速收敛到稳定值;当网络时延增大时,算法能使网络的动态性能依然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8.
流控制传输协议实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TCP协议软件的设计方法,提出了SCTP协议的软件模型.软件结构确立为模块化结构布局,程序框架采用多进程机制,通过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技术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介绍了绑定模块和合法性校验模块的实现要点以及定时器进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拥塞引起的丢包率高和网络吞吐率过低,从而引起网络能量有效性和服务质量QoS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I主动队列管理模型和量子粒子群(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的拥塞控制方法.首先定义了改进的PI主动队列管理模型,然后为了对PI模型进行优化,采用改进的多种群量子粒子群算法对PI主动队列管理模型中的参数优化,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描述,从而得到优化的PI控制模型.最后定义了多种群量子粒子群算法和PI主动队列模型对网络拥塞进行控制的具体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WSN的拥塞控制,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较低的数据丢包率和较大的网络吞吐率.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时间敏感业务和时间非敏感业务共享系统的一种新的访问控制策略——可变队列长度固定优先级访问控制策略,并且给出了它的抽象模型,以及这一控制策略与该类系统其它控制策略的比较.这种控制策略可用了综合业务数据网等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业务共享信道的通信系统中,以实现特定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多队列单服务台排队系统中的限定式(K=1)服务进行了性能分析,在时间离散的状态下,给出了排队服务系统的平均轮询周期公式,平均排队队长公式和报文平均等待时间公式,最后还给出了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m级门限服务轮询系统,采用嵌入式马尔可夫链理论和多维概率母函数的分析方法对该轮询系统进行了解析,分析了离散时间状态下的m级门限服务轮询系统的平均排队长和平均循环周期特性,并将结果与经典的门限服务轮询系统和完全服务轮询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有意义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一个具有阻行机制的成批到达排队系统GIX/M/1/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个顾客成批到达,到达间隔服从一般分布,服务时间服从指数分布,1个服务台,等待队列长度有限,且具有阻行机制的排队系统GIX/M/1/N;获得了该排队系统在稳态情况下,顾客到达前一瞬间系统中顾客数的概率分布和任意时刻系统中顾客数的概率分布;给出了该排队系统的顾客丢失率、系统利用率、队列长度的均值/方差、平均等待时间等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最后,讨论了该排队系统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在建立大型应用系统时整合多种运行在不同软硬件环境、采用不同实现方式和技术的异构系统。方法 通过将消息队列异步缓存模式的调用特性和Web服务的标准化、跨语言、跨平台的访问特性相结合。结果 通过将两种技术有机的结合,建立了一个灵活而又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分布式系统异步交互的体系架构。以Web senvice技术系统间访问的基础,在系统内部结合消息队列技术进行模块间任务的呼叫和响应,使整个系统间交互具有消息驱动的特点。同时,并不要求系统的两端是用同一种系统平台及同一种消息队列产品。这也使系统架构具有了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建立在绝大多数系统平台上。结论 在建立一个需要整合Internet上多个不同的服务系统的综合网络应用系统的过程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使这些异构系统以最为简洁通用的协议进行交互,其次是使这些Internet上的系统间交互成功高效的执行。Websenrice技术提供了被广泛支持远程方法调用的途径,而消息队列则提供了异步交互的成熟服务,借此整合了Websenrice和消息队列两种技术建立的分布式系统异步交互的体系架构,可以实现多种灵活的系统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满足多业务类型通信业务的要求出发对轮询多址门限服务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支持多业务类型的门限服务轮询多址系统模型,该模型在非对称轮询多址服务机制的基础上减少了服务器查询排队队列的门限判决时刻,在此基础上采用嵌入马尔科夫链和概率母函数的分析方法,得到该模型中各队列平均排队队长以及信息分组发送等待时延的数学解析,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对该理论分析结果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多重工作休假的Geom/Geom/1/N离散时间排队系统。应用矩阵几何解的方法,给出了稳态下顾客数的概率分布,并得到了系统平均队长、平均等待队长以及顾客的消失概率等性能指标。最后通过数值例子分析了系统参数对系统的平均队长和消失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具有不耐烦顾客的M/M/N可修排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有一个修理工的,服务台忙时与闲时故障率不同且有不耐烦顾客出现的M/M/N可修排队系统,给出了有效服务台数的稳态分布,稳态队长的母函数及系统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针对随机早期检测(RED: Random Early Detection)对网络时滞、参数设置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时滞网络的稳定随机早期检测算法(TRED:Time-delay RED)。
引入史密斯预估器,以抑制网络时滞对网络性能的影响;采用瞬时队列长度替代平均队列长度作为拥塞指示,加快系统的响应能力;改进RED算法的丢包概率函数为非线性函数,同时自动调整系统参数,以适应网络环境变化。仿真结果表明,TRED算法能成功补偿网络延时,并在不同的时滞环境、不同程度的拥塞环境中保持稳定的队列长度,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从而保证了良好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9.
蔡启先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4,20(4):289-290,296
在描述移动Agent系统中消息对象和消息队列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流程图说明整个系统中消息机制的实现。消息机制是Agent通讯的主要手段。通讯时Agent传递消息对象,每个Agent还要维护一个消息队列,用于存储接收到的待处理消息。实现消息机制时,系统定义专门的messagethread线程来处理消息,并规定messagethread线程的优先级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主动队列管理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延时反馈系统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延时反馈的AQM策略,评估分析了该策略的稳定性和网络性能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拥塞控制策略对抑制网络拥塞有明显效果,能够显著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