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是个大学生,每逢学校过礼拜或放假,他都得赶到他父亲开设的工厂去上班。他用打工的工资去偿还父母为他垫付的学费和伙食开支。在厂里他跟其他工人一样,排队打卡上下班,月底就凭卡片和车间给他评定的质量分和工件的数量给他结算工资。有一次,他因候车晚点而迟到了两分钟,那月的奖金就扣除了一半。当他终于熬到了大学毕业,他想他可以接管父亲的公司了,可他的父亲不但不让他接管公司,而是对他更加苛刻,就是生活费也得定期向他索要。他终于被父亲逼出了家门。他想去银行贷款做生意,可父亲坚决不给他担保。于是他只得…  相似文献   

2.
做梦寻物     
有一个人,他每天早上很早就要出去挖地,他老婆总是给他送早饭来。一天,到了中午他老婆还没来,他太饿了就跑回去看个究竟。到院门口时听见老婆正跟他的邻居讲母鸡被狗咬死了。于是他急忙跑回地里装睡,当她老婆给他送饭来时他撒谎说:我刚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们家的母鸡被狗咬死了。他老婆被惊呆了说:怎么这么准,我现在给你送来的就是那只母鸡的肉。第二天,他们家的母猪不见了,他老婆叫他赶快做一个梦找一下。  相似文献   

3.
正在小数王国里有一位居民,他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他,就没有小数王国。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小数点。一天,小数点觉得很无聊,就出去溜达溜达。忽然,他发现了一座高塔,于是决定进去瞧瞧。他好不容易到了塔顶。刚想看个究竟,不料脚一滑,竟掉了下去,他一下子失去了知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1的家里。他马上反应过来——他闯入了整数王国。1发现小数点醒了,便对他说:"虽然你我素昧平生,  相似文献   

4.
也频之死     
十号下午,那个送信的看守人来了,他送了一封信给我。我很镇静地接待他,我问也频现在哪里?他说去南京了,我问他带了铺盖没有,他有些狼狈。我说:“请你告诉我真情实况,我老早已经知道了。”他赶忙说。也频走时,他并未值班,他看出了我的神情,他慌忙道:“你歇歇吧!”他不等我给钱就朝外跑,我跟着追他,也追不到了。我回到房后,打开了也频最后给我的一封信。——这封信在后来我被捕时遗  相似文献   

5.
郭倩 《少儿科技》2013,(7):36-37
优优最近不愿意上学了。原因是,他觉得老师和同学们都讨厌他,坐在教室里特别难受。优优原来是班长,后来因为犯了个错误而被老师撤职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老师不再喜欢他了、同学们也都在嘲笑他。前几天,老师又批评他,他辩解了几句,老师说他是在强词夺理。优优觉得委屈,回到家忍不住哭了,可爸妈也没来安慰他。所以,优优彻底不想上学了。优优的表现,反映出他的抗挫折能力太弱。那么,你的抗挫折能力怎样呢?快来测试一下吧。  相似文献   

6.
但是,在奥拉宁堡,神情沮丧的彼得誊写了叶卡特琳娜的使者交给他的逊位书,并签上了名。后来,腓特烈二世说:“象一个被人们打发去睡觉的孩子。”人们让他、他的情妇和侍卫长古多维奇上了一辆马车。抵达彼得霍夫后,他提出要面见女皇。他很可能还想以重叙夫妻旧情来打动她。但她拒绝接见。几名军官拿走了他戴的勋章,卸了他的佩剑,换下他的军服,让他穿上了便服。他哭着听人摆布。尼基塔·帕尼传达女皇的命令说,他从今以后是一名国事犯,在没有确定他的最终住所之前,他将被软禁在离圣彼得堡不远的洛普莎的一所别墅里。彼得心里清楚,所谓最  相似文献   

7.
1878年,云南省江川县赵官村出生了一个叫曲焕章的小男孩。他七岁时就失去了父母。为了活命,他沿街乞讨,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有一天,他又饿又累,突然晕倒在街头。这时,一位赶集的乡村医生给他搭了搭脉,喃喃自语地说:“有救,有救,他是太饿了,饿昏了。”这个好心的医生给他买来饭,喂他吃下,没多久,他就慢慢醒了过来。乡村医生见曲焕章实在可怜,于是就收他为徒弟。  相似文献   

8.
变与不变     
不久前去采访一位农民企业家,我们的谈话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他的创业经历。企业家说,他二十多年的创业经历可以用“变与不变”几个字来概括。二十多年前,这位企业家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村里调整土地的时候,他分到了一块最不肥沃的土地,他尝试着种了好几样庄稼,都没有得到理想的收成。面对贫瘠的土地,他想到了“变”。他四处打听后得知,贫瘠的土地只适合栽种树苗,况且栽种树苗投资少,劳动强度低,于是他一下子购置了上千株树苗,栽到了地里。他盘算着,这些树苗能够给他带来一些收入。然而,三年之后,等他的树苗可以上市的时候,他才知道,他的…  相似文献   

9.
变革,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乔治·伊士曼于一百二十年前创立了柯达公司——他同样清楚他的职责、他的目标以及面临的风险,而且对成功完成使命有绝对的自信。伊士曼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然而他却发明了现代摄影术,他发明了照相机和胶卷。他设计了冲印底片的系统。最重要的是,他简化了照相的过程……简单到连小孩都能拍到完美的照片。  相似文献   

10.
经营梦想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每次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都坐在田边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有人给他往家里邮钱。父亲听了,笑着告诉他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后来他上学了,有一天,他从课本上知道了埃及金字塔的故事,他就对父亲说“:长大了我要去埃及看金字塔。”父亲生气地拍一下他的头,说“:真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你不会去。”十几年后,少年长成了青年,考上大学,毕业后做记者,写文章,写书,平均每年都出几…  相似文献   

11.
梅兰芳学戏     
梅兰芳是中外闻名的艺术家,人们一定以为他小时候非常聪明伶俐,与众不同,其实不然。梅兰芳四岁时就死了父亲,后由姑妈抚养,加上他不大聪明,所以人们对他很冷淡,认为他没有出息。梅兰芳八岁开始学戏,老师到家里教他,四句唱腔,他学了好多天也学不会。老师见他没有前途,没过几天便不教了。第二年,梅兰芳由吴菱仙老师教戏。由于周围的人们都看不起他,不给他好脸儿。他心里很气闷,自己便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戏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为教师是一种资格,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格。这个资格就是美好的德行、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些人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快乐,他会努力为他的学生创造快乐,他的快乐感染了学生。有些人没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一直过得很苦闷,他见不得他的学生“疯疯癫癫”的,他斥责他的学生“活泼有余,严肃不足”,他把痛苦传染给了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直起身子     
从前有一个人,生活快活,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使他感到高兴。就是看一棵小草,他也会喜笑颜开。有一次,他忽然想要弯下腰来看一看他的欢乐还在不在。可是,他刚一弯腰,欢乐就不见了。“怎么会这样呢?”他自问道,“欢乐刚才还在,忽然一下子似乎掉进地缝里去了!”于是,他走遍山川、河谷、森林和田野,去寻找自己的欢乐。人们各种各样的欢乐他看到不少,但就是看不到自己的欢乐。他弯腰曲背,找遍了每一个角落,失去的欢乐还是没有找到。这时,他直起了身子对自己说:“不找了!丢了就丢了,有什么办法呢。难道要弯着腰走一辈子吗?”但是很奇怪,当他刚一直…  相似文献   

14.
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古代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的邻居偷了。他用心现察,觉得邻居走路、说话、神态都像是偷了他的斧子,他肯定邻居就是,J、偷。不久,他在自家地里找到了斧子,再观察邻居,觉得他说话、走路、神态竟全然不像小偷的样子。这位丢斧者为什么会对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作家阿来小说写得很好,他的小说《尘埃落定》能获得茅盾文学奖,足以说明他是称职的作家了。他当编辑也干得不错。他曾向我约稿,使我这个编辑领教过他当编辑的厉害。后来,他当了《科幻世界》杂志的总编辑。他所在的杂志社是一个很企业化的机构,他又兼了广告、发行公司总经理,现在大家都称他为“阿总”。  相似文献   

16.
邵柯  熊淼 《少儿科技》2012,(11):25-26
1.他使电脑简单易用,他把手机变得丰富多彩,他让音乐重新流行起来,他还改变了阅读方式。他用近乎完美的消费电子作品改变了一个时代。他,就是美国伟大的创新家史蒂夫·乔布斯。  相似文献   

17.
丁香花开的季节,程铭转入新的学校。父母把他送到姑姑家,花了大笔的借读费托人送他进了沈阳市最有名的高中。他不想离开家,离开原来的学校。他学习很好,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城重点高中。但父亲希望他能上清华,所以尽全力把他送到省城读书。  相似文献   

18.
刘洋现在的生活很令人艳羡。这个来自陕北农村的汉子,现安家重庆,有个漂亮的老婆和一对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儿子。他说他得感谢直销,是直销让他白手起家,是直销改变了他的命运。10年前,他抓住了直销的机会,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他仍然看好直销,  相似文献   

19.
温情罚款     
有一位警察是位自行车爱好者。一天清早,他在大街上巡逻,突然发现一辆自行车飞速朝他驶来,他下意识地拿出测速仪,开始测定他的速度看有没有违反交通规则。骑自行车的人根本没有发现有人在测他的速度,他在大街上开始加速,车像一匹野马一样,向前冲来。测速仪显示的速度已经超过了限定的速度,他违规了!警察这么一想,觉得不对,天哪!他测的竟然是汽车的速度,也就是说,刚才那个车手的速度超过了汽车。他惊呆了,他有点不相信一个人可以把自行车骑得像汽车一样快。他把那个骑车的人拦住,车手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孩子。警察把测速仪显示的速度告诉他,并…  相似文献   

20.
巍巍伏牛山给予了他强健的躯体,灵秀丹江湖赋予了他无尽的智慧。他孜孜求学,一路艰辛从农村走向都市;他心系家乡,钻研项目从城市回到乡村。他曾经是充满了浪漫色彩的文科高才生,他也正成为具有理性思维的现代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