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大蟾蜍种群年龄组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有关中华大蟾蜍年龄组的划分。共获142只标本(♂88,♀54),于1987年12月至1988年5月采自贵阳市郊。笔者以水晶体干重作为主要指标,将该蟾划分为四个年龄组。  相似文献   

2.
DNA螺旋如何包扎形成染色体,是细胞生物学中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七十年代以后,由于核小体的发现,对染色体一、二级结构已有许多研究.认为染色体一级结构为100(?)的串珠状染色质纤维,100(?)纤维经过螺旋以螺线管的方式形成300(?)纤维.至于300(?)纤维何如形成染色体,即染色体高级结构怎样形成,仍无统一的认识,争论问题之一是染色质300(?)纤维与中期染色体之间,有否直径为0.4μm的中间级构等级,即染色体三级结构.(Bak称之为单位线.)  相似文献   

3.
用立体定位技术,对72只中华大蟾蜍圆核进行阳极电解烧灼损毁,找出圆核三度空间座标,并通电损毁,电流150μA,电压100V,持续时间8s,再采用冰冻切片、亚甲基蓝梁色法将标本制片观察,结果表明:损毁部位准确,损毁直径为0.05mm。用Golgi-Cox浸染法观察中华大蟾蜍圆核神经元细胞形态,发现神经元体有梨形、梭形和星形等3种,其中以梭形为主。神经元体直径在3-10μm不等,以6μm者为多,此外,  相似文献   

4.
中华大蟾蜍对中华稻蝗的捕食功能反应的初步研究魏朝明廉振民(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26岁,助教)中华大蟾蜍是中华稻蝗的主要捕食性天敌之一.以往关于中华大蟾蜍控制中华稻蝗的研究仅处于定性描述阶段.作者于1994年在陕西长...  相似文献   

5.
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空气干燥,Giensa染色等方法,对采自龙海九龙江口北港的中华蜾蠃蜚进行了染色体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蜾嬴蜚的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为n=10;其核型公式为n=6M+1ST+2T。  相似文献   

6.
7.
本研究用空气干燥制片法,以胚胎细胞为材料,对花背蟾蜍和中华大蟾蜍从囊胚期到尾芽期胚胎染色体的组型及其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蟾蜍发育各期的胚胎染色体均与其成体有基本相同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绝对长度由囊胚列原肠晚期逐渐增长,神经胚期开始下降,尾芽期显著缩短。囊胚期染色体数目大多为四倍体。四倍体的出现率随发育时期的进展而逐渐减少,到神经胚期恢复正常。囊胚期分裂相中有额外随体,其出现率在不同染色体及其长、短臂上均无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中华大蟾蜍脾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中华大蟾蜍脾脏的显微与超微结构和某些组织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脾脏的实质已出现白髓和红髓的分化,但两者界限不甚清楚。白髓的网状细胞支架较疏松,网眼中分布着密集的淋巴细胞等。  相似文献   

9.
用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水体染毒和成体体腔染毒,采用寇氏法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蝌蚪(15℃和20℃)和成体(20℃)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其95%可信限范围,并观察了中毒症状.结果表明:在15℃和20℃条件下,三氯杀螨醇对蝌蚪的LC50分别为13.24 mg/L和9.85 mg/L,其95%可信限范围分别为12.30~14.24 mg/L和9.18~10.57 mg/L;20℃时,三氯杀螨醇对雄性成体和雌性成体的LC50分别为114.89 mg/kg和174.14 mg/kg,其95%可信限范围分别为80.00~165.01 mg/kg和121.25~250.11 mg/kg.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两栖类是研究发育、遗传等问题的理想材料。近年来,在研究基因表达、调控中,两栖类又得到广泛的应用(Gurdon, 1971; Brachet, 1974)。为了深入研究两栖类的发育过程,进行两栖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基础工作。关于两栖类的染色体研究,早期主要是以石蜡切片和压片法进行的〔Ting(丁汉波),1939,1950〕。1956年Tjio和Levan将组织培养法用于人类染色体的研究,采用秋水仙素及低渗处理,才首次确认人类染色体数2n=46,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染色体组型研究的精确性。随后,人们也把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11.
脑表达的X连锁基因的克隆、染色体定位和初步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选人18周胎脑cDNA文库,得到一条与Bexl和Bex2在高度同源性的基因,经HUGO/GDB人类基因命名委员会的同意命名为BEX1,Northern杂交发现该基因在脑和胰腺中高表达,在心脏,胎盘,肝脏和肾脏中有较低表达,而在脑和骨骼肌中没有表达,用斯坦福大学G3辐射杂交系将BEX1定位于Xq22上的Marker DXS990和DXS 1059之间,以BEX1作为杂交探针小对小鼠的原位杂交中发现BEX1的小鼠同源基因在小鼠的生精小管中有表达,而在间质组织中没有表达,在成年小鼠(出生10周)中BEX1同源基因在生精小管的外周细胞中表达,在中层细胞(包括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和内层细胞(主要由精子组成)中没有表达,而在6周的处于青春期的小鼠中,BEX1的同源基因在整个生精小管中都有表达,但外层细胞的表达比中层和内层细胞的表达要高得多,而在3周的幼年小鼠中,BEX1的同源基因仅有微量表达,所以BEX1在小鼠中的同源基因在青春期表达上升,生精小管成熟后表达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这提示BEX1基因可能参与精子发生及生精小管发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华大蟾蜍冬眠前后血浆性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华大蟾蜍冬眠前后血浆性激素的变化,其结果如下: 雄性蟾蜍在冬眠前血浆睾酮含量较高;冬眠期血浆睾酮含量最高;而冬眠后血浆睾酮含量显著下降。雌性蟾蜍在冬眠前血浆雌二醇含量高;冬眠期血浆雌二醇含量较高;冬眠后血浆雌二醇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中华大蟾蜍肺毛细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的中华大蟾蜍肺毛细胞管构筑情况,其肺壁被内面的施工网状隔膜分隔成许多小室-肺泡;在网状隔膜,肺泡壁上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相互吻合成单层密集网;肺泡毛细血管网眼多,由五边形的毛细管环构成,毛细血管直径9.53-16.73μm,网眼孔径91.7-25.18μm;在毛细血管铸型上有明显的内皮细胞核的压迹。  相似文献   

14.
15.
本实验对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脊髓灰质神经细胞构筑、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神经出椎管的部位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动物麻醉致死,灌流固定,解剖观察,冰冻切片,中性红染色,光镜观察.结果:①脊髓灰质腹角由大、中、小三种多突起神经元构成.其神经元胞体的直径分别为20μm、11μm和8μm左右;不同脊髓节段中腹角的神经元构成数量和类型不同.脊髓灰质的背角神经元胞体直径多在8μm左右;不同脊髓节段的背角神经元构成在形态和数量上也不同.在2~6脊髓节段偶见中间带神经元,其胞体直径在7μm左右.②对脊髓节段的长度、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神经出椎管的部位及形态、脊神经的背根和腹根的粗细进行了观察.结论:中华大蟾蜍脊神经形态和脊髓灰质神经细胞构筑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核实验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又称彗星实验,SCGE)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 mg/L)的丁草胺溶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丁草胺质量浓度越高,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越显著.经丁草胺溶液处理24 h,蝌蚪红细胞的细胞损伤率及DNA损伤程度(彗星DNA长宽比)出现极显著的提高,并与丁草胺质量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研究表明丁草胺对两栖动物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同时也说明微核实验和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是检测环境污染对两栖动物遗传毒性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华大蟾蜍胚胎在尾茅期孵化,其孵化腺细胞(HGC)是从神经管期的表皮外胚层中分化的,呈大瓶状,主要分布于头的前额部和背中线,少量分布于躯干部的背中线。电镜观察表明,神经管期 HGC 通常是几个相连一起,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内顶区有大量分泌颗粒,次顶区有许多色素颗粒、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泌颗粒是由粗面内质网合成,高尔基体浓缩加工而成。随孵化酶的分泌,HGC 表面逐渐缩小,而微绒毛增长和增密。直至变态前退化的 HGC 尚未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8.
采用HRP顺、逆行束路追踪法,对中华大蟾蜍延髓听觉核团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将HRP分别注入内耳囊和延髓上橄榄核。在同侧第八脑神经和延髓背侧核获得顺行纤维和终末标记;在双侧髓背侧核(对侧为主)获得逆行标记细胞,顺行终末档坊出现在同侧外侧丘系核及中脑半环隆枕主核和对侧上橄榄核。  相似文献   

19.
对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的生殖系统进行了比较解剖观察,结果表明这两种无尾两栖类的生殖系统存在一定差异.中华大蟾蜍的左右输卵管和输精管在末端均有合并现象,然后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通泄殖腔的背壁,雄性蟾蜍具有毕氏器,残存有米勒氏管,雌性蟾蜍有时也存在毕氏器;黑斑蛙的左右输卵管、输精管末端均无合并现象,各自独立开口于泄殖腔,雄雌个体均无毕氏器,雄蛙没有米勒氏管.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两栖类变态过程中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本文利用尾部离体培养、DNA含量分析、组织切片和形态学分析等方法,观察和分析了中华大蟾蜍变态过程中尾部程序性死亡的形态学变化;同时研究了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抑制剂对蝌蚪尾部程序性死亡的影响.发现这一特异性抑制剂明显阻止了中华大蟾蜍变态中尾部的萎缩,表明该酶在其尾部的程序性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发育过程中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