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洋 《小学科技》2013,(10):2-3
人类进入太空以来,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为宇航员们找一个安全可靠的好帮手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目标。于是,越来越多的太空机器人应运而生,它们将和宇航员们一起去探索神秘未知的新领域。机器人医生拯救卫星"病人"在地球的上空,有着上千颗各种用途的人造卫星。这些人造卫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导航仪、天气预报、卫星电话,都离不开它们。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人造卫星。然而,这些人造卫星像我们一样也会"生病",如发生故障,甚至会失控。因此,这些  相似文献   

2.
<正>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你猜,"长征六号"这次将多少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2020颗人造卫星同时上太空人造卫星是人类在太空的"天眼"。气象卫星、通信卫星、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它们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为人类服务。有了它们,人们可以洞悉地球上的许多秘密。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天飞机最近带着一个圆盾型的人造卫星到环绕地球的太空轨道上飞行16天,以便科学家研究如何制造新一代的半导体材料,供发展高科技使用。 这个人造卫星内有“太空真空多晶器材”以及砷、镓等多晶用的材料。宇航员把这个人造卫星放到离航天飞机数十英里以外的太空轨道中自行飞行,然后科学家从地面用遥控的方法,制造半导体薄膜。 科学家相信,在太空的无重力和真空状态下,用多晶造出来的半导体纯度会很高,且质量会很均匀,其导电性可望比在地球上用硅制成的半导体好很多。砷和镓是化学属性与硅相邻的元素,用这种材料做出的半导体所制造的计算机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性能,将比  相似文献   

4.
太空诊所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宇航员进入了太空,工作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前线。然而,太空环境也影响了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导致一些太空疾病出现。为了能及时医治这些疾病,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太空诊所,计划把它安装在永久性空间站内。太空诊所内配有小型现代化诊断器,如X光机、B超机和CT扫描机,可用于对宇航员做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8,(1):78-78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一份太空政策指令.宣布美国宇航员将重返月球并最终前往火星。但特朗普未提及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的时间表。人类上一次踏足月球是在1972年12月11日.阿波罗17号飞船的宇航员登上月球,距今正好45年。  相似文献   

6.
追风人物     
<正>美国"超长待机"女宇航员返回地球9月3日,"联盟"号载人飞船载着美国宇航员佩姬·惠特森等三名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惠特森由此成为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女性。现年57岁的惠特森是最年长的现役女宇航员,原本应于今年6月返回地球。在太空停留半年后,她把握住"联盟"号载人飞船临时多开放一个位置的机会,又在太空中多停留了三个月。截至9月3日,她一共完成三次太空任务,累计在太空停留665天,是在  相似文献   

7.
<正>在电视画面上,许多同学看过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的情景。宇航员们犹如飘在空中的羽毛,又像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飘来飘去,还能直接观赏太空景色。假如我们也能体验一把,那多么过瘾!太空游可以有太空游可以有纯粹从技术角度来说,人类航天技术可以把宇航员送入太空,当然也可以把普通人送入太空。所以,只要你身体健康,听从指挥,到太空旅游并非不可能。  相似文献   

8.
截至一九七七年底,世界各国发射上天的人造卫星已有二千一百六十五颗。其中最重的达几十吨,最轻的还不到一公斤。目前已进入地球轨道的两千多颗人造卫星中,美国占八百四十一颗,苏联占一千一百九十六颗。人造卫星上天后,  相似文献   

9.
头脑体操     
<正>太空漫步对宇航员来说可不是出舱玩玩那么简单。有时候为了20分钟的太空行走,宇航员要花上一年时间进行训练!而且,宇航员每次都是带着任务出舱的。那么,以下几个关于宇航员太空行走的事实,你觉得都是真的吗?1真真假假1、需要出舱行走的美国宇航员在一个大泳池里进行训练,因为漂浮在水中可以模拟太空的失重环境。2、宇航员的背包里有个可以喷射气体的推进器。如果连接宇航员和飞船的绳索断了,只要按下操作手柄,推进器就能让宇航员飞回船舱。  相似文献   

10.
航天技术是一门研究和实现如何进入太空和利用太空的技术.提起航天技术,人们往往容易想到人上月球和对木星、土星等行星的探测,因而认为这是少数宇航员和科学家的事.其实不然!到目前为止,人类航天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不是耗资几百亿美元的登月活动,也不是飞越几十亿公里的深空探星,而是向近地空间发射人造卫星.自1957年以来,世界各国送入太空的人造卫  相似文献   

11.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16,(6):78-79
正在太空度过300多天后,美国宇航员返回地球3月2日,载有三名宇航员的"联盟号TMA-18M"飞船从空间站返回地球。此次返回地球的包括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科尔尼延科与谢尔盖·沃尔科夫。据悉,凯利和米哈伊尔执行了"一年空间站任务"。凯利凭借340天的纪录,成为单次逗留太空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  相似文献   

12.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颗“小星”在天空不过逗留了92天,但它却“推动”了整个地球,推动了各国发展空间技术的步伐。1958年1月31日,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升空。此后,法国、日本、中国和英国等纷纷发射各自的卫星。据统计,现在人类已研制和发射了各种人造卫星4800多颗,人们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开发太空高远位置资源。显而易见,用人造卫星观测天体能不受大气层的阻挡,接收来自天体的全部电磁波辐射,实现全波段天文观测。人造卫星的飞行速度快,一天能绕地球飞行…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进入太空,宇航服必不可少。它不仅是纺织工业和服装工业高科技、高技术的象征,而且被称为太空生命的“保护神”。宇航服造价昂贵。1983年4月,美国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拴绳索离开航天飞机时,他们身上穿的“脐带式宇航服”,造价210万美元。俄罗斯“和平”空间站里宇航员穿的宇航服,造价300万美元。美国宇航员不拴绳索在太空行走时所穿的背包式宇航服,造价750万美元。宇航服具有保护太空生命的一些特殊功能。——防止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侵害。在地球上,人体受到的安全辐射剂量,30年中只有5拉德;而在太空中,一次大的太阳耀斑就可产生高达1000拉德的辐射剂量,宇航员一旦暴露在如此强烈的辐射之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媒体年在美国116名现役宇航员中,只有53人上过太空,其他63人则一直呆在地面上“干杂活”。如果想让这63人每人轮到一次上太空的机会,需要等到2010年。  相似文献   

15.
天文馆     
正白矮星撕裂行星天文学家找到的最新证据表明,有一颗白矮星可能已经摧毁了一颗位于银河系边缘的行星。尽管白矮星通常跟地球差不多大,却包含了原始恒星几乎所有的物质,所以表面引力比太阳大10000倍以上!可谓"星不可貌相"。NASA的双胞胎任务2015年,宇航员史考特·凯利自愿前往太空,为NASA执行为期一年的特殊任务,而他的同卵双胞胎兄弟马克是位退役宇航员,已经一年没有上太空了。他们的DNA组成相同,能让科学家清晰地比对出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美】《科学美国人》2017年11月额外携带的每盎司物品都可能加重太空旅行所搭乘火箭的负担,同时某些关键的食品可能无法在美国宇航局计划开展的火星之旅中长期保存。但科学家们正以创新方式改进太空船中物品储存的效率,包括循环使用宇航员的尿液和呼气。宇航员太空之旅时间越长,其产生的废弃物也将越多。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合成生物学家马克·布伦纳及其团队的研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1998,(2)
打从"盘古开天"以来,我们的老祖宗对于升天飞行、尤其是到其他星球去旅游或探奇揽胜,都看作是白天做梦——不可恩议的事情,最多只能编造一些神话故事,不过聊以自慰罢了。可如今,人类这一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不仅早已有飞机上天,人造卫星升空,而且载人宇宙飞船已在太空邀游,登上月球,并向其他更遥远的星球进发。更令人兴奋的是,人类移居太空外星球的日子将为期不远!然而,目前宇航员、特别是将来地球移民所需要的食物首先要得到解决,因为倘若全都生活用品和食物都依赖地球供给,耗资巨大不说,其数量和保鲜问题就受到严重制约。要是能在太空轨道站"开垦"菜地,种上各种日常必需的蔬菜,那么宇航员乃至移民们的健康便有了保障,而不像现在宇航员光靠吃从地球上带去的食品罐  相似文献   

18.
国际空间站俄罗斯籍宇航员18Et“太空行走”期间徒手把一颗仅重1公斤的迷你卫星送入太空。宇航员奥列格·阿尔捷米耶夫和亚历山大·斯克沃尔佐夫格林尼治时间18日14时(北京时间22时)许走出空间站,开始5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执行包括“放卫星”、太空生物学实验等空间任务。  相似文献   

19.
 自1957 年前苏联发射第1 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进入太空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从最初的发射人造卫星发展到今天的空间站建造天地往返飞行月球及行星探测等,航天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航天器越来越大型化,国际空间站的长度达到了110 m,总质量超过400 t,其上共有8 个大型太阳电池阵,每个长度达到34 m;美国的地球三维地形观测任务从航天飞机上伸展出60 m 的支撑臂来支撑雷达天线,通过雷达干涉成像获得了精确的三维地形;卫星的星载雷达天线的尺寸也越来越大,为了接收到几万千米以外的雷达信号,往往需要雷达天线的口径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美国因拥有星载大口径天线技术而使其卫星通信导航太空侦查技术处于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20.
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他们吃些什么东西呢?他们怎么进行娱乐活动呢?小朋友们一定很想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个太空生活大揭秘。吃什么? 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能吃到大部分地面上的美食,像火腿、炒鸡蛋、煎牛排。在飞行前8个月,宇航员们会品尝每一种太空食品,并选定自己想吃的,经太空营养专家审定后,交给食品厂加工、包装和贮存。在航天飞机上,每个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