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     
<正>7月11日,中国自主建造的专业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长兴岛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雪龙2"号交付后,将开展船载科考设备调试等工作,计划今年下半年与"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共同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开启我国"双龙探极"格局。  相似文献   

2.
<正>7月20日,我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起航,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这是我国首次环北冰洋考察,也是"雪龙"号首次试航北极西北航道。作为中国首次执行北极业务化观测任务。在本次考察中,中国北极考察队将首次实施环北冰洋考察,同时,"雪龙"号将首次试航北极西北航道。此次极地考察以"雪龙"号为平台,将开展北极航道综合调查、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水文、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微塑料和海洋垃圾等污染物调查等考察工作,在白令海、  相似文献   

3.
正"雪龙"号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航行的船只,为尽快救援俄罗斯科考船,"雪龙"号选择了一条陌生的海路,进入更加陌生的海域,展开了一次置自己于险地的任务100年前,南极探险先驱斯科特丧生极地前,在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说:"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如果你能理解斯科特的大无畏,也就能理解"雪龙"号的冒险救援。"雪龙"号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航行的船只,破冰能力属最低级。为尽快救援俄罗斯科考船,"雪龙"号选择了一条陌生的海路,进入更加陌生的海域,展开了一次置自己于险地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南极科考队刷新海上最南科考纪录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号科考船日前行驶到南纬78°41′罗斯海水域。这是"雪龙"号在南半球到达的最高纬度,也刷新了全球科学考察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纪录。图为2017年2月1日,科考队员、船长和驾驶员等在"雪龙"号顶层甲板合影留念。舷窗玻璃上写有船舶停泊位置纬度,远处可见罗斯冰架。  相似文献   

5.
<正>4月11日,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返回上海,结束了历时161天的科考旅程"。雪龙"号本航次安全航行3.1万海里,在罗斯海鲸湾水域雪龙船抵达最南纬度78°41′,刷新了全球科考船舶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端纪录,获取了大量航海数据和资料,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外刊概要     
<正>从天而降的俄罗斯人Dmitri Kamyshev(资深记者)5月5日上午,"莫斯科大学"号油轮在亚丁湾被索马里海盗劫持,事发时该油轮正由苏丹开往中国。遭遇海盗后,船员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号并躲进船舱安全室。俄罗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大型反潜驱逐舰接到信号后迅速赶往事发海域。5月6日凌晨,经过22分钟的激战,俄海军成功  相似文献   

7.
远征北极     
从上海踏上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又从"雪龙"号投入祖国的怀抱,一个来回,71个日日夜夜,航程13210海里。这期间,考察队员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是《九月九的酒》。粗犷铿锵的歌词,表达了队员的心声。今天,9月9日,考察队员们终于到家了。然而,你可知道,在远征北极的日子里,他们走啊走,走过了多少艰难,走过了多少险阻,走过了多少曲折……  相似文献   

8.
图说直销     
正安利护驾中国第六次北极科考队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起程,奔赴北极。安利12款家庭护理、个人护理产品因符合极其严格的"南极条约",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独家专用产品",伴随考察队员一起飘洋过海前往北极。  相似文献   

9.
吴凡 《华东科技》2010,(5):75-75
<正>2010年4月10日,历经182天风雪洗礼、3.2万余海里的冰雪考验,"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满载着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顺利泊岸,安全返回位于上海浦东曹路镇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相似文献   

10.
“雷龙”号舰载直升机失事 1 12日,“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一架舰栽直升机完成科考任务从“雪龙”号返回驻地时失事坠海。4住机组人员中3人获救,1人失踪。截至15日,失事飞机的舱音记录器已找到,失踪人员尚在寻找。  相似文献   

11.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5-04-01至2015-04-15)1中国南极科考队凯旋[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10日,历时163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于2014年10月30日从上海起航,经由澳大利亚霍巴特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此后经由南极罗  相似文献   

12.
视点     
《科技潮》2007,(12):6-7
“嫦娥一号”首幅月面图像公布;两星系挽臂旋转 演绎“太空华尔兹”;月亮女神发回新照 蓝色地球浮出月平线;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三号”;我国建成第一个海岸带地貌国家地质公园;“雪龙”号开始第24次南极科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1月12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登上了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98m的冰穹A。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登顶"。2007年12月11日,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向"雪龙号"提供一条可行的卸货用航行水道,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破冰船"雪龙2号"急需在南极大陆的中山站前沿复杂的固定冰中制订一条破冰路线.在"雪龙号"过去多年积累数据和经验基础之上,通过详细分析破冰水域的航行环境、固定冰区当年冰情、最新气象辅助资料以及可用的先进设备,制订一条破冰计划路线.采用首尾破冰、进退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2日,"雪龙2号"从上海起航,前往地球的最北穹顶开展高纬度冰区地球物理探测作业,在此之前,东经90°以东区域的探测仍是一片空白.尽管国外科学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留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作为本次科考的首席科学家助理,丁巍伟与其他12名来自海洋二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征战北极.  相似文献   

16.
“报告,海上传来求救信号,请求紧急救援!” 作为指挥官,接到这样的求救信号,你还犹豫什么?赶紧合理部署你的部队,速速赶去营救吧!  相似文献   

17.
杨晋 《世界知识》2014,(15):74-74
<正>最近,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竖版《世界地图》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与横版相比,竖版地图把北美洲从过去的右边挪到了亚洲的正上方,把南美洲移到了地图的左下方,而世界的中心也不再是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而是印度洋的正中间,南极洲也远没有横版地图上显示的那么大。那么从"竖过来的世界"中我们能解读出什么呢?首先,世界观的改变。竖版《世界地图》把海洋摆在了中心位置,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海洋和世界的关系。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09年10月,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时,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了"雪龙"号科考船行进的路线图。由于当时采  相似文献   

18.
周海鹰 《今日科技》2011,(12):29-29
车辆遭遇劫持,司机只要按动隐蔽于车辆内的紧急按钮,汽车尾灯便能呈现出SOS国际通用求救信号……在12月7日浙江天台县第三届科技人才周暨"天台山"杯中国汽车用品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这款由高校学生设计的创意产品获得了好评。又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1999,(7)
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于6月18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首次由政府部门直接组织的北极科学考察将在7-9月间进行。7月1日,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土地资源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局等部门的近50名科技人员和20多名新闻记者将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奔赴北极。IBM 公司为首次远征北极的"雪龙"号的局域网建设和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提供了价值40余万元人民币的计算机设备。这是继1998年12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和1999年4月南极考察等活动后又一次得到 IBM 公司支持中国科学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20.
重返地球     
<正>谁都搞不清宇宙飞船出了什么毛病,仪器显示的数据都很正常,但是飞船在接近一个不知名的行星时莫名其妙地减速了。此时,飞船正缓慢地往这个行星降落。它有大片大片的蔚蓝色区域,很像地球,离地球十分遥远。"我们可以在这个行星上检查一下飞船。"指令长说。"我们边降落边注意观察,万一有情况就发求救信号。"领航员表示赞同。学者没说话,他一向沉默寡言。飞船降落在绿色的草地上,右面有一条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