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大力推进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物流集群与群外环境的协同创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运用CAS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对物流集群企业与群外环境的协同创新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并对物流集群创新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科技》2020,(3):1-11
复杂的市场环境促使集群企业通过开展外部性的创新合作来提高技术竞争能力,而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合作形式。具有分工式生产和集聚式创新特点的产业集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了实现的条件。首先,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演进过程。然后,结合"集群环境"概念的提出,对集群环境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运行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结构。接着,结合学术界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本质是知识协同和知识增值过程的论断,提出了集群环境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解释。最后,构建了理论模型,并对集群环境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集群行动者之间非线性的、具有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过程。集群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形成网络竞合关系,实现集群租金收益的动态均衡。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协同绩效促进集群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公共政策应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市场运行环境、创新网络、对等与信任机制和外部支撑体系方面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4.
创新集群的产生条件可以归纳为四点:邻近的地理条件、成熟的产业集群、丰富的创新资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影响创新集群产生和演变的因素可以分为动力、学习和激励三个方面。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机制相互融合组成创新集群演变的动力机制,其作用使得创新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组成创新集群演变的学习机制;企业创新对外部知识技术的需求、创新集群演变对成果转化的需求以及中介机构为协同合作提供的信任资本组成了创新集群演变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科学管理研究》2016,(6):89-92
创新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中国的产业集群面对着逐底竞争和集群转移的发展困境,在知识经济时代,集群企业去地方化的理想目标地是创新集群。集群企业去地方化进程的主要动因是获取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升级、协同创新、获取丰富的创业资源等。研究结果显示:低品质集群企业去地方化的主要目的是追寻优质创新资源;高品质集群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寻优质创业资源。  相似文献   

6.
对创新的促进被认为是企业集群这种独特产业组织形式的重要优势,但少有文献关注集群内部不同主体间的创新集成问题。首先通过阐述产品创新系统化理论逻辑入手,指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集群整体资源的整合能力与协同创新;其次构建了集群协同产品创新集成实现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知识网络构成、过程协调和学习实现机制;最后提出基于价值创造知识网络和集群学习机制的模块化集群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灰色层次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对产业集群创新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影响因素多是灰色、模糊、难以量化的技术经济特征,应用AHP和适用于机制复杂难以从定量角度建立精确模型的系统研究的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灰色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得出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综合评价值.为政府、企业及相关组织采取相应创新战略,改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提供依据.最后用实例分析对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微观主体,但集群企业的创新行为并不独立,受制于其他关联企业。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对集群内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研究表明: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演化结果最终趋向于协同创新和都不创新两种稳定状态,这一过程中创新回报率的大小、创新投入的高低、协同效应的大小及不创新面临的损失等因素变动时会改变趋向于每种均衡状态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集群技术的协同创造是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和技术能级的关键,基于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协同性的分析,认为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过程。从集群创新活动由点(企业)及线(关联企业链条)到面(集群整体)的过程出发,阐述了技术创新的协同过程。并从沟通、选择、学习和搜寻四个方面分析了集群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区域文化对当地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选择了影响集群创新绩效的2个重要构念"集群内学习和集群外学习"作为中介变量,来解析文化嵌入与集群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关系。首先采用最优控制模型对文化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解释,然后采用多层回归分析对机理分析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集群内学习和集群外学习均对集群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而文化嵌入程度对集群内学习和集群外学习的影响则是截然相反的,最终导致文化嵌入深度对集群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指出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该实现文化嵌入与集群发展阶段的协同演进,适时地实现集群内学习和集群外学习的平衡和转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确定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及培育创新主体所需要的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一命题进行验证,并建立技术创新主体培育模型。结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模型应以自主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对外技术合作为重要方式,以外部环境为支撑。结论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需要良好的企业环境、合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多变的企业外部生态环境,企业如何产生、保持抑或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集成创新能力这一不容置疑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重点考察了市场结构要素、企业组织结构特性以及国家制度设计要素,并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所产生的效应,为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是通过组织网络来为在孵企业提供支持的,因此,基于组织网络角度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网络主体功能、外部创新驱动机制等的研究,近年来备受重视.认为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功能,初创的科技企业能够更加容易地构建创业网络,其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相关企业、金融机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机构.基于这些网络主体构成的创业网络则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形成一个从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到机会支持的三大机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科技企业外部创新驱动机制,从新创科技企业外部寻求驱动其创新的因素.并最终结合企业自身的内部创新驱动机制进行技术创新,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使其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政府技术创新激励政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政府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提高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引导企业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快科研成果的普及.政府在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制定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实行分类激励,把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政府还要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健全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加快科技立法,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构建技术创新的人才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金融化战略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但是也有可能会挤占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资金,金融化如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2009-2018年我国高科技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金融化、金融背景高管以及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高新技术企业当年以及未来的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而金融背景高管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当年以及未来的技术创新水平则呈现显著负相关;更进一步的,企业金融化与金融背景的高管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未来的技术创新水平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有效选择企业经营战略,选拔任用高层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为背景,讨论两种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问题.一种是市场上存在少数领先企业的情况,另一种是市场上存在数量众多的实力相当的企业.将利用经济博弈理论来讨论这两种情况下,企业由于在市场上所处地位的不同和实力上的差距,会做出何种战略选择,以及为了达到某种均衡解,需要采取何种外在人为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等外部环境的改善问题与民营经济内部所面临的制度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微企业是国家双创战略的主体,是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针对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初期缺少针对整个创新创业过程、对资源和环境要素的理解,本文以丹麦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全过程为例,概括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过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和帮助创业者了解创新创业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