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的伤害令世人震惊和悲痛,灾难讯息传遍全球,刺痛着每个人的心。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令人钦佩和感动。人民军队的快速集结和有效救助,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一举一动,让世人为之惊叹!  相似文献   

2.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开展灾害评估工作,组织地震科学考察和研究,为抗震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专家委员会由跨部门、多学科、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科技部在认真分析四川地震灾情基础上,针对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迫切需要,组织多学科专家认真筛选了适合灾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应急技术和产品,分别从农村民居技术、饮水应急实用技术、灾后重建技术等方面编写了抗震救灾应急适用技术和产品手册,现将其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给灾区同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同时也震撼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失去亲人的痛苦是真实的,灾难造成的各种巨大破坏也是真实的,真实得叫人不能接受。但是,面对接连不断的余震,面对庞大的救援任务,面对潜在的次生危害,面对失去至亲的长久痛苦,面对更为繁重的灾后重建,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因为,战胜灾难是我们的唯一选择,用科学抗震救灾是我们的明智选择。本刊编辑部与《科学时报》浙江记者站根据《科学时报》上的报道特别摘编了《科学抗震救灾院士奋战在前》这篇特稿,以告慰灾区罹难同胞的在天之灵,同时向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破坏性最严重的8级地震。汶川以及周边县市受灾十分严重。地震的消息传来,教育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高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不仅捐款、捐物,为抗震救灾提供物质支援,更以百倍的热情,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抗震救灾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援,谱写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光辉篇章。本期“特别关注”选登了部分院校抗震救灾记实文章,展示高校在这场伟大战斗中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5月20日,科技部召开全国科技系统抗震救灾视频会议,进一步部署科技抗震救灾工作。科技部部长万钢做了重要讲话,党组书记李学勇主持会议并提出要求。 万钢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赴一线指挥,  相似文献   

7.
5月中旬至7月10日,先后有156人、181人次奔赴四川地震灾区第一线,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各类专业技术服务。这是同济大学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当中,前往地震灾区第一线的同济大学师生的人次,较之统计数据肯定还要多出许多。  相似文献   

8.
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大地震,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数万人瞬间被夺去生命,数百万人瞬间无家可归.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大家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爱心涌动.在中华民族的这次大灾难面前,我们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凝聚,中华民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伟大民族精神凝成了无比可贵的抗震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9.
川西藏区自古多地震。近代以来,频繁的地震灾害给川西藏区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文章试对近代川西藏区地震概况及当时满清和民国政府抗震救灾的措施作一初探,为近代民族地区社会史和灾害史研究增添新的视角和内容,为当下灾害应对和灾后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对人类文明来说,很少有灾难会像大地震那样具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面对5·12汶川地震,我们能为抗震救灾做些什么?本期本栏目发表了3位科技工作者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距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两个多月。两个月来,科技界和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全力投入科技抗震救灾,大批专家义无返顾奔赴一线,大量先进技术运用于治病救命和防控次生灾害,充分凸现了现代科技的作用。下一阶段,如何重建灾区已经成为抗震救灾的焦点,国务院专题讨论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2.
5月12日汶川地震,中国人民取得了抗震救灾的决定性胜利,胜利之余,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民了解的相关信息有多少?公众对信息了解的深度、广度与媒体和政府密切相关。本文旨在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协调媒体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以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电信浙江公司迅速行动,采取多项措施,集聚多种资源,全力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全省各地114号码百事通就像一座座空中桥梁,依托中国电信强大的网络优势和综合信息运营转型成果,连接灾区,将川浙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综合信息运营中心就是全省114团队中的典型代表。近日,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相似文献   

14.
谁是最可爱的人?大灾大难为我们给出了最贴切的答案——我们的军警兄弟。无论是雪灾、水灾还是地震,人民哪里有困难,人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攻无不克的军警兄弟那高大的身影!军警是国家的保障,更是人民的靠山。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的日夜里,每一张无言的面孔后面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冲锋陷阵的身影都是令人难忘的英雄……  相似文献   

15.
日前,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带领科技部抗震救灾工作小组赴四川察看灾情,了解科技需求,研究指导科技抗震救灾工作。李学勇强调,科技系统要急灾区所急,解灾区所需,充分发挥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要根据四川提出的需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雷武奎 《甘肃科技》2009,25(14):23-24,55
介绍了陇南地区抗震救灾影像图制作先期工作——空三加密的方案及实施过程,本次加密工作是国家测绘局在非常时期提出的打破常规作业,及时提供抗震救灾所需的影像图。在任务紧迫,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料做好空三加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5):F0002-F0002
值此“5.12”汶川大地震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院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编写、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汶川大地震与科技救灾——中国科学院“创新为民科技救灾行动”纪实》一书,再现了科学院人在“5.12”抗震救灾斗争中的真实足迹。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从2008年5月16日开始推出“抗震救灾特刊”,对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这一重大自然灾难进行集中报道。试从报道内容、报道策略、新闻图片的角度对”抗震救灾特刊”进行分析,并对该特刊的报道特点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9.
日前,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抗震救灾公共卫生实用技术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主要是针对地震以后可能发生的急性和突发疾病,提出防疫的技术和相应对策。针对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虫媒传染病、皮肤病、食源性疾病等方面共30种传染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陈开和 《世界知识》2008,(13):54-56
1976年,我国唐山发生大地震,我们拒绝任何国际援助。更不许国际媒体深入灾区自由采访报道。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这三级新闻发布体系,以及中央和四川的主要媒体,都连续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的最新信息。透明的信息发布,不仅杜绝了各种流言,也大大凝聚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共同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