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梁漱溟在上世纪30年代以其乡村建设理论指导开展了一场当时轰动一时的乡村建设运动,并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山东邹平、济宁开辟乡村建设实验区,历时7年,进行了乡村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动当时的农村改革、社会改革起了一定作用。虽然囿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这场改革运动失败了,但其思路和措施仍不失历史的进步意义,对当前中国小康社会建设也不乏启迪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基益 《科技信息》2011,(20):53-53
刘百川(1903-1971),曾用名刘于左,江苏滨海县人,1926年毕业于江苏省省立第八师范学校(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初等教育、农村教育、教育学原理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著作等身。三十年代,刘百川先生主持了镇江大港乡村教育实验区实验工作,成绩斐然,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是当时乡村运动有影响的七家代表之一。研究刘百川先生的乡村教育实践和理论对当下的"三农"问题和农村教育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一、刘百川的乡村教育实践(一)乡村教育实践简介20世纪3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陷入崩溃的境地",复兴农村"、"救济农村"的呼声鹊起。探究农村社会衰落的根本原因,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是由于农民智识能力的薄弱,而农民智识能力的薄弱,又是由于农村教育的缺乏,因此农村教育问题成了中国当时很迫切的一个问题。围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3,(12):28-30
桐乡市在2001年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6年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几年来,桐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坚持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等方面制订了《桐乡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5~2010年)》。  相似文献   

4.
美好乡村建设的群众满意度直接影响效果评判和政策实施。根据美好乡村实际情况,建立群众满意度ACSI模型,设立四级测评指标体系。调查数据总体显示:美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得分为80.75,表现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化硬件建设等外在方面群众满意度较高,农村经济产业、教育发展等深层方面群众满意度不高。结合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思考其深层原因,启示美好乡村后续建设。  相似文献   

5.
龚财枝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4):132-134,138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教育运动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次可贵的探索,是把中国农村融入现代化轨道的一次伟大的尝试.黄炎培、陶行知是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在从事乡村教育的目的、手段、理念及思想认识等方面有同有异,其经验和教训为今天从事乡村教育改革的人们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智慧农业是农业农村从数字化阶段向智能化阶段发展的更高级形式,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促进农业、农村数字经济转型,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借助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5.7.R5对2000~2021年期间我国智慧农业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定量分析,分析其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以知识图谱的形式清晰直观展现给读者。分析表明,自2015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迅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旨,聚焦数字化驱动数字乡村建设,持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本研究在新兴农业科技应用、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要素驱动智慧农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智慧农业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银行具有金融的合作性、契约性、内生性、公益性等特点,我国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小额贷款。文章通过总结世界各国乡村银行的经验,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条件,分析了乡村银行的运行特点,揭示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障碍,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路径,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为乡村银行创造了发展机遇,要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创新农村特色的贷款管理和服务方式,切实发挥好其特殊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22日,在天津市大港区举行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授牌仪式.大港区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和石化工业基地之一,以石油开采、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体产业,以效益型、城郊型农业为基础,城乡一体的新兴城市.1995年创建实验区,始终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在城市基础建设、环境保护、海水利用、农村小城镇建设、文化教育、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取得成效,走在全市的前面,成为我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乡风文明作为总要求之一,体现了对农村文化的重视。在乡村振兴视野下着眼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合理利用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并发挥其积极功能。本文以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为例,重点从挖掘与整理优秀民俗文化、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等方面推进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断增强乡村民俗文化的活力,以乡村文化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步伐。关系到乡村民众的物资生活,文化建设,和谐乡村环境的建立。乡经济管理站肩负着对集体经济发展,管理,协调,理顺的具体工作任务。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浅谈经济管理站在乡村集体经济管理及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特种教育自1933年在江西创制并推行,作为国民党在“收复区”推行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发展乡村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国家意识及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最终目的是要民众对国民党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同。特种教育既是乡村教育运动,又是国民党在“收复区”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而后者显得更突出、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美丽乡村能否建成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从指导方针、思想观念、具体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春水 《奇闻怪事》2009,(10):102-102
通过对南昌地区贫困乡村农村小学师资情况的调研,促进有关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更加重视贫困乡村农村小学师资的建设,并提出贫困乡村农村小学师资队伍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河南省农村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前,总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河南农村的主流文化。但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发展的同时,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也在河南省农村同时存在,表现为落后、腐朽文化对农民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势头增强,农村宗族文化死灰复燃,宗教势力对乡村治理网络形成冲击。这些都对乡村治理构成挑战。必须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拓展农村文化市场以及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等途径,消除河南农村存在的不健康文化现象,促进河南省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培养农业双创人才是农业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在分析总结农业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现状的基础上,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从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科技含量、开设田间地头课堂、组建双创教师队伍、打造双创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提高双创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乡村建设对双创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验促进了当时的乡村建设和发展,他提出的强调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必须时刻保持与广大衣民的密切联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振兴农业来带动工业的发展、重视农民道德伦理建设等观点对当前推行的“三支一扶”计划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新型城镇化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持,乡村振兴能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内核驱动力。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农村人口加速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农村产业基础薄弱等。应从城乡融合发展的高度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建设,消除城乡融合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障碍,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祥云、弥渡县部分乡村小学为调查对象,发现滇西乡村小学存在师资队伍、教育设施、教育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典型问题急待解决。为此,从课程开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的增添与使用、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教育部门领导的培训与管理、地方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滇西乡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社会,乡村教育与地方社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新式教育在课程、教法、师资等方面与乡土社会产生种种不适应和冲突,国民教育取代家族私塾,新式教师取代塾师,失去了乡土的滋养的乡村教师,身在农村却背离农村,乡村教师社会功能的弱化,缺乏与农村社会生活应有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书屋承担着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和文明共享的社会职责,在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显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家书屋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书屋使用率有待提高、藏书结构不尽合理、数字阅读对农家书屋造成严重冲击。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有必要从农民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农家书屋的服务质量,创新农家书屋的服务职能,拓展农家书屋的资源渠道,以助推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