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春宴》表现的安妮宝贝式的小资文学的精神内核是当下时代与消费社会的合谋,其时代局外人姿态恰恰深深融入时代意识形态建构之中。而物质性细节刻意营造的情调传达出的准意识形态,是作家在严峻现实面前对意识形态的物质性建构,是对一代人生活经验的简化。读者被其营造的虚假景观控制并导致主体的内部殖民化,主体革命潜能与反抗资本异化可能性的丧失。《春宴》预示了小资文学贫乏时代已来临。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布伊尔认为,有关环境污染的话题即"有毒话语"(toxic discourse)是文学的警示录,它表达了人们对环境恶化的焦虑。这些"生态预警作品"将文学文本与人们的生存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他们不仅传达和构建了一种生态美学和价值观,同时也担负起了树立读者环保意识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刘宏志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2):53-55,66
文革文学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意识形态化理念是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涉及到的实际的政治斗争也多是围绕打倒走资派而展开,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显然是一个矛盾。考察这些小说文本,我们发现,对走资派的打倒实际蕴含了当时政府鲜明的反西方立场,同时,它也是当时社会劣势成员怨恨情绪的表达和争夺社会权力时依据的意识形态符号。  相似文献   

4.
革命话语形态下,《解放日报》副刊作为传播媒介,不断调适自身并致力于实现受众完成政治启蒙、思想启蒙和科学启蒙的时代任务。丁玲任主编时期,《解放日报·文艺》在一定程度上使延安成为知识分子众声高唱的“公共领域”,带动了延安地区文学艺术的繁荣。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因政治形势和战时条件的影响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解放日报·文艺》专栏的发展轨迹不仅反映出党的文艺政策对文学发展走向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延安文学的面貌特征。  相似文献   

5.
1930年代茅盾在《文学》上发表了大量的关涉"五四"作家的批评,为批判继承"五四"传统及推动"五四"作家的经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茅盾还敏锐地发现了部分"五四"作家在1930年代开始的新的转变,对此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揭示,这对于当时乃至后来人们对"五四"作家的评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伤痕文学"话语言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文学体制是影响较大的制约因素。论文通过分析文学体制场内的文学政策、文学出版、文学批评和文学评奖等各个子场域对文学创作场的规训,进而考察"伤痕文学"话语言说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将照片和影像资料作为回忆的叙事代码,“超个人”地撰写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集体记忆。作家把自己看作一个民族志的样本,站在社会结构层面去探索历史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影响。这部“社会自传”是安妮·埃尔诺对自己进行民族志研究的成果,也实现了文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中的"第三类语言"指的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所采用的一种介于源语和译语之间独特的翻译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再拘泥于规范化的语言来重新表达原作的意义和内容,而是通过对译语的革新来尽可能传达原作所体现的语言文化差异性。本文试图通过《围城》英译本的实例,来探讨文学翻译中的"第三类语言"。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中共进驻陕北延安后,知识分子荟萃的延安形成一股带有强烈启蒙意识、民族自我批判精神和干预现实生活的文学思潮。文艺整风后,延安文人从肉体到精神都被结合进"体制"内,成为建构中共意识形态的"齿轮和螺丝钉"。作家莫耶及其小说《丽萍的烦恼》的坎坷命运,见证了延安文学从启蒙到政治话语的变迁,这种以"政治标准第一"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模式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因文学由"中心"走向"边缘",文学期刊也失落了一大群读者。而首家大型女性文学双月刊《百花洲》并未步其后尘,它犹如一朵七彩之花,在女性文学的"春天"里越开越艳。本文主要以2004年度的《百花洲》为例,从它的特色栏目的构成、内容等方面切入,对《百花洲》之所以经受25年的岁月淘洗仍能经久不衰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作为21世纪“底层文学”的开山之作,《那儿》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者看似玩世不恭的口吻和主人公悲剧命运之间的内在关联,呈示出21世纪中国“底层文学”的历史感.“底层”这一措辞的变化往往将中国的革命话语、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的后殖民理论混淆起来.这一混淆不仅遮蔽了不同社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条件及其实践,同时也带来了基本的和重要的革命话语和观念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参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文学》月刊作为30年代的一个著名文学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月刊的"儿童文学特辑"体现了30年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野蔷薇》中“时代女性”群像的特征、个体的差异和作者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手法,从而探讨茅盾短篇小说创作独特的人物塑造及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从乾嘉学派大胆的质疑、小心的求证的观念出发,以求实的态度,推理考证,认为文学自觉的年代应追溯到《诗经》成书的年代,也就是说《诗经》本身就体现出自觉性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握手》这部小说,因其写作时间跨越三个时段——十七年、"文革"和"文革"结束,使得小说在"新/旧"之间摇摆不定,其一方面表现出"反抗"的姿态,而实际上"文革"在小说中又是一种的"缺席的存在",小说的"反抗"性其实十分有限。小说在爱情叙述上更是"混杂",其延续的仍旧是十七年文学中爱情的政治化以及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传统。如此种种,都使得小说在表现出文本的"未完成性"的同时,也表明其种种可能实际上十分有限;其在八十年代很快被边缘化,并不仅仅是其本身的原因,而实在是八十年代的风云变幻所致。  相似文献   

16.
围绕中古文学与佛教的关系,在20世纪有过两场旷日持久的重要讨论:一次是关于《孔雀东南飞》是否受到印度《佛本行赞》的影响,一次是关于永明四声说是否来源于印度古时声明论的三声。前一场争论由梁启超于20年代挑起,胡适、黄节、陆侃如等文学史专家都卷入其中。后一场争论由陈寅恪于30年代挑起,因为涉及佛教史实、语言音韵学等更大范围的问题,也吸引了更多学者加入论战,包括郭绍虞、汤用彤、饶宗颐、周一良等都各有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圣经》汉译有着悠久的历史。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巨大文化障碍。本文结合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对《圣经》汉译历史过程中“附会”和“格义”这两种文化障碍跨越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礼记》中的"为"字进行穷尽性统计,以此来观察它在上古汉语里的各种语义语法功能。"为"在《礼记》中主要有动词、介词、助动词等用法。将动词"为"、助动词"为"和介词"为"按照其在文中的具体语义语境划分为多个义项,并分类举例阐述。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在明代心学社会思想背景下产生,其主旨就是要努力破除心中之“贼”,并且通过“饥饿”叙事来加以寓言式的形象阐释。从生理学上说,“饥饿”是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意味着肚子需要填饱;从精神层面上说,“饥饿”代表的是一种思想的贫乏,一种对本身性命之道的渴求。小说揭示了“饥饿”与“魔难”的因果关系,并把“饥饿”与“修心”联系在一起,其所蕴含的意义言之不尽。  相似文献   

20.
北宋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画出一处税务机关,位于城门内侧路北,并在房屋后壁上绘出数行文字,这即是史书上所说的“粉壁”,内容为政府的“商税则例”,为收税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