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和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等古树名木,是我国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也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是全社会长期的、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古树名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人文荟萃,有着丰富的文物古迹。这其中有很多“活的文物”,那就是遍布京城的苍老遒劲、嵯峨挺拔的古树名木。北京有百年以上的二级保护古树4万多棵,300年以上的一级保护古树近万棵,共5万多棵。北京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古树名木最多的城市。这些古树大多种植在辽金时期至明清两代,最早的可追溯到汉唐以前。其树种主要是常绿的柏树(侧柏、桧柏)、油松、白皮松和落叶的银杏、国槐、枣树等。有趣的是,很多著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植物资源,也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经济、观赏和研究价值。据嘉兴绿化行业管理部门调查统计,百年以上的古树有217株,大多分布在城区、城郊及风景名胜地,其中450年以上的古树有2株,200年以上的古树有3株,还有嘉兴少有的树种172年的古树糙叶树。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是城市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成果之一。古树名木历经风雨及其他原因衰败甚至死亡。从养护工作中入手,调查研究,实地勘察,基于国内相关研究,提出土壤改良、树洞修补、创伤修复等,恢复古树名木的生长势的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5.
古树生长年代久远、外貌古老苍劲,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集中体现,是自然界保存的活化石和绿色文物。《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规定,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为古树。古树生存极限依树种、生长环境和保护措施不同差异显著,百年以上的树木基本已达到壮年期、盛年期,有的接近枯死期。在古树保护技术上,人们有过很多成功的尝试,但也存在认知不深、保护面不广、保护力度不够的问题,有必要对古树保护技术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树木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古树名木的发现、保护、研究是人类了解自然界物种生长、繁衍、变异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古树名木还有活化石的美称,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及时的抢救保护。  相似文献   

7.
山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见证历史、研究历史、探索自然奥秘的活文物;是装扮美丽家园,失而不可复得的宝贵财富。当前,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针对古树名木和珍稀树种资源丰富的山区,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存环境和空间,使众多的古树名木焕发生机,发挥其特殊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林业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引起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浙西南山区遂昌县的古树名木资源及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探讨。一、山区古树名木保护现状1.资源现状。据2002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遂昌县有古树名木6281株,其…  相似文献   

8.
黄碧丽 《武夷科学》2001,17(1):19-23
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泉州城市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组成、树种来源、树龄结构、树木维量、树木主要用途特征及其生长分布环境状况 ,并提出加强保护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武夷科学》2019,(1):12-20
古树作为组成和支撑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分析古树树干腐烂及空洞状况沿海拔梯度的分布规律及其限制因素,有助于古树管理和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基于PICUS应力波树木断层图像诊断仪,本研究对浙江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梯度上古树树干的腐烂及空洞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估。共调研137株古树,结论如下:古树树干胸高断层处腐烂及空洞面积所占比例平均值为18.89%;古树树干腐烂及空洞面积占比在不同物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古树树干健康状况与海拔和气候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随海拔升高,树干内出现腐烂及空洞的古树增多,且腐烂及空洞面积占比不断增大,这一相关性在不同树种之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珠海市古树名木资源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为指导,对珠海市古树名木资源的数量、树龄、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等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研究其资源特点、利用价值,并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生长危机和生存危机;针对古树名木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在政策、开发利用、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提出了切实的保护策略.论文对珠海市开展古树名木资源的研究以及开展园林城市、旅游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敏 《汉中科技》2008,(4):41-42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宝贵财产,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活的见证。经过普查,本文介绍了汉中古树名木的资源现状及采用的保护措施,并对今后古树名木的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秀云 《科技资讯》2011,(27):157-157
本文介绍了南宁市良庆区现有古树名木的品种、分布、树龄以及生长概况,并就古树名木出现生长衰败的现象进行分析,对古树名木的复壮养护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3.
古树名木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自然景观中的艺术品,悠久历史的见证。民族灿烂的文化。古树不但是活着的古董,有生命的国宝,还具有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气候和旅游诸方面的价值。古树其复杂的年轮结构.能反映过去气候的变化情况.可为研究古代自然条件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古树的生理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古树的存在能把树木生长发育在时间上的顺序展现为空间上的排列.使我们能把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树木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发现该树从生到死的总规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正>大树包括原生规格较大的树种(胸径20-40cm),苗圃培植的大苗(胸径10cm左右)。百年以上的古树和有纪念意义的名木均不能移栽,因为古树、名木之所以名贵就在于它是活文物,具有文化、历史价值。如果将其搬家异地,首先是失去了与原定植地相关的历史意义及氛围,更重要的是所有古树、名木都有不可取代性,一旦失误,无法弥补。古树、名  相似文献   

15.
对戒台寺和潭拓寺的卧龙松、自在松、抱塔松、活动松等四棵油松、九龙松(白皮松)、娑罗树(七叶树东西两棵)等古树的树体温度、叶绿素含量、叶及土壤矿物质含量等生理参数进行测定,与40年生的油松、白皮松、七叶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树木的衰弱程度与其树体温度及其变化幅度有一定相关性,即越衰老的树木树体温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老树的叶绿素含量一般均比对照低;衰老古树呈现明显的缺素症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古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义清 《科技信息》2012,(23):421-421,450
树龄百年以上者为古树,名贵稀有者为名木。欲加强保护和管理,必须先进行调查,总结分布特征及生长状况,分析其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生长所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专业保护,最大发挥古树名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造福于人类的经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据建设部门初步统计百年以上的古树有二十余万株,多分布在城区及风景名胜地,是我国重要的风景资源。厦门市区及近郊登记在册的有21科30种553株古树名木(其中榕树449株,占81%)。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管理方法落后,科学技术手段不高、投入少,使得有些古树名木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调查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古树名术数量众多,种类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为加强保护这一绿色瑰宝,全面了解我省古树名木资源状况,掌握它们的动态发展趋势,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档案技术规定》,山东省林业局于2011年对本省的占树名木资源进行了首次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共有散生古树名木7243株,隶属41科68属91种,古树群187个;古树钙木种类丰富,优势种群突出,具有重要的牛态、科研和经济文化价值.本次调查为我省挖掘了更多自然生态植物景观,也为我省古卡时名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宜州古树名木的初步调查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作者通过对宜州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当地群众对古树名木所持的态度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指出宜州古树名木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保护古树名木,促进宜州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摸清普陀山的植被资源、树木种类和名木古树的存留、生长情况,对考古学、地质学、史学、气象学、水文学的研究和在进行农业区划、发展林业生产、发展旅游事业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舟山地区科委的支持下,舟山地区林科所和普陀山林场协作,自1982年7月开始花了一年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