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有几个年头,人类将跨入崭新的21世纪,也是人类大规模向海洋进军的"海军世纪"。回想1956年6月,"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一代传人毛泽东,面对滚滚长江,挥动如椽之笔,写下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今万里长江之上已有20余座长桥贯通南北,天堑已成通途。  相似文献   

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三国演义>开篇的两句诗.罗贯中用"滚滚"二字头形容长江东去的气势.在一般人们的心目中,长江东流归大海,似乎觉得亘古以来就是如此.其实非也!地质学家和古河流学家告诉我们,古老的长江曾经历了近2亿年的西流和内流发展史.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滔滔东流长江,仅仅是其近200万年以来的事.两者相比,后者简直可以说只是"一瞬间"的事了.这都是因为我国地势和地形变化使然.大自然的变化真是奇妙无穷!  相似文献   

3.
臭鲜鱼,徽菜名品,俗名"臭级鱼" ,因出品地点不同也有称之为"臭鲜鱼"的。其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相传在2000年前,每到冬季,长江沿岸铜陵、贵池等地的商贩们便把长江里产的鲑鱼用木桶装起来运往山区销售。途中约需6~7d的时间,为了防止鲑鱼变质,商贩们便在木桶里装一层鲑鱼,喷洒一层淡盐水,并经常翻动。用这种方法运到目的地后,鲑鱼不仅没有变质,而且鱼鳃鲜红,鱼鳞也未脱落。然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时鲑鱼表面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气味。一开始以为鱼坏掉了,但舍不得扔掉,所以商贩们自己将其清洗后烧着吃,  相似文献   

4.
沧海桑田长江源—古生物化石讲述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金庚 《科学》2001,53(5):20-21
长江的发源地——可可西里无人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西藏和新疆三省交界地带,但主要位于青海省境内,东至青藏公路,西以喀喇昆仑山脉为界,北依昆仑山,南被唐古拉山截住,方圆约2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多米,气候干燥寒冷,环境险恶,缺氧严重,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高寒地带,也是"神秘的死亡地带".然而,长江总水量的1/4就来自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人类禁区".  相似文献   

5.
正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众多灿若星辰的伟大科学家,他们促成了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然而,随着科学的职业化,通向杰出科学家的道路也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以我国为例,在名校取得本科乃至硕博士学位;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一系列高影响因子学术论文;获得"杰青""长江学者""两院院士"等荣誉称号;直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或国际科学大奖等等。  相似文献   

6.
古代长江江水何时变为混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江水清浊主要决定于江水悬移质泥沙的含沙量.从近50年来长江干流和一些主要支流与湖泊的长序列泥沙检测资料表明,长江的江水己经混浊.本文根据北魏以来史书有关长江江水和湖水清浊的记载,探讨古代长江江水何时变为混浊.研究表明从北魏至唐代晚期长江干流与清江、湘江、汉水、赣江等支流的江水以及洞庭湖与鄱阳湖的湖水均为清澈透明.至北宋晚期,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干流荆江段的江水,以及南宋早期长江干流的江水均变为混浊.南宋以后长江一些主要支流的江水也变为混浊.长江干流江水变为混浊的主要原因是从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长江流域战乱的频繁,南宋偏安江南,大批汉族居民南迁,促使长江大规模开发.长江流域地区的农业开发,山区采用了毁林开荒,刀耕火种;沿江沿湖平原采用筑堤围垸,使流域和河道侵蚀增强,河水含沙量增加,导致长江干流水变为混浊.南宋以后长江仍承继南宋的开发方式,使长江一些主要支流的江水也变为混浊.  相似文献   

7.
正在湖南,几乎就没有"美食荒地",每一个犄角旮旯,都藏着一两样馋哭外地人的"美食法宝"。在距离长沙150千米的岳阳,不仅有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名垂青史的岳阳楼,还有更热辣鲜活的小龙虾和美味值爆表的烧烤。外地人不知道的是,长沙有名的龙虾馆和烧烤店大多数来自岳阳:方记虾尾、忆口香小龙虾、三毛烧烤……毫不夸张地说,岳阳美食撑起了长沙夜宵的半边天。因为靠近洞庭湖和长江,岳阳也沾染了更多的"江湖气"。湖南的口味蛇里,就属岳阳的姜辣蛇吃得最尽兴。  相似文献   

8.
对长江水下三角洲YD0901孔进行粒度分析和高分辨率元素扫描,选取Zr/Rb值作为长江洪水指标,以此建立的600年来长江流域洪水记录与历史文献记录对比良好.Zr主要赋存于含Zr的粗粒矿物,Rb主要分散在细粒矿物中.洪水期,长江径流量增大,携带大量粗粒入海,沉积在水下三角洲的粗粒组分相对于细粒组分明显增多,Zr/Rb值增大.因此,Zr/Rb峰值段对应洪水沉积,峰值越高,沉积物粒度越粗,跳跃组分越多.尤其是1870年左右Zr/Rb值表现为600年以来最高值,符合1870年长江中上游"极值大洪水事件".进一步对Zr/Rb值进行频谱分析,佐证了长江洪水与ENSO可能存在某种关联.该研究为恢复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更长时期尺度的高分辨率古洪水记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治理长江,是举世瞩目、全国关心的历史性战略规划,其着眼点不仅要从整个流域的全局出发,统筹兼顾;而且要从中国的大局和全球大系统的总体效益考虑,按系统科学的规律办事,为子孙后代奠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万世基业。谈到万世,其实也并不长。黄河已有五十五万年的历史,而长江的历史远比黄河悠久。地质学家根据长江古河床中发现的老第三纪的含螺化石,推算出长江的形成已有六千万年之  相似文献   

10.
正因为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钱冬,这位2010年的启明星、上海交大天文与物理系教授开始为学术圈外人知道,《今日启明星》专栏也因此有幸相约采访。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有一种感觉,这是一个称得上牛人的学者,找他找对了!尽管启明星群体中牛人不少,但因为每月只能采访一位的限制,使得很多牛人都错过了。因此找对人,  相似文献   

11.
江汉平原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对长江三峡贯通的指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长江三峡何时贯通是研究长江形成的关键问题之一, 也是目前长江研究中争议最大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世纪难题, 采取目前国际共识的从源到汇的物质追踪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对采自于江汉平原沉积中心的2个钻孔中的沉积物的岩性特征、磁学参数及磁性矿物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 在孔深约110 m附近的岩芯中粗颗粒成分和稳定磁性矿物成分的含量均明显增高, 同时沉积物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磁化率值也突然增高, 这些均表明在井深110 m附近江汉平原水系曾发生过重要调整, 江汉平原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成分均发生了重大改变. 该层位可能就是长江三峡贯通的层位, 其贯通时间古地磁测年表明约在1. 17~1. 12 Ma之间.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月,中国工程院上海院士中心受上海市水务局的委托,会同华东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长江河口系统监测和综合研究"院士咨询会.鉴于上海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及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目前长江口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态势,上海可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长江第一漂     
20年前,为了抢在美国人的前面首次漂流长江,尧茂书只身一人从长江源头下水漂流,不幸在金沙江触礁遇难。不久,三支长江漂流队伍齐聚长江源头,其中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两队成功全程漂完长江。三队共10人遇难。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环保局前不久公布的"我国大气污染现状"资料,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上第三大酸雨区,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监测表明,我国西南地区(如重庆、贵阳、南宁)酸雨较为严重;长江以南的上海、武汉、杭州也经常出现酸雨;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门和青岛,酸雨的量和酸性都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5.
正在"202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中,一座江苏小城低调上榜,它就是泰州,全江苏第二年轻的城市,20多年前才从扬州分离出来成为地级市。同扬州一样,泰州也是承南启北的"苏中门户"。位于长江、淮河、黄海三水交汇之处的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水波潋滟里沉浮着的是这座城市的千年底蕴。泰州的饮食文化与"世界美食之都"扬州本是同源一脉,不论是淮扬菜还是早茶都不输扬州,特别是"一茶三点一面"的讲究,刷新了人们对江南早茶的认知。这里还有不输阳澄湖的螃蟹与中国最正宗的蟹黄汤包,"中国最大的螃蟹原产地"原来就在泰州。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幽默     
——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普沛蔷河壬l}柏旦普河I 畦夔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普沛蔷河壬l}柏旦普河I 畦夔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普沛蔷河壬l}柏旦普河I 畦夔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普沛蔷河壬l}柏旦普河I 畦夔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普沛蔷河壬l}柏旦普河I 畦夔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普沛蔷河壬l}柏旦普河I 畦夔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普沛蔷河壬l}柏旦普河I 畦夔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普沛蔷河壬l}柏旦普河I 畦夔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普沛蔷河壬l}柏旦普河I 畦夔拯——长江。…  相似文献   

17.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已成为人人熟知的成语。它来源于《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三国时的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就挥师南下,八十万大军,屯驻长江北岸,势欲席卷江南。刘备被曹操所破,仅剩两万兵马。孙权为曹军声威所吓,徘徊不前。在诸葛亮、鲁肃和周瑜等人的策划下,组成了孙刘联军,凭借长江天险,协力抗曹。双方在赤壁隔江对峙,战争一触即发。由于曹军多北方人,不习水战,便将战船首尾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0月28日上午,一个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长江三峡诞生。加拿大籍的科克伦先生,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手握10米长杆,背负监天白云,足踏细细钢索,居高临下375米,迎着瞿塘峡口的三级微风,健步跨越了640米宽的江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钢丝上跨越长江三峡的人。375米!这么高的地方,即使低头向下扫一眼,也会心惊肉跳,何况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跌  相似文献   

19.
关于长江的正源问题,在徐霞客以前虽有一些前人的著作提到绳水(即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支流之一,但未确定其为长江“正源”,而仍依《禹贡》中“岷山导江”之说,即以岷江为长江正源。事实上,徐霞客乃是正式提出金沙江为长江正源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近日,有两件事令人对长江水质问题感到忧虑:一件是武汉市民再一次感觉自来水有明显的异味,于是纷纷前往超市抢购瓶装水,不到两天各大超市的瓶装水相继售罄;第二件是进入4月以来,已有17条江豚无故死亡。解剖显示它们的胃里空空如也,也没有遭受外伤的痕迹,专家初步判断,可能是江水中有害成分增加使然。武汉市民金先生说,长江污染很明显,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守着长江却为喝水而发愁,我们宁肯降低收入来换过去的一江清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