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猴子观天     
科学家最近发现,非洲的灰颊白眉猴竟然能记忆天气情况,了解天气对果实及昆虫幼虫(两者都是白眉猴最爱吃的食物)发育的影响,并由此定位最成熟的食物所在地。从拂晓到黄昏,科学家连续200多天跟踪观察乌干达森林里的一群白眉猴,结果发现,在猴子们重返某株树觅食之前的几天,平均气温总是很高的,阳光也很充足,而温暖的天气不仅能促进果实成熟,而且能刺激昆虫的幼虫在尚未成熟的果实中生长。因此,在一连几天的暖和天气之后重返某株或某些树觅食,猴子们自然就能美餐一顿。科学家在排除了气味之类的其他敏感因素对猴群觅食的影响之后确认,天气因素与猴群觅食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看来,两次拜访同一株树之间那些日子的平均气温是预测猴群行为的重要因素。科学家得出结论,猴群显然知道在连续的温暖天气之后觅食效果最好。由此看来,猴子也和人一样懂得看天行事。猴子观天  相似文献   

2.
<正>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天文学这个看起来十分"高大上"的学科从未走出大众的视野。随着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的热映,很多人开始关注虫洞、黑洞、相对论等"高深"的概念。而欧洲太空局的菲莱着陆器在彗星的成功登陆,更是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你是否也对天文学产生了好奇?现在就跟着我们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探寻天文学系的秘密吧!在没有云、没有雾霾也没有过多光污染的地方,夜幕降临后抬头仰望,就"最不关心现实"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据说俄罗斯科学家曾经向政府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因为月球的运动导致了海洋和气候的变动而自然灾害不断,建议用核弹炸毁月球。此消息的真实性难以考证,然而假如人类果真达成这样的共识,并有能力付诸实施,那么我们本期特别策划的后半部分故事就没法写了。在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中,月球凭借其恰到好处的引力,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最美星空在哪里?对普通人而言,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对天文学家而言,“标准答案”已跃然纸上。2021年8月18日,《自然》杂志刊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邓李才研究员团队的论文,这篇雄文以大量实测数据有力地指出:中国最好的光学天文台址,位于青海西北部的冷湖镇海拔4500米的赛什腾山之巅。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如何取得更多、更好的实测资料乃天文研究之头等大事。空间天文学的诞生,打破了天文观测囿于在地面上进行的传统方式,大大推进了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并不满足于此,仍在寻找更为理想的天文观测基地,目光直指月球。  相似文献   

6.
天文台的探索目标在天上,专家们的目光当然毫无疑问都是通过望远镜直指星空。如果来个180°向后转,将目光直指地下,到那里去探索宇宙怕不会是天方夜谭吧?今年4月,日本岐阜县的神风地区就有一座地下天文台已投入运转,要解开其中的奥秘还得从中微子说起。  相似文献   

7.
在“阿波罗”探月行动中,美国人从月球带回了381千克岩石标本。这是人类首次登陆外天体采集岩石。  相似文献   

8.
卞毓麟 《科学》2015,(3):55-59,2,63
"哈勃"在25年的历程中,以其一系列的突破性发现,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了深刻的变化。宇宙中充满着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地球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致使电磁波谱中大部分波段的天体辐射无法到达地面。为了充分领略"宇宙交响曲"之妙,人类必须设法全面接收来自太空的所有种类的电磁波。否则就会像一个听力障碍严重的人出席一场音乐会,现场演奏的优美乐曲实际上大多被错过或歪曲了。20世纪后期,空间天文观测摆脱了地球大气层的桎梏,使人类跨入了在电磁波谱所有波段上研究宇宙和天体的  相似文献   

9.
整整4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开始用最早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探索宇宙。从那以后,人类制造的天文望远镜尺寸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目光”也越来越锐利……为纪念伽利略首次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2007年年底,联合国大会正式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  相似文献   

10.
由上可知,研究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不仅具有巨大的科学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衫价值.其实早在20世纪初,天文学家就开始和地磁观测者联手探索太阳活动对地磁的影响.可是,天文学空"坐地观天",至多只能看到半个太阳,要想观看太阳的全部只能依靠太阳自转.  相似文献   

11.
<正>在二战爆发之后的大不列颠空战中,"本土链"雷达发挥了极为关键的预警、探测和引导作用,成为人类陆基对空雷达的鼻祖……雷达——这只人类战争机体上的电磁巨眼,虽不是武器,却自诞生之日起就深刻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它第一次凝望天空时,就让德国法西斯蜂群般涌向英伦三岛的轰炸机群无所遁形;它第一次俯视海洋时,便让被"狼群"战术撕咬得体无完肤的大西洋航线最终得以幸存。它不是二战中的明  相似文献   

12.
卞毓麟 《自然杂志》2016,38(4):297-306
中国历史上元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超越了汉唐,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郭守敬就生活在那个时代。本文简介、评述了郭守敬取得的巨大科技成就及其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