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毒小箭     
在中国远古的战场上,曾经有一名士兵被敌人的一种小箭射中了,他的同僚赶忙过去救他。当同僚赶到时,他们发现,这个被小箭射中的士兵,不但没有死,甚至也没有受伤;更离奇的是,他的伤口并不是很痛,也没有流出很多的血。这名士兵的同僚们,把他的箭拔出来,送他回后方养伤。经过一段日子,发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1月1日凌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基地战机轰鸣,夜色中5架C-17战略运输机拔地而起。该战略运输机群通过空中加油,风驰电掣地跨越6000千米,在部队受令后的36个小时内,将美军第82空降师第1旅的750名士兵部署至中东预定位置。此后的24小时内,美军通过战略空运,又完成了从本土向中东地区部署第82空降师1个旅和  相似文献   

3.
<正>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士兵放松地躺在床上,具有按摩功能的床铺慢慢缓解他们的肌肉酸痛,自动保健系统为士兵检查身体,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床置音响播放着舒缓的音乐,伴随士兵进入梦乡……伊拉克战争打响不久,一名美军特种兵空降到了伊拉克政府军的管辖地区。经过一天的跋涉,尽管他并不感到饥饿和疲劳——显然是肚脐上的"智能食物"贴片发挥了作  相似文献   

4.
笑口常开     
吃土一位长官下连队检查,正赶上士兵吃午饭。“伙食怎么样?”他问一个正在吃饭的士兵。“报告长官,汤里泥土太多了。”士兵答道。“你们入伍是为了保卫国土,不是挑剔伙食!”长官斥责道。士兵毕恭毕敬地立正,又斩钉截铁地说:“但决不是让我们吃掉国土!”一物降一物一位拳击家到餐馆吃饭,他把衣服挂在门口。为防别人偷了他的衣服,拳击家写了一张纸条别在衣服上。纸条上写着:“这衣服的主人是无敌拳击家,他将很快回到这里。”当他吃完饭回来拿衣服时,衣服已经不见了,但旁边也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拿走这衣服是位著名的长跑运动员,他将不…  相似文献   

5.
“低技术”对“高技术”的嘲弄 1987年11月25日晚,一位巴勒斯坦游击队员乘风筝滑翔机从天而降,出现在黎巴嫩南部的一座以色列兵营附近。他截了一辆军车,打死一名司机,打伤一名女兵,然后用手榴弹、自动步枪向军营猛攻。共打死6名以色列士兵,打伤1人。  相似文献   

6.
晨风扑面,大地摇动,人在翻飞……军营内,战车边,一名士兵在单杠上旋转不止,连破纪录。这是个土得掉渣的农村兵。他的笨拙,使他得了"木木"、"三呆子"、"熊兵"等绰号,他的认真,让全连为之感动,他的成就让全团为之骄傲,他的天真、质朴、善良,更让周围的人看清了自己的世故、圆滑与自私。他在种种磨难中百炼成钢成为"兵王",他就是《士兵突击》的主角许三多。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为提高士兵的防护力和火力,创新性地设计出了不少装备方案,希望能够将一名普通的士兵打造成为能够在复杂地形、恶劣环境中完成战斗任务的超级战士.那么,当前各国设计的超级战士的能力究竟如何?"未来战士"又会发展成什么模样?我们不妨一起畅想.  相似文献   

8.
战争对于所有人都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在伊拉克,美军士兵每天都会遭遇突袭、受伤和死亡。在这样的环境下士兵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应激反应。如果压力过大,应激反应超过了心理所承受的负担,就可能让他们罹患各种心理疾病和障碍,正如身体承受不了疲劳、致病菌、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而患躯体疾病一样。  相似文献   

9.
格罗兹尼巷战:车臣武装让每寸土地上都“葬”有俄罗斯士兵一座城市也有它的宿命。“格罗兹尼”在当地方言里就是“可怕和残酷”的意思,这个车臣的首府早已注定将成为嗜血之城。1918年才建立的格罗兹尼城,是按照作战要塞来设计的,城内堡垒密如蛛网,易守难攻。所以,这里爆发的两次巷战,堪称越战后最血腥的战役。1994年后,它因“让俄罗斯军队战栗”而闻名于世。在1994年,格罗兹尼就要了上千俄罗斯士兵的命。据说,杀进格市的一个千余人的作战团仅剩下一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离开;进入市区的26辆俄军坦克被车臣武装击毁了20辆;俄军的120辆装甲车…  相似文献   

10.
心理咨询工作室:我是一名高二女生,由于工作关系,和另外班的一名男生接触较多,同学们戏称我们是一对。开始我自信没那么回事儿,后渐渐地发现自己真的开始喜欢上他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我的注意,上课、下课总想多看他几眼,放学后满脑子都是他的形象,晚上做作业时常常发呆。我开始为此感到心烦意乱,我不知道该不该和他交往下去……  相似文献   

11.
致命流感     
<正>我们习以为常的流感,也有可能发展为可怕的瘟疫。说到瘟疫,你或许会想到鼠疫、天花等历史上有名的超级“杀手”,又或许忧心于近年来举世瞩目的埃博拉出血热或者中东呼吸热(MERS)。然而有一种传染病在20世纪杀死了上千万人,在21世纪它仍是最危险的疾病之一,而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其可怕之处。这种传染病就是流感。一年一度甚至几度的季节性流感对我们来说简直  相似文献   

12.
暗示是通过语言使人们不经逻辑判断,直接接受灌输给他的观念。很多人都知道“望梅止渴”的典故。曹操对口渴难挨的士兵说,前面有大片梅林,梅子都已成熟,士兵听罢,口中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暗示的作用,从而安定了军心。暗示现象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它以各种表现形式存在于政治、经济、文艺、教育等许多领域,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注意。 1.暗示的影响因素 俄国著名学者别赫捷列夫认为,暗示性是每一个人所固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人类精神方面的正常特性。暗示感受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邦克山战役一次抵御英军冲锋的战争中,美军上校威廉·普雷斯科特这样对他的士兵说“:等你们看到敌人的眼白,再向他开枪。”如果当时这支美国军队对抗的不是英军,而是一群黑猩猩,那么他们一定会立刻被打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黑猩猩乃至其他220种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眼白,或者说至少没有明显的眼白。这就意味着,如果这些动物没有朝着脸的正前方看过去,我们就会轻易地被它们愚弄,弄不清它们究竟在看哪里。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200年前帕金森病被详细描述报道以来,研究者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这一疾病的全部秘密仍未能揭开。1817年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是伦敦一名全科医生,他描述了6例"震颤麻痹"的症状,以此来定义一种神经疾病。除了他认为该疾病不会引起认知障碍以外,帕金森描述该疾病的症状及发展大部分沿用至今。"不自主震颤,伴随肌力下降、躯体前倾、慌张  相似文献   

15.
牙齿侦探     
解剖学家告诉我们: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物质。人死后,牙齿不会受环境温度和腐败的影响而能长期稳定地保存下来。牙齿的这种特性为它在法医科学鉴定中找到了用武之地。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用牙齿鉴别人身份的案例发生在公元66年。当时,一个名叫尼禄的皇帝统治着古罗马帝国.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为争权夺利,他的母亲安格莉皮娜命令士兵将一位名叫劳莉安的女人杀死。行刑后,士兵将死者的头颅带回以验明正身。由于死者的面貌血肉模糊,无法确定其身份,安格莉皮娜就对死者的门牙进行检查,从牙齿的颜色确定死者就是劳莉安。近代法医对牙齿…  相似文献   

16.
<正>自从人类出现,传染性疾病便随之出现。传染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历史上,在与各种传染性疾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人类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正如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十万鲜活生命倏然画上休止符,数百万人因社会秩序混乱陷入生活窘境,无数工厂企业难以为继……其实,新冠肺炎只是"人畜共患疾病"之一。人类正日益受到源自野生动物的疾病的打击,这些疾病包括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艾滋病毒、莱姆病、裂谷热和拉沙热。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人类的发展及其肆意活动,加上气候变化也促进了病原体的传播,最终的结果是动物携带的疾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人类。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信息的畅通使得不同地方的重大疫情牵动着全球每个角落的人们: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埃博拉病毒(Ebola)、禽流感,还有一些人们已经熟悉的艾滋病(HIV)、乙肝病毒(HBV)等.人类社会怎么了,会变得更好吗?我们应该怎么面对这些疫情?1目前的形势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另外两名来自日本、瑞典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防治重大疾病——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中的突出贡献.诺贝尔奖的颁布体现了科  相似文献   

18.
不锈钢之父     
不锈钢的发明和使用,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英国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受英国政府军部兵工厂委托,研究武器的改进工作.那时,士兵用的步枪枪膛极易磨损,布雷尔利想发明一种不易磨损的合金钢. 1913年,他在一次研究过程中,用铬金属加在钢中试验,但没有成功.他只好失望地把它们抛在废铁堆里.过了很久,废铁堆里原来的废铁都锈蚀了,仅有那几块含铬的钢依旧是亮晶晶的.  相似文献   

19.
正早晨6点40分,所有登陆艇都在朝着海滩前进。登陆艇高高的前门挡住了士兵的视线,驾驶员的视野没有受到影响,但是隔着厚厚的海雾,他也只能看到远处一团黑影般的陆地。士兵们大多晕了船,身上被海水打湿,只能稍微蜷缩起身体,聚集起一点点体温。船速慢了下来,然后突然撞到了什么上,士兵们向前一栽,然后意识到,船靠岸了。  相似文献   

20.
错觉     
年轻士兵休假回到了家乡。他高兴地向父母讲述在部队的生活。突然他停下了,抬头注意起窗外正在街上走着的4个姑娘。母亲轻声地对父亲说:"看!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参军前他从来不去留心姑娘们。"他们的儿子专心注视着姑娘们,直到姑娘们的身影消失,他才回过头对父母说:"有一个姑娘的脚出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