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拨鼠奇观     
奇特的"后位"争夺战 4月,阿尔卑斯山脉积雪初融,福莱德土拨鼠家族也从冬眠中苏醒了.这是一个相对弱小的家族,仅有9名成员.由于这个家族的"皇后"在上年6月产崽后不久便被猫头鹰捕杀了,使得整个家族陷入缺少"母亲"的困扰.现在,这个家族中的雌性土拨鼠只剩下"皇后"留下的两位"格格"了.  相似文献   

2.
这个喜人的消息来自一篇最新报道.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一种人工"冬眠"技术,使老鼠进入假死或"冬眠"状态,再在必要时将它们"唤醒".因此,科学家们相信,这种"冬眠"技术也可以用在人类身上,为人类在冬眠中飞越漫漫星球打开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3.
当北极地鼠冬眠时,其体温下降到冰点以下,此时流经大脑的血流逐渐减慢到滴流的速度。虽然北极地鼠的大脑仍然活动着,但丧失了许多支配其如何活动的神经细胞的连接。一旦北极地鼠在长时间冬眠后苏醒,它的大脑就马上开始重新生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生于忧患     
当小草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过来,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努力冲破坚硬外壳束缚的时候,当干枯的枝头绽放出今年第一抹新绿的时候,大地春意萌动,即将揭开新一季轮回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惊蜇过后,蛇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蛇袭击人的事件开始多了起来,盛夏时节更是其肆虐横行的高峰。人们被咬伤后现场能否正确施救,不仅影响到愈后恢复,有时甚至危及人的性命。  相似文献   

6.
"准备动身前往火星的机组人员们在宇宙飞船中终于进入了人工冬眠的准备状态。他们将在此后的6个月中在"人工冬眠装置"中以睡眠的形式向火星目标飞去……"在科幻小说中经常能看到的描写。不过在不久的将来这也许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姜靖 《科学之友》2007,(15):22-23
日前,来自美国的医学家们正准备在人类身上首先尝试"人工冬眠"法,一旦这种常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理论变为现实,那么许多伤情严重但难以及时接受救治的病人,就可以通过"冬眠"延长救治时间并最终脱离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假死",有可能吗?众所周知,一些动物会冬眠,它们的体温、新陈代谢、氧需求量以及呼吸在冬眠时都会减少。那么,人类可以冬眠吗?肥尾鼠狐猴是迄今已知唯一可以冬眠的灵长类动物,它们的基因与人类的基因十分相似。科学家认为,人类是否具有冬眠基因这一问题,或许可从肥尾鼠狐猴身上寻找到答案。最近,科学家有了一个惊人的突破性发现:在肥尾鼠狐猴的大脑中存在一种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日,德国科学家发现了两个被确信是促发人类冬眠的基因,并提出人类在本质上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不同,没有理由无法进入冬眠.德国科学家的发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冰冻蛇: 爱尔兰地区有一种冰冻蛇,在寒冬季节,当地的老人常把直挺挺的冰冻蛇当成手杖来用,有的居民还把盘卧冬眠的蛇串编成门帘,用来挡风.直至春暖花开,这些"手杖"、"门帘"就悄悄地离去了.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医生正准备进行一项人类冬眠实验,实验将把志愿者的身体冷冻起来,让他们进入"冬眠"状态,这样他们就能睡上数月而不醒。如果这项诱导式冬眠实验成功,那么这项医学突破可能会有助于延长人类的寿命,也有助于人类长时间的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12.
翟胜 《科学之友》2022,(1):52-55
1 "一号休眠舱开启……" "请医护人员协助苏醒……" "重复:一号休眠舱开启,请医护人员协助苏醒." 空灵的女声再次落下,我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道光,如同深海被撕开了一道裂缝,光芒从缝外漏了进来,融入海水之中,无数的光子逐渐弥漫至我的整个视界.强烈的光让我紧闭双眼,一股巨大的拉力拽住了我的双臂,将我拉到海面上,在脱离海面的一刹那,我感觉自己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3.
在动物界,青蛙、蛇、乌龟等冷血动物,一到冬季来临就会躲到土洞里、水底下,潜伏下来,不吃不动,进入冬眠状态.哺乳动物如黑熊、旱獭、刺猥等,在冬季也会昏睡几个月,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才醒来,并进食和繁殖后代.一些动物几个月不食也不动,又不会死去,这对高等生物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有些动物为什么冬眠不死,生理状态还保持完好?这是一个至今还没有被完全揭开的谜.动物冬眠的机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因为它的谜底与人类的许多医学难题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寻亲     
正青鸾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浊气,睁开了眼睛,世界似乎变化了许多,有点儿陌生,这让她感到恐惧,而此刻的她更想找寻自己的亲人。1青鸾的清醒,要归功于那一股暖流的经过。只是短短一个瞬间,青鸾身边的温度骤升了六十多摄氏度,虽然仍处于低温,但青鸾体内沉眠已久的生物本能已经迫不及待地唤醒了她。虽然眼睛都睁不开,但是对温暖的渴望让刚刚苏醒不久的青鸾迅速连滚带爬地离开了她冬眠的寒冰窖。  相似文献   

15.
烟波浩淼的台湾海峡是我国著名的大鱼仓,经常出没一种形状怪异、体态硕大的翻车鱼. 翻车鱼是一种世界上最大,形状最奇特的鱼,它的拉丁名字"翻车鱼"是伟大的瑞典自然学家林纳所命名的.翻车鱼还有个常见的英文名字叫太阳鱼,原因是它经常侧着身体在水面上,边休息边晒太阳.  相似文献   

16.
严冬话保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秋去冬来,自然界许多动物回归巢穴进入冬眠状态,大地呈现出一派冷寂.冬季的寒冷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挑战,那么,你应当怎样应对呢?  相似文献   

17.
这个喜人的消息来自一篇最新报道。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一种人工“冬眠”技术,使老鼠进入假死或“冬眠”状态,再在必要时将它们“唤醒”。因此,科学家们相信,这种“冬眠”技术也可以用在人类身上,为人类在冬眠中飞越漫漫星球打开一扇大门。远征星际航行的第二站自人类踏上月球之后,科学家早就把眼睛盯住了火星。这是因为它与地球很相似:同样有昼夜的交替和四季的变化,只不过火星上一个季节的时间差不多是地球上两个季节的时间;同样有大气层,只是比地球上稀薄,大气中含95%的二氧化碳;同样有气候变化;同样有南北两…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白天逐渐变短,冬眠季节随之而来。那些生活在我们周围,在花园中"做客"的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正在为漫长的冬日深眠做准备。究竟谁在忙着为冬眠做准备刺猬着手准备着,蝙蝠亦是,甚至连小小的玳瑁蝴蝶也不例外。睡一整个冬天是它们"对付"寒冷天气、短暂日照以及一年中食物最匮乏的季节的有效方法。在冬天,鸟类可以飞到更温暖的地方。但是,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却没那么大的本事,所以它们进化出了不同的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将来,人类要寻找第二个、第三个"地球"……需要成倍地延长人的寿命,需要让宇航员长生不老(并非永生不死)才够到达(较差的方法是在飞船上冬眠、生育)太阳系外较远的行星.可是都知道:"世界上从未有过长生不老的生物个体--绝对不可能有,因为长生不老违背自然规律,所以它和永动机一样,两者都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相似文献   

20.
近日,德国科学家发现了两个被确信是促发人类冬眠的基因,并提出人类在本质上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不同,没有理由无法进入冬眠。德国科学家的发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