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近日,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和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他们所称的"世界上第一台驱光行走的机器"。它可以用于在难以接近的空间内运输小物体等。他们开发出的一种可以在光的影响下波动的液晶聚合物薄膜。若把一块这种材料固定在一个长方形的框架上后,以光照亮液晶聚合物薄膜时,聚  相似文献   

2.
四年前,高温超导体首次发现以后,大量的高温超导材料相继问世。然而,其中仅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材料即薄膜超导体接近于现实应用。因为薄膜超导体较之块状超导体(比如金属导线)可以携载大得多的电流,该性能可导致薄膜超导体在快速通讯系统,电子元件,跟踪大脑活性传感器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为什么仅有薄膜材料才能携载高额电流呢?科学家认为其物理机制至今尚属“神秘莫测”。然而最近有两个科学研究小组的研究对解开这个谜产生了轰动效应。这两个小组利用扫描遂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强制显微镜(AFM)作为观察原子分子图象的工具,他们通过对薄膜的观察不容置疑地发现了分布在薄膜表面的螺旋粒状的“森林”。科学家认为这些逗弄人的“螺旋林”(Spiral Forest)绝不是什么艺术制品,相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圣何塞研究实验室发现,一种电致发光的掺锰的硫化锌薄膜中,微细的小光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活动的。这一意外的发现引起科学家们的很大兴趣。这种“光泡”,看来有点类似常用于数据贮存的磁泡。如果能找到一种控制“光泡”运动的方法,这一发现有提供重要应用的可能性。磁泡也是在薄膜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一般都会把磁铁想象成固体,但近来科学家们首次创造出一种永磁液体,能够变成多种形状,并在操控下四处移动。科学家们利用一种针对3D打印液体的技术将水、油和氧化铁变成了毫米级液滴,然后将这些毫米级液滴置于一个磁线圈附近,使之产生磁性。但当科学家们将磁线圈移走后,这些液滴的磁性居然没有消失,那些与薄膜中表面活性剂结合的氧  相似文献   

5.
银上镀金——这一古老技术,其形成机制至今仍像魔术一样令人惊奇。最近美国科学家仔细观察了金原子在银表面的沉积过程,这一过程揭示出一种从未发现过的罕见的金属薄膜形成方式。实验表明,金原子开始沉积时并不在银表面的最外层上形成覆盖层,而是在银的最外层之下形成一个“下面层”。只有在这个“下面层”基本完成之后,金薄膜才在银的最外层上面形成。美国商用机器公司的的S.蒋最近报道了这一意想不到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制造出可产生通讯微波的超导薄膜电子线路,这一薄膜的发展是航空部门——美国五角大楼和电报通讯公司为促进设计卫星用超导线路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导电塑料     
不久前,科学家们在塑料的基础上研制成一种新材料。它的薄膜呈银色,外形很象金属,但也象日常生活中包装食品的一般聚合物薄膜一样,具有良好的柔性、弹性和相当的粘性。聚乙烯中掺加某种物质后就与一般的聚乙烯不同,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不远的将来,电子工业便能获得价廉的导体来制造各种装置——从太阳能电池到避雷针。按照科学家的说法,制造导电塑料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这个喜人的消息来自一篇最新报道.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一种人工"冬眠"技术,使老鼠进入假死或"冬眠"状态,再在必要时将它们"唤醒".因此,科学家们相信,这种"冬眠"技术也可以用在人类身上,为人类在冬眠中飞越漫漫星球打开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英国科学家模仿自然界中最坚固的材料之一——蜘蛛丝的特性,创造了一种基于植物的、可持续的、可伸缩的聚合物薄膜。这种新材料与当今使用的许多普通塑料一样坚固,可以取代许多普通家用产品中的一次性塑料。同时,该材料无须工业堆肥设备就能在大多数自然环境安全降解,也可以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研究人员将大豆分离蛋白(SPI)作为测试植物蛋白,因为作为豆油生产的副产品,SPI很容易获得。  相似文献   

10.
热挡风玻璃     
Dear born Mich福特汽车公司设计了一种在低温下,只需2分钟就能溶化厚层冰霜的特殊挡风玻璃。象普通的挡风玻璃一样,特殊的挡风玻璃由两片用光亮的乙烯薄膜包裹的强化玻璃组成。乙烯的作用是,当玻璃打碎时,可防止玻璃碎片飞散开来。科学家们用一种称之为“真空磁性喷射沉积”的技术,将纯银饰面涂在玻璃夹板的内表面。此方法将银颗粒的原子  相似文献   

11.
1991年,科学家乔·迪克宣布说,他研制出了一种方便的薄膜,这种薄膜的材料是一种聚合电解质的聚合体,人们可随意地将它们叠加组合,静电会将它们牢牢地固定在一起。乔·迪克现供职于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大学,他解释说,这种薄膜极薄,质量好,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先将一种带负电的材料浸入到一种高分子量的溶液里,这种溶液是带正电的,然后将其取出,漂洗,晾干,接着重复这一过程,每一次重复便产生一层薄膜,它的厚度只有几个纳米。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化学家尼古拉斯·可塔夫梦想得到一种名为珠母层的材料,它是一种类似珍珠的表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太阳能控制植物根部疾病 以色列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利用太阳能消除植物根部疾病的方法.一支由希伯来大学农学系的亚可夫·克坦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从利用透明的聚乙烯薄膜作为地面覆盖物入手,开始了这一方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杨钧 《科学通报》1990,35(17):1301-1301
一、引言 自Derjaguim等人首次人工合成Si衬底金刚石薄膜以来,金刚石薄膜的研究特别是其功能特性的研究,倍受重视而得到迅速发展。金刚石薄膜良好的光学性质使其有希望成为应用广泛的光学窗口材料。热解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可以获得400mm~2以上的大面积金刚石薄膜,这种薄膜是一种多晶薄膜,可以在Si、Ge和石英等光学窗口材料衬底上生长。生长过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英国科学家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将一只成年绵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名为“多莉”的绵羊,轰动了整个世界。动物可以克隆,植物能  相似文献   

15.
江黎 《世界科学》2009,(2):40-41
不久前,日本的科学家们在克隆技术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使用来自-20℃冰箱里保存了16年之久的冷冻小鼠尸体上的细胞成功克隆出一只健康的小鼠。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使用了与克隆羊“多莉”同样的技术,但却增加了一项使克隆过程更加有效的重复克隆步骤。科学家们相信,这项研究预示着,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克隆技术使埋藏在永久冻土带中的动物“复活”,例如冷冻的猛犸象尸体。  相似文献   

16.
王梅 《科学之友》2003,(3):11-11
日本岛津ADCOM开发的“镜面薄膜”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种镜面薄膜是指贴在手机主显示屏上的薄膜,主显示屏的背照灯熄灭时可以作为“镜子”使用,背照灯打开时通过薄膜可以正常显示文字和图像。  相似文献   

17.
在1966年的好莱坞科幻电影《神奇旅行》中,几名美国医生为了拯救一名俄罗斯科学家,被缩小成了几百万分之一,乘坐微型潜水艇进入科学家体内进行血管手术。没想到40年后的今天,以色列科学家竟真的发明出了一种可以在血管中穿行的微型"潜水艇"机器,它可以被注射进病人血管中,并在血管内穿行,为病人提供先锋性的医学治疗。  相似文献   

18.
这个喜人的消息来自一篇最新报道。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一种人工“冬眠”技术,使老鼠进入假死或“冬眠”状态,再在必要时将它们“唤醒”。因此,科学家们相信,这种“冬眠”技术也可以用在人类身上,为人类在冬眠中飞越漫漫星球打开一扇大门。远征星际航行的第二站自人类踏上月球之后,科学家早就把眼睛盯住了火星。这是因为它与地球很相似:同样有昼夜的交替和四季的变化,只不过火星上一个季节的时间差不多是地球上两个季节的时间;同样有大气层,只是比地球上稀薄,大气中含95%的二氧化碳;同样有气候变化;同样有南北两…  相似文献   

19.
正本期专稿选编了芝加哥大学龙漫远教授和他的学生艾米丽·莫尔托拉发表在《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s)杂志上的一篇关于基因起源研究的科普文章。作者以亲身经历生动地描绘了科学史上关于基因起源假说横跨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从这篇文章中读者可以管窥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科学家对于客观规律的认知如何不断地自我矫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光陆 《自然与人》2010,(2):F0002-F0002
瑞士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人们可以通过一种治疗技术使瘫痪的老鼠重新恢复奔跑,这一技求同样能用于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