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坚持“科创首位”战略,强化“双招双引”策略,临海联手复旦大学共建“科创飞地”,为当地现代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智借力。全社会R&D经费支出连续十年位居台州首位;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连续十年保持在11%以上,稳居全省前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四年保持在65%以上,尤其在2021年达70.61%,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21,(10):36-37
"十四五"期间,温岭市将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聚焦"2+2+2"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以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争创"科技创新鼎"为重要抓手,持续拓展优化"一带一区"科创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建设构筑科技动力引擎.到2025年,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制造业研发高地、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省级创新型城市,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3%,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2%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6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获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十二五"期间,芜湖以仅占全省5%左右的土地面积和人口,创造了占全省10%以上的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技术合同交易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科技创新指标则占到全省总数的20%以上,全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中芜湖更是占到了三分之一,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省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起步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省科技系统将迈好第一步、争取大突破、展现新气象。目标2021年力争全省研发经费增长13%以上,占GDP比重达2.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5.
正温岭市以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为重点,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抓手,引导创新主体和社会力量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加速激活创新潜能,为全市经济平缓疫情冲击,恢复稳步发展提供强劲动能。2020年1至5月份,温岭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76亿元,同比增1.4%,实现开年来首次正增长;新产品产值111.14亿元,同比增12.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62.4%,增速居台州首位,1至6月份,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居台州首位。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4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76家,居台州首位。  相似文献   

6.
正临海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临海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临海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总量位列台州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1.7%;实现新产品产值205.76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47%。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嘉兴市科技创新工作按照全省科技工作要求和部署,以创建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动力,突出抓好"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三大重点,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嘉兴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2.41亿元,同比增长9.0%,分列全省第3位和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3.9%,居全省第1位;战略性  相似文献   

8.
李江 《今日科技》2022,(2):18-19
新昌坚持"资源不足科技补,区位不足服务补,动力不足改革补",不断深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生态,形成了"小县大创新"的县域创新发展典型模式.科技创新关键指标走在全省前列,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的4.38%,连续七年保持在4%以上,创新指数全省第二,五个领域指数均位列全省...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临海市牢牢锚定“两个先行”奋斗目标,以加快建设“历史名城、制造强市、共富高地”为目标,全面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系,深人实施“科创首位”战略,持续做强实体支撑,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荣获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8次,财政科技投人占财政经常性支出比重连续10年保持在11%以上,  相似文献   

10.
《合肥科技》2006,(8):3-4
近日,省委、省政府有关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指出,经过5年努力,把合肥建成全省科技创新辐射源、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到2010年,合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嘉善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出创新制胜导向,积极抢抓“双示范”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强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力打造全域科创之城。2021年,全县GDP增长10.3%,增速位列一体化示范区第一,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8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9.8%。连续两年获省“科技创新鼎”,创新指数列全省第五,排名两年提升25位,提升幅度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2.
周轶 《今日科技》2022,(8):20-21
<正>近年来,嘉善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质量”“一体化”“生态绿色”为发展主线,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以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持续奏响创新引领“双示范”建设“最强音”。2021年,全县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达30.07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列嘉兴市第一;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3.81%,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9.8%,列嘉兴市第一。连续两年获全省“科技创新鼎”(全市唯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全市唯一)。  相似文献   

13.
解读之一:力争到2010年,全省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居全国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左右。突破和掌握一批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基本建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  相似文献   

14.
一"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 一"十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要力求在总量规模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关联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到2005年,力争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约4%左右提高到6%左右;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约9%左右提高到16%左右;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由目前的约15%左右提高到25%左右。 一"十五"期间,在软件、通讯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转型赋能新旧动能转换 近年来,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 在产业发展方面,数字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为3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8.6%.中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规模达到31.7万亿元,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占整个数字经济的比重由2017年的77.4%提升至2020年的80.9%.  相似文献   

16.
林慷 《今日科技》2024,(2):28-29
<正>2024年,台州市科技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深化为战略核心,以“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重要抓手,迭代实施“两个天地”专项行动,持续优化“一弓一箭”科技创新体系,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打造长三角重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体要实现: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对标“2027年研发投入强度赶超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2.8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3%。高新产业不断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快于面上、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湖州市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中居全国第29位、"创新指数"提升幅度跃居全省第1位.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3.09%,居全省第3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两化"并举(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工业立市"战略,全面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6家,从业人员约11万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14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2家.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31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13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出口创汇8.9亿美元.合肥已成为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位居第16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滁州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总目标展开,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围绕企业、项目、园区"三个核心",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广泛开展科技系统干部素质、企业创新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三大提升"活动,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874亿元,完成增加值220亿元,均居全省第3位;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分别达6944件和3013件,均居全省第4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69%,居全省第5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36家,居全省第6位。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知识产权工作多次受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  相似文献   

20.
李林 《安徽科技》2010,(3):18-20
2009年.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围绕中心、应对危机、着眼发展、积极创新,取得丰硕成果。200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9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94亿元,同比增长24.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6.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10.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