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一些大学生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迷茫的问题,这就需要找到有说服力的现实依据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的先进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脉相承,同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的践行过程.它蕴藏着巨大的教化价值,发挥其情感感召力、文化熏陶能力以及教育功能,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并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3.
时下,法治建设已成为主流。作者认为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并就法律信仰与法律信仰有关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在考察西方法治史上宗教信仰、哲学信仰对树立法律信仰的作用的基础上,在论述法律信仰的基础和环节中,可以窥见法律信仰的作用。在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状况以及目前阻碍我国法治进程的因素之后,作者认为法律信仰在我国有形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坚信只要树立了法律信仰,法治就不难实现。  相似文献   

4.
时下,法治建设已成为主流.作者认为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并就法律信仰与法律信仰有关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在考察西方法治史上宗教信仰、哲学信仰对树立法律信仰的作用的基础上,在论述法律信仰的基础和环节中,可以窥见法律信仰的作用.在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状况以及目前阻碍我国法治进程的因素之后,作者认为法律信仰在我国有形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坚信只要树立了法律信仰,法治就不难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学生的信仰状况,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决定了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六盘水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信仰调查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将来为六盘水市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价值功用、确立途径、危机产生和危机化解五个层面。全面梳理并深刻解答这些问题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高校师生思想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很大冲击,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危机,从五个方面冷静分析了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强化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共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备受关注.以安徽省六安市区三所高职院校为例,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信仰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求高职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黎明 《科技信息》2013,(26):116-117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员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社会转型时期,部分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发生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异变、动摇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面对当前共产党员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怎样认识当前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并化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身包涵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要在教学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教育,必须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从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并在实践中探索出有效的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