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4-N,N-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三-O-乙酰化红霉素衍生物,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法具有简单、快速、收率高等优点.一些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被讨论,目标物收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2.
DMAP催化合成三—O—乙酰化红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N,N-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三-O-乙酰化红霉素衍生物,在传统方法相比,该法具有简单、快速、收率高等优点;一些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被讨论,目标物收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戊二酸酐和薄荷醇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催化作用下,以甲苯为溶剂,合成新型清凉剂戊二酸单薄荷酯,收率为79.1%.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采用DM F法合成了4-二甲氨基吡啶,并对该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由吡啶与氯化亚砜合成中间体双吡啶盐酸盐的收率从文献报道的57%提高到65%;由中间体与DM F合成目标化合物的收率从文献报道的53%提高到73%.所用合成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合成成本,减少了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氨氧化法生产4-氰基吡啶所选用催化剂的多种体系,以4-甲基吡啶为原料,通过筛选高活性的催化剂VP x Sb y O z及载体SiO2,确定优的工艺条件,合成4-氰基吡啶。所述方法4-甲基吡啶转化率达到100%,4-氰基吡啶收率96%。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3,5-二溴-4-碘吡啶的两种新合成方法。首先以4-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溴代、再经过重氮化反应得到中间体3,4,5-三溴吡啶,然后以3,4,5-三溴吡啶为主要原料采用两种卤素交换反应方法得到3,5-二溴-4-碘吡啶。最后对两种卤素交换反应方法从成本、收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卤交换反应中采用乙酰氯要明显优于三甲基氯硅烷。  相似文献   

7.
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高效酰化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合戍方法及应用前景.在比较现有合戍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异烟酸为原料,经酰化、霍夫曼降解、重氮化、二甲胺化的路线来制取DMAP,并对反应条件、操作流程作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以L-脯氨酸为手性源,合成了吡啶类手性离子液体,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吡啶和溴代正丁烷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合成中间体溴化N-正丁基吡啶,再与氢氧化钾、L-脯氨酸制备N-正丁基吡啶-L-脯氨酸盐手性离子液体,反应过程简单,产物具有较好的收率。测定了化合物N-正丁基吡啶-L-脯氨酸盐的比旋光度,考察了其光学活性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由吡啶和氯化亚砜合成双吡啶盐酸盐的最佳合成条件,将上述两种不同方案设计的试验结果综合分析,通过稳定试验确定出实验合成双吡啶盐酸盐的最佳工艺条件,使产率的收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利用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合成了O-乙酰基乳酸乙酯.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探讨了合成的最佳试验条件,并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参考了51篇文献,对超亲核酰化反应催化剂4-二烷基氨基吡啶系列化合物和聚合物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4-(N,N-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4-(N,N-二烯丙基氨基)吡啶(DAAP),聚合物负载烷氨基吡啶,烷氨基吡啶高分子化合物等.此外,叙述了该类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吡啶为起始原料,通过N-氧化和硝化反应合成了N-氧化-4-硝基吡啶.在N-氧化反应中,因用水作为反应介质,钨酸和硫酸为催化剂,不仅降低了反应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N-氧化吡啶的产率较高为96.2%,最终产物的产率也较高为90%.运用MS,IR,1HNMR及13CNMR等方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以证明合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同一混合方法,在内向量的不同选取下,定义了不同的一般线性方法,因而它的代数稳定性是与内向量选取有关的。本文在把外向量定义成与函数f(y)有关的向量情况下,讨论了二步混合方法的代数稳定性,证明了任一二步四阶零稳定混合方法都不是代数稳定的。最后,作为例子,讨论了一步方法中的几个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不足,通过分析研究DMDAAC的合成反应过程,并结合“一步”法和“两步”法各自的优点,探索出一套新的DMDAAC合成路线:“一步 两步”法。采用该工艺可合成出高纯度DMDAAC,反应时间仅为9h,产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证明了基于显式预报的一、二步混合方法不是代数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尿素水热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锌镁铝类水滑石(LDHs),将其煅烧制得焙烧态锌镁铝类水滑石(LDOs),使用鼓泡搅拌反应器,以吡啶降解率和出水化学需氧量(COD)为评价指标研究了LDOs在臭氧氧化降解吡啶中的催化潜力,并分析了其催化臭氧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LDOs催化臭氧氧化可显著提升对吡啶的降解效果。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吡啶废水,在反应时间为40 min、催化剂用量为0.6 g/L和初始pH为10的条件下,吡啶降解率和出水COD可分别达到96.9%和71.7 mg/L,并且初始吡啶的质量浓度越低,降解速率越快。此外,LDOs还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稳定性。单独臭氧和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吡啶的过程都近似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同时结果表明·OH是LDOs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吡啶的主要自由基。吡啶的主要降解产物可能为N-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物以及硝酸根离子、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无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首先由改进的Chichibabin反应和水合肼催化还原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吡啶环的芳香二胺(PBAP),然后由此经"两步法"分别制备了其均聚和共缩聚聚酰亚胺.利用FT-IR和1H NMR对PBAP和两种聚酰亚胺的结构进行测试分析,通过TGA和溶解性能测试对聚酰亚胺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共缩聚方法在聚酰亚胺分子链中引入柔性的醚键、大的苯环侧基和芳香杂环,使其在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在N2中的T10%为569.5℃)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的溶解性能,使其具有一定的加工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单取代烷基吡啶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比研究了一步、二步等温贝氏体转变及贝氏体转变+碳分配热处理工艺对超级贝氏体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处理后的试验钢组织主要为纳米级贝氏体铁素体及残余奥氏体,且与一步法相比,二步等温贝氏体转变及贝氏体转变+碳分配处理后的超级贝氏体钢组织更为细小,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下降,力学性能显著提升,而贝氏体转变+碳分配处理工艺的热处理时间则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两步包埋法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SiC/Cr-Al-Si涂层.采用XRD、SEM和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及断面元素分布,测试了双涂层碳/碳复合材料试样在1 500℃静态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SiC/Cr-Al-Si涂层主要由SiC、AlCr2Si及Al4Si2C三相组成,厚度约为120μm,无穿透性裂纹;与一步包埋法所得SiC涂层相比,SiC/Cr-Al-Si涂层碳/碳复合材料试样的抗氧化性能有所提高,该涂层试样氧化12 h后的失重不超过5%.两步包埋法所得SiC/Cr-Al-Si涂层表面存在微裂纹,并且包埋过程易于使Cr-Al-Si合金成分扩散到SiC涂层内部,从而无法形成内SiC涂层、外Cr-Al-Si涂层的双层涂层结构,降低了Cr-Al-Si合金涂层对C/C复合材料基体的高温氧化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