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直流系统是重要的电源系统,为电力系统的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继电保护装置、断路器的分、合闸,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稳定的不间断电源。直流系统的可靠与否,对电厂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是直流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会造成保护误动、拒动及烧保险,导致丧失直流电源及引起保护逻辑混乱等。  相似文献   

2.
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的危害及查找、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东  张金彪  张晓梅 《科技信息》2010,(23):J0162-J0163
发电厂及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控制、信号和电气设备的远距离操作等均采用直流电源,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直流供电的可靠性是保证发电厂及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发电厂及变电站中的直流电源部分一般由蓄电池组、充电设备、直流屏等设备组成,所以直流系统电源的输出质量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发电厂及变电站安全和可靠的生产。因此,当直流系统发生两点或多点同时接地时,则可能造成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等控制和操作回路的误动作或拒动,从而引发严重的电力系统事故。因此,在直流系统中,绝对不允许两点或多点同时接地。必须对直流系统进行连续的在线监视,一旦发现有接地故障,计算机监控系统动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控制应立即发出报警,提示运行人员检查并排除接地故障,以避免发生严重的电力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3.
在水电厂设备中,直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断路器跳合闸操作回路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直流系统可靠与否对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安全运行的保证,本文主要阐述直流系统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改造过程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发电厂和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的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确定故障回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曹花 《科技信息》2012,(26):457-458
直流系统的工作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因此,需要对直流电源绝缘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故障时发出告警信号。本文提出一种直流绝缘监察装置,包括RC钳制接地电路、A/D采样MCU数据处理器、检查比较声光报警电路和DC-DC电源。装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特别适合短期工作,用于试验电源屏直流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发现直流绝缘故障,提高直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作为二次设备的工作电源,其安全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系统的后备电源,电力规程明确要求站用直流电源系统不能不带蓄电池组运行。然而因器件故障等原因,蓄电池可能脱离直流母线;传统的直流系统无蓄电池详细状态监测(集中监控只监测蓄电池均充和放电状态),对蓄电池脱离母线故障没能及时告警,直流系统无蓄电池组运行会可能导致电力系统事故扩大化。该文研究蓄电池状态电流监测技术,高精度全量程采样蓄电池状态电流,通过蓄电池组状态电流判断蓄电池组状态,针对蓄电池组脱离母线故障发出告警,给检修人员提供检修依据。  相似文献   

7.
耿星 《广东科技》2013,(14):79-80
变电站直流系统在变电站内是相对独立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电源系统,主要为变电站的控制、信号、综保、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同时也为变电站内开关的分合闸操作提供电源。直流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安全稳定。通过分析接地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总结了接地故障查找原则及注意事项,对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查找及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镉镍蓄电池直流屏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直流屏在系统发生故障状态下的几种运行结线方式,提出了在不可靠运行方式下也能可靠切除故障的控制回路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浅析发电厂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电厂电力系统中,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照明都是采用直流电源,而电厂内的直流系统的支路很多,负荷涉及面广,很容易造成直流系统接地,轻者会引起操作控制回路和保护装置失去电源,重者则会引起断路器不明原因的误跳闸事故。因此有必要对直流系统故障及时排除和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整个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0.
林笑玫 《科技资讯》2009,(1):131-131
电力系统中的直流电源部分由蓄电池组、充电设备、直流屏等设备组成。它的作用是:正常时为变电站内的断路器提供合闸直流电源;故障时、当厂、站用电中断的情况下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断路器跳闸与合闸、载波通信、发电厂直流电动机拖动的厂用机械提供工作直流电源。它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林建庭 《科技信息》2013,(17):139-139,110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测量回路电阻是工程交接和预防试验必须进行的关键,作为常用的试验仪器,回路电阻测试仪能够在确保短路器安全运行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反映出接触电阻值,因此,回路电阻测试仪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回路电路测试仪及性能,根据回路电阻测试仪工作原理,对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故障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相应解决方式进行故障处理。  相似文献   

12.
控制回路与保护回路的应用,使直流供电系统故障成为变电站可靠运行的一大隐患,二次回路绝缘材料不合格或者老化或连接错误、二次回路设备受潮或严重污秽及杂物掉落元件是直流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直流接地故障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两点接地有可能造成直流保险熔断。在诊断变电直流接地故障时,遵循一定的诊断步骤﹑使用一定的查找技巧以及注意一定的事项,对及时准确查找直流接地故障点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黄炎阶  徐沁 《科技资讯》2013,(29):121-122
直流系统稳定运行的可靠性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决定条件之一,对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可靠正确动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直流故障发生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或者是开关分合闸回路中,就可能发生开关意外跳闸或拒动,造成事故或使事故扩大。因此,直流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直流系统典型故障及处理方法,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机组直流系统担负着机组控制、保护、调速、励磁等重要设备的控制回路供电任务,其运行好坏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三峡左岸电站机组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的原理,分析了机组直流系统出现按地故障时的现象和特点,提出了出现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电力系统直流电源中,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直流电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蓄电池的监测方法为逐一蓄电池接线测量法,存在造成工作人员触电及直流系统失电的安全隐患,且这种检测手段因为周期及方式的局限性不能可靠、及时的发现蓄电池早期失效的现象,给直流系统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潜在威胁。新型蓄电池远程监控系统成功改变了传统检验工作的作业方式,将定期检验转变为实时监控,将现场一起校验转变为远程控制检测,将测量数据报告存档转变为自动图谱分析、自动曲线分析的软件数据自动实时存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用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用电量的供应,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就必须保证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装置的功能正常,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巡视和维修中一定要重视对继电回路二次装置的故障检查,避免因为其异常和故障而导致电网系统崩溃,影响正常供电。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安全保护装置及其异常和故障处理分析对策。  相似文献   

17.
鞠高峰  余元春 《科技信息》2012,(36):I0208-I0208
零磁通CT是测量换流变电站直流中性区域直流电流的设备,零磁通CT接口屏是为零磁通CT和直流控保系统提供连接的设备,它的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如果换流变电站零磁通CT接口屏直流电源设计不合理,将会导致直流系统单双极闭锁。  相似文献   

18.
直流系统作为变电站重要组成部分,对变电站的保护、控制、信号及事故照明等指标提供直流电源。如果直流系统产生断线、两点接地等故障,将为电流系统带来安全风险,甚至引发事故。对直流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并为改进变电站直流系统提供若干参考建议,将大大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赵树懿  贾磊 《科技信息》2012,(36):479-480
变电站直流系统是个庞大的、多分支的配电网络,它的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极其重要,本文分析了220千伏变电站直流环状供电在回路改造中出现的拆除直流回路难、直流系统环网复杂、产生直流共极等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郑汝琳  肖娜 《科技信息》2013,(21):395-395,423
埠村煤矿电厂一、二期工程直流电源系统采用的相控电源设备,在充电性能、设备自动化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理想的地方,由于直流系统在发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该厂通过将其更换、改造为GZDW系列智能高频开关电力直流操作电源系统,大大增强了运行的稳定性,有效杜绝了因直流系统故障造成的电气设备保护及开关拒动误动的现象,为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