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士联邦的民主制度,不仅在内容上形成了"平等"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表现出多种形式,既有"直接民主"、"半直接民主",又有"间接民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政治民主的实现应是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有机结合,应继续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大力发展基层直接民主;积极试探部分领域的公民直接投票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公民的公民意识,推进增量民主。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改革与试探,进一步推进我国民主改革。  相似文献   

2.
基于批量方式发布地形数据更新信息存在传输大量无效数据等缺点,影响了更新信息的传播。为了克服更新信息批量发布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增量方式实现更新信息的分发。增量信息的建模和描述是实现增量发布的必要前提,以我国1:25万地形数据库的两个版本之间的增量信息为例研究了增量信息的数据建模问题。首先分析了地形数据库增量信息的类型和特点,发现增量信息具有半结构性。基于对象交换模型.提出了增量信息的数据建模框架。另外.说明了增量信息的OEM表达如何映射为XML编码,最后以1:25万数据库两个版本的居民地数据为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处于通过政治改革从全能主义向权威主义和最终向民主主义政治体制的政治转型期。本文通过对民主的模式及对中国现实的分析提出中国民主化的路径——在增量民主的政治发展道路上,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自由民主等多方面同时并举即混合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社会自治思想的应有之意阐述了我国基层民主,阐明当前农村民主建设的滞后性和加强农村民主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有利于我国新农村民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民主思想是作为手段的民主与作为目的的民主并存的民主思想,他抓住了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为经济建设也即为民生建设保驾护航这一历史规律。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来看,脱离了经济建设,追求形式的和以西方为模式的民主建设,不仅实现不了真正的民主,反而带来的是国家的混乱和民主政治的不可能。作为目的的民主思想又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开拓了民主的内涵和实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区民主政治是社区居民群众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结合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实行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自治。由于社区民主政治属于新生事物,我国至今对社区自治的性质地位、管理方式和运作程序没有明确规范,在实践中也产生了各种模糊的认识,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以增量方式实现空间数据生产者和用户之间更新信息的传播需要解决地理空间要素增量变化的表达问题,将地理空间要素增量变化定义为影响要素变化的地理事件和实施数据库更新操作的因果关系体,提出了基于地理事件和更新操作的增量变化表达双层概念模型,建立了分裂、消失、合并等地理事件与删除、添加等更新操作以及数据差之间的固定映射关系,即建立了地理要素增量变化的分类模型,为增量信息的提取与分发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经济的发展水平、特殊的政治环境、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当前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分化。为解决民族地区的这些社会问题.需要进行社会整合,其中以人为本是前提,制度创新是起点,利益整合是基础,增量民主是核心,意识形态是工具,道德重构是关键,法律规制是趋向。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缘起、逐步推进、深化三个阶段。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以建立市场经济为基本取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动因。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走渐进式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政府的推动与农民的创造相结合,注重培养农民的民主精神,提高农民的民主素质,建立健全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0.
民主,在不同的阶级、国家和人文视野下,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内涵本质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人为本的民主,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民主,是以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为基本目标的民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走群众路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融资规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VAR模型,通过其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比较了在不同经济情况下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和存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并对它们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下发展协商民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如何进一步深化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解决村民自治的"民主困境",依然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课题。发展以平等、自由、理性与共同协商为特征的协商民主能够有效地整合民意,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协调利益冲突,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激发公民政治参与和自治,从而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协调多元化利益、保护弱势群体、稳定社会秩序。基于此,我们提出发展协商民主来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引进适当的参数,求出该参数近似为零时系统的解答;以此解答为初值,给参数以小增量(即参数摄动);将平面三次多项式微分系统极限环相图的x坐标假设为广义谐函数;将y坐标和频率作富氏展开;相应于参数的增量,得到极限环振幅、偏心距以及y坐标和频率的富氏系数的增量;用谐波平衡法得到以这些增量为独立变量的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得到各相关增量;以这些增量与初值的和为下一参数增量步骤相应的初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参数还原至原系统为止,从而得到极限环及其频率、周期、稳定性指标,以及极限环关于参数分岔曲线的近似解析表达式。文末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14.
司凯  邱栋  张新  苏火金 《海峡科学》2024,(1):102-108
该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深入探讨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与效益,分析其对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的影响。使用Vensim-PLE软件建立绿色建筑生命周期5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量化分析,从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增量效益和增量成本与效益3个方面模拟分析,阐明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为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校民主管理建设主要在于抓好“民主的深度”,以培养民主意识为出发点,提高各层次人员的民主理论水平。高校民主管理的重心是教代会。要重视教代会在推动高校民主管理进程中的作用;要将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要形成一批高校民主管理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6.
居民地数据是一类重要的地形数据,其变化非常频繁.当居民地数据更新以后,数据生产者如何提取增量信息并及时发布给用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增量信息是由于居民地的变化引起的,不同的变化产生的增量信息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分析居民地的变化是实现增量信息发布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着重于分析居民地变化的分类及其描述.基于变化的4个相关因子,提出了居民地变化分类模型,并利用规则表达式(IF-THEN)描述了各种变化类型及其产生的增量信息.最后,以我国1:25万地形数据库的居民地数据的增量信息生成验证了上述思想.图3,表1,参6.  相似文献   

17.
作为自由主义之始祖的洛克阐述和论证的一些基本原则奠定了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方向,后来逐渐发展为“洛克原则”,为自由主义式民主的发展做了奠基性的贡献,成为打开西方式民主的一把“金钥匙”.对洛克民主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西方民主的认识,真正理解民主的现象,也为我国民主理论的研究与建构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起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发展到今天,有两种基本的实现形式: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但在学术界,这两种民主实现形式的拥护者却一直处于纷争状态之中,各自的拥护者都为自己认可的民主实现形式作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同时又指出了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我国民主的实现形式又应当是怎样的呢?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民主实现形式的优缺点之后,对我国民主的未来走向作了论述,认为我国民主的实现,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只能根据我国实际,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参与的新型模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巨大变迁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政治稳定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遵守法律规范,必须实现制度化、程序化,发挥党内民主的示范作用,以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以党员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提高带动公民政治参与素质的提高,这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政治稳定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基础设施不足一直是困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以8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存量、增量和聚类分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投资进行了比较研究.在与我国发达地区进行了对照比较之后,提出了针对各地特点,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