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刊讯2011年6月29—30日,继第四轮会谈(2011年3月23日)之后,两岸专家在北京举行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第五轮会谈。本轮会谈重点讨论科技名词组的工作。参与科技名词组商谈的大陆代表有:科学与技术名词组组长刘青,科学与技术名词组成员李志江、邬江、代晓明等;台湾代表有:专业名词组召集人林庆隆,教育研究院编译发展中心刘宝琦、丁彦平等。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3—4日,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在北京召开海峡两岸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第七轮会谈。大陆方面总召集人姚喜双、大陆科技名词组组长刘青等14位大陆专家,以及台湾方面总召集人杨渡、台湾科技(学术)名词组组长林庆隆等10位台湾专家与会。科技名词组专家在双方组长的主持下,围绕上一轮会谈的执行情况、名词对照进展及所遇到的问题、两岸专家互访等议题展开了热烈友好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7~9日,计量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计量学名词委王秦平主任、宣湘副主任等20多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宣湘副主任总结计量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阶段的工作并提出这次会议的工作任务。本次会议重点是完成计量学名词的二审任务。
本次审定的计量学名词涉及整个计量学领域。为此,委员们分为四个审定组,认真审定了本组所负责的相关专业名词,并注意解决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协调问题。
计量学名词委王秦平主任做了会议总结。他重点指出:科技名词工作是国家整个计量工作的基础,非常重要。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计量工作的发展。因此,各位委员要进一步严格把关,向全国科技名词委提交一份高质量的、代表着计量科学发展水平的《计量学名词》。 (赵伟)  相似文献   

4.
开幕词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今天,我们在此隆重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大会前夕,我们收到陈至立同志、徐冠华同志以及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还有很多知名专家学者对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的贺信及题词祝贺,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深切关怀,表达了社会各界对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巨大支持,也显示了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在国家各项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有关部门领导和科技、文教、新闻、出版界的各位代表出席会议,共同商讨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在这里,我谨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的时刻,我们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一个继往开来的盛会,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出席今天会议的有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代表,也有不少参加过第四届委员会工作的全国委员,还有很多支持和参与科技名词工作的专家学者。我愿借此机会并以大会的名义,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并通过您们向在科技名词统一事业中做出过成绩的专家、学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有四项:(一)表彰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年以来,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二)总结第四届委员会工作以及二十年来工作成绩与经验,讨论第五届委员会工作计划;(三)讨论、修订全国科技名词委有关文件;(四)交流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经验,探讨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今天的大会对于我们来说至少具有两项重要意义。一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成立。这一届委员会将在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中发挥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领导我国科技名词统一事业持续地开展下去;二是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这是我们的事业将从成功走向新的辉煌的重要标志。我相信这次会议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在总结二十年基本经验和工作成就的基础上,科技名词工作一定会得到更大、更好的持续性发展。各位代表,值此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之际,回顾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感到,我们的工作是十分重要而光荣的、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影响深远、值得自豪的。20年来,我们的工作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始终与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20年中,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始终在稳定地持续发展,迄今我们已建立了61个学科分委员会。2000多位各学科的优秀专家和学者参加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共审定公布66种科技名词,其内容已覆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农业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及交叉学科等各个领域。20年间形成的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规模之大、水平层次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20年来,我们始终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前进。我们不仅在审定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和对照统一方面,在术语学建设和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年来,我们在科技名词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文化,它包含着广大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民主、严谨求是、开放创新、敬业奉献的文化理念和奉献精神。在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中,无处不体现着这种文化的力量,闪烁着这种精神的光彩。在今天纪念大会上表彰的63位突出贡献专家,就是广大名词工作专家中的优秀代表,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这种文化理念和奉献精神。同他们一样,我们队伍中的广大专家学者以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进行着名词审定工作,以淡泊名利的高贵品格、严谨缜密的治学风范从事着名词规范化事业。历史将会永远铭记他们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艰辛劳动和为祖国科技发展做出的基础性贡献。各位代表,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优秀的中华文化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使我们古老的国度始终保持了国家的统一和尊严。在这灿烂的中华文化中,也包含着在中华文明史中形成的无数科技术语,它在我国科技发展中曾发挥过重要的文明传承作用。在今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名词规范化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系统工程,在促进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二十周年,就是要从更高的位置,更深远的意义上看待科技名词工作,要把科技名词工作放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大局、科技文化大局中来定位。当前,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公认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学科交叉和前沿层出不穷,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国际间的科技的交流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在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全社会共识,其中最重要的基础与核心可以归结到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这当中会包含大量的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因此,国际国内形势都对我们的名词工作也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更紧迫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地研究新形势、探讨新方法,努力创造新局面,把我们的事业扎扎实实地继续推向前进。我们这一届委员会将在过去20年已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科技名词工作向前发展,为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预祝大会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似文献   

5.
工作报告     
正各位委员、各位代表:今天,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对于推动科技名词工作科学协调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基础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我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报告五年来的工作。名词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及科教文化发展战略指导下,按照《国家科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11年9月22日,全国科技名词委社会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协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武寅,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11年9月22日,全国科技名词委社会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协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武寅,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  相似文献   

8.
摘要 科学名词审查会是民国时期一个准官方科学名词审查组织,其前身是医学名词审查会。本文详细梳理了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的历次正式名词审查大会。近现代科学诞生于西方,在其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必须解决译名统一问题。清朝末年,政府已认识到了此事的重要性,1908年,学部审定科(系教材审定,非名词审定)编纂了《化学语汇》、《物理语汇》,1909年,设立编订名词馆。据笔者所见,该馆编订有《数学名词中西对照表》。但上述成绩甚微,所出名词也没有经过专家集体审查。进入民国后,译名混乱现象严重,译名统一工作变得非常迫切。由于医学与民生关系密切,民国时期国内有组织的译名统一工作开始于医学名词。1916年2月12日,乘中华医学会召开大会之际,中华医学会、博医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江苏省教育会、江苏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医药专门学校等的代表黄炎培、俞凤宾、聂会东(J.B.Neal)等31人召开会议,讨论医学名词审查问题。会议决定成立医学名词审查会审查医学名词。此次会议宣告了医学名词审查会的诞生。医学名词审查会以及后来的科学名词审查会是以每年召开一次或两次名词审查大会的方式进行译名统一工作的。1916年8月7日,医学名词审查会在江苏省教育会会所召开第一次正式名词审查大会(文献上有时称年会,有时称大会等,这里一概称名词审查大会)。博、苏教、医药、医学、部(系简称,全称见文末附录)等5个组织的代表20余人出席会议,[1]公推余日章为主席。[2]在正式大会前一天(8月6日)举行的预备会上,议决审查方法如下:(1)经表决,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所同意的名词,作为统一的名词。(2)不满三分之二的名词,取得票最多的两种名词,再表决一次。如仍不满三分之二,两者并存,但以得票多的名词列在前面。(3)第二次表决时,如有人主张尚待考查,则该名词推到下一日再作决定。[3]此次审查大会,遵照上述审查方法。如:“Applied anatomy”的译名有“医科体学、医科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等,经投票表决,三分之二的人赞成用“应用解剖学”,大会遂决定用“应用解剖学”这一译名。“Vertical”的译名有“垂直”“铅直”,经投票表决,在出席会议的18位代表中,赞成“垂直”的代表有11人,赞成“铅直”的代表有6人,均未达到三分之二,故大会决定两个译名并存,但“垂直”排在前面。此次大会审查了解剖学通用名词及骨骼名词,审查通过名词1200条。[4]1917年1月,医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二次审查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部等6个组织的3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由于要审查的名词不止一种,所以,从这次开始,正式审查大会分为两部分:分组审查会议和各组联合会议。对于后者,有的文献称各组联合会议,有的称各组联席会议,等等,这里一律称各组联合会议,简称联合会议。分组审查会议审查各类名词,有时分组审查会议也推定下次大会所用名词草案的起草者。联合会议决定诸如下次大会召开时间、地点、审查名词类别、所用名词草案的起草团体等事项。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解剖学组和化学组。解剖学组主席为余日章,该组审查了解剖学的韧带名词和肌肉名词等。[5]化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了化学的化学元素名词。[6]联合会议议决设立执行部,负责处理会前会后的一些事务。执行部由各团体推派代表组成。同年7月,执行部开会,起草了医学名词审查会章程,章程内容是以以往的习惯为基础的。会后执行部呈报教育部,恳祈准予组织医学名词审查会,并呈送了第一次解剖学名词审查本。不久,医学名词审查会不但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备案,还得到教育部给予的一千元补助金。[7]1917年8月,医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三次审查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华东、部等7个组织的3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括解剖学组和化学组。解剖学组主席为余日章,该组审查解剖学的内脏、五官两种名词。化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了化学术语名词。此次大会的预备会还讨论通过了《医学名词审查会章程》。[8]兹将该章程摘录如下[9]:医学名词审查会章程第一条 本会专为审查关于医学药学之一切名词而设,定名为医学名词审查会。第二条 本会系具有资格之各团体推举代表集合而成,他团体亦得继续加入,其所举代表以具有专门学识者为合格。各团体代表每审查一部分名词得举三人,如在三人以上,该团体之表决权仍以三权为限。第三条 凡审查一部分名词,其草案须先由一团体提出,或经大会委托一团体编订,于开会前两个月分送与会各团体,以便讨论时各抒己见。第四条 本会每届开会两个月前,应请教育部派代表与会审查。第五条 本会每届开会之前一日,应先集会员开预备会,举主席、推书记、定审查之日程。第六条 本会审查方法如左:甲 到会人数三分二以上决定者,作为统一之名词。乙 不满三分二者,取比较多数存两种名词再决一次,如仍不满三分二者,并存之,但以多数者列前。丙 第二次之公决,如有人主张尚待考查者,得于下一日决之。丁 若有二种以上之草案同时提出者,得分组审查,以省时日。第七条 凡草案经大会审查决定后,定名为审查本,须印刷分布海内外对于该科学素有特别研究者征求意见。意见书送达本会之期,以发出审查本后四个月为限。审查本整理意见酌加修正后,应呈请教育部审定颁布全国。第八条 本会自每年七月五日(新历)起开会一次,会期以两星期为限,但遇必要时亦得开至二次以上。第九条 本会暂假上海西区方斜路江苏省教育会为机关。第十条 本会设执行部,每团体推定一人组织之,在闭会时期内执行会务。第十一条 凡本会各项费用,暂由发起之四团体(博医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江苏省教育会)平均分任(草案印刷费,由一团体提出者该团体自任之,由大会委托一团体编订者,暂由四团体分任之)。第十二条 本会章程有提议修改者,须经到会代表三分二之同意方为议决。章程规定了名词审查大会开会时间、名词审查方法、各项费用的摊派方法等。章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定了较为科学的名词审查的程序:会前起草、会上讨论、会后征求意见。除了公布《医学名词审查会章程》和后文说到的《科学名词审查会章程》外,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均未公布具体针对名词审查的条例(比如名词审查标准、名词编订体例等)。1918年7月,医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四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博物、部等7个组织的20多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10]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解剖学组、细菌学组和化学组。解剖学组主席为沈信卿。该组因疑难名词已于前数次大会解决,辩论较少,提前完成。至此,解剖学名词全部完成。细菌学组主席为严智钟。该组因草案的起草员丁外艰未出席审查会,故讨论时颇感困难,进展甚缓,加之各团体代表出席者少,所以中止了审查,并将对于草案的具体意见及应行增删处开送原起草员参考,使有所修正,以便下次审查时更便利。化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完毕无机化合物名词,便开始审查有机化学名词。但有机化学命名法问题大费周章,历时两日仍未解决。该组于开始审查的前一日已预知此问题极需讨论,便预先推定审查员数人,作具体的研究,修正了原草案。算上各审查员提出的草案,有机化学命名法共有五种,可归纳为造字与不造字两派。经表决,权数相等。最后议决两派各编订草案一种,一起发给各团体、各专家征集意见。等下次开会时,选择一种,然后审查,以示慎重。为预防审查会中止起见,另备化学仪器名词草案一种。[10]1918年医学名词审查会改名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并从该月起,每月教育部给予400元补助。[11]但实际上,教育部给予补助金为期仅3年且并未给足。改名后,审查范围由医学名词扩大到各科名词。同年,执行部修改了章程,除了将原文中的“医学名词审查会”改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并将审查范围由医学名词扩大到各科科学名词外,其余的内容基本维持不变。1919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五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博物、科、部等8个组织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12]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组织学组、细菌学组和化学组。组织学组主席为沈信卿,[13]该组审查完毕组织学名词。细菌学组主席不详(可能是王完白,因联合会议上是他报告该组审查情形的,按惯例,一般由主席报告),该组审查完毕细菌学总论名词。[14]化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了化学仪器名词和有机化学名词。[15]上次会议推定徐凤石(主张造新名词)、陈慕唐(主张不造新名词)各起草有机化学名词草案,但徐凤石的草案未到,所以审查有机化学名词时依据的是陈慕唐的草案。[16]联合会议还议决邀请化学学术团体及与化学有密切关系的各专门以上学校均推代表参加下次化学名词的审查。[17]1920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六次大会。来自部、博、医药、医学、苏教、理、科、华教、博物、北化、北大、北师、沈师、成师、广州师、北工、北农、山农、北物、丙等20个组织的近60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18]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细菌学组、化学组和物理学组。细菌学组主席为王完白。该组审查了细菌分类名词、细菌各论名词及免疫学名词。由于细菌总论名词,上次会议已审查完毕,故细菌学名词全部告竣。化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此次会议加入的团体甚多,人数骤增,旧代表仅占全体审查员的五分之一。新代表认为上次会议议定的有机化学系统名词不够恰当。参加此次会议的丙辰学社也提出草案,但代表们认为不够完善。于是另定系统大纲五条,每日下午由编纂小组拟定下一日的草案,此次会议该组已将脂肪族名词审查完毕。该组还审查完毕有机化学普通名词。物理学组主席为北京大学张大椿。该组审查了力学名词和热学名词。[18]1921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七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华教、博物、科、农、南师、广东师、厦大、部等13个组织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19]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病理学组、化学组、动物学组和物理学组。各组主席不详。病理学组审查了病理通论名词。化学组审查完毕有机化学名词,至此,所有化学名词均已审查完毕。物理学组审查了磁学名词和电学名词。动物学组因草案未及预备,故此次会议所讨论的是编订方法大纲,预备下年开始提出草案。[19]联合会议还议决1923年应提出动物学名词草案、生理学名词及生理化学名词草案、数学名词草案、矿物学名词草案。这些名词草案用于1924年的名词审查大会。1924年审查的草案提前一年提出,原因有二:一是以免印刷延误时间,二是便利审查员预先参考。因而,会议希望执行部略加修改与草案有关的条款。[19]1922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八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华教、博物、科、农、部等10个组织的近40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20]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病理学组、物理学组、植物学组和动物学组。病理学组主席为吴谷宜。该组审查了病理各论(尿系统、眼耳鼻咽喉、无管腺及淋巴系统、神经系统、赘瘤学及循环系统、血液等)名词。物理学组主席为恽季英。该组审查完毕光学名词和声学名词,至此,物理学名词全部审毕,前后费时共3年。植物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了植物学术语及科目名称等名词。这部分名词为前一年中华博物学会开会审查过的名词。中华博物学会为征集意见起见,送科学名词审查会讨论,以此作为最后的修正。所以讨论比较容易,术语名词全部告竣,除对原稿作了少数修正外,还增补不少;科目名称因关系较大,仍须征集意见,待下次会议确定。动物学组主席为薛良叔。因原草案不甚适用,该组此次会议依据薛良叔《近世动物学》临时起草。该组已审查完毕门、纲、目名词及无脊椎动物术语,脊椎动物术语及进化发生遗传等名词待下次会议审查。[20]联合会议议定了统一各科同物异名名词的办法:对于以前已经审查的,由各组互相检查一遍,摘出同物异名词,各推本组代表2~3人,组织协定名词委员会协商确定,但推出的代表须先取得本组公意;对于未经审查的名词,当草案印成后,即由执行部延聘的编校员将各种草案中的同物异名词摘出,油印分发各组,以便审查前另开协定名词委员会会议,使之归于一致。[20]1923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九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博物、科、农等8个组织的近50位代表参加正式大会。[21]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医学组、生理化学组、算学组、动物学组和植物学组。医学组主席为吴谷宜。该组审查了病理名词补遗、寄生虫学名词。该组病理名词草案,除了原定博医会草案外,又添了谢崧凡的草案。有部分原虫名词,因草案未备,此次会议未能审查。生理化学组主席为曹梁厦。由于以前化学组所审定的名词,对生理化学而言,尚不敷用,且各代表认为以前审定的化学名词不甚恰当,故生理化学组本次会议仅交换意见,未审查名词。该组希望下次开会时,以前审查过化学名词的部分代表能加入生理化学组进行审查。算学组主席为姜立夫。该组审查了数学名词、代数学名词和解析学名词。该组原名数学组,后认为数学名词不能包括各分支科目名词,经联合会议议决,改为算学组,而把数学当做算学的一个分支。动物学组主席为薛良叔。该组审查了动物学术语名词。植物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先将上年遗留的科目名词讨论修正,接着审查本年预备的植物种名。但该项名词,仅为中等教科书及普通药物所需要的种类。其他种名,有待于继续起草、审定。[21]联合会议议决以前审查过化学名词的曹梁厦、陈慕唐、王季梁三人加入下次大会的生理化学组,审查有机化学名词补遗。[21]1924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十次审查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博物、农、科、协和、部等10个组织的几十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华东教育会是否与会不详)。[22]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生理化学组、植物学组、动物学组、药理学组、算学组和矿物学组。此次大会审查名词种类与第九次大会预定种类略有不同。原定于此次大会审查的生理学及原虫学名词,因草案来不及完成,推到下一年审查。生理化学组主席为吴谷宜。该组审查了生理化学名词及有机化学名词补遗部分。植物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了种子植物属名。因为起草员未出席,故审查颇为不便。动物学组主席为薛良叔。该组审查了遗传进化论术语及动物学术语补遗、分类学术语补遗。药理学组主席为王完白。该组原称药物学组,因认为名实不符,故改为药理学组。该组审查了药理总论名词和药理各论名词。算学组主席为姜立夫。该组审查了初等几何名词、解析几何名词、投影几何名词。由于该组本次到会代表人数太少,故讨论时非常不便。矿物学组主席不详。该组所推代表原本不多,只有9人,而此次到会者更少,仅5人。其中吴和士虽由中华博物学会推举在矿物学组,但他已历次在植物学组任审查员,此时,植物学组名词尚未审查完毕,不能另出席矿物学组,所以矿物学组代表实际上仅有4人。这4人中,又有谌湛溪、徐宽甫两人对审查方法及草案体例有意见,并因此与吴和士进行争论,所以此次矿物学组未能审查名词。[22]1925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十一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科、博物、华教、农、协和、东南、部等12个组织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23]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外科学组、算学组、动物学组、植物学组、生理学组和药理学、生理化学、有机化学合组。外科学组主席为吴谷宜。该组审查完毕全部外科名词。算学组主席为胡文耀。该组审查了微分几何学名词、超越曲线与曲面名词、高等解析名词等。动物学组主席为薛良叔。该组审查了全部哺乳动物种名及一部分鸟类种名。生理学组主席为江清(即江镜如)。该组因为出席人数太少,仅审查了呼吸名词、新陈代谢名词等。药理学、生理化学、有机化学合组主席为江秉甫、余德荪。此次会议药理学名词的审查,成绩甚小,其原因是化学名词以前虽经审定,但尚未完备,而药用植物名称,亦未经植物学组起草审查。故本次药理学名词的审查,常常因为化学名词及药用植物名称而导致无法进行。有机化学名词补遗,因草案未至,未能审查。生理化学名词,因原定起草员认为有机化学前定名词太冗长,颇感不便,而未能起草,故此次会议只是将上次会议未审查完的名词加以审查而已。植物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原定此次会议审查胞子植物属名及继续审查种子植物种名,因种子植物种名草案于本月底方可完成,故此次会议只审查了胞子植物属名,范围从裂殖菌起,至红藻类止。[23]1926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十二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广大、华教、工程、农、科、同济、东华、昌大、部、河工、大同、博物、理等17个组织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24]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内科学组、药学组、生理学组、植物学组、动物学组和算学组。内科学组主席为吴谷宜。该组审查完毕内科学名词。药学组主席为於达望。该组审查了药用化学名词等。生理学组主席为江镜如。该组审查了生理学的循环系统名词等。植物学组主席为吴和士(前雨农代一天)。该组审查了蕨薇植物名词、真菌类名词等。动物学组主席为秉农山。该组审查完毕鸟类名词。算学组主席为胡明复。该组审查了应用数学名词。[24]由于时局动荡、交通阻隔等原因,原定于1927年7月在武昌举行的第十三次审查大会没有召开。[25]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主要由民间社团合组而成,但它们得到了教育部给予的一定补助。此外,教育部不但派代表参与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还公布了他们审查通过的大部分名词。所以,严格说来,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是主要由民间社团合组的准官方组织。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改教育部为大学院。1928年,大学院译名统一委员会正式成立,科学名词审查由该委员会负责。鉴于该委员会是完全官方机构,科学名词审查会这个主要由民间社团合组的准官方组织决定自动停止名词审查工作,随后仅仅是整理出版了它曾经审查过的一批名词。附录: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与会组织全称博:中国博医会;苏教:江苏省教育会;医药: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医学:中华医学会;理:理科教授研究会;华教:华东教育会;博物:中国博物学会;部:教育部;科:中国科学社;农:中国农学会;南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师: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厦大:厦门大学;昌大:武昌大学;广大:广东大学;同济:同济大学;东华:东华大学;东南:国立东南大学;协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工程:中国工程学会;北大:北京大学;北化:北京中国化学支会;北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沈师: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成师: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广州师:广州高等师范学校;北工: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北农: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山农:山西农业专门学校;北物:北京物理学会;丙:丙辰学社;河工:河海工科大学;大同:大同大学  相似文献   

9.
2013年4月20日,电气工程名词审定工作第三次全体会议暨电气工程名词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50多位电气工程专家以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电气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顾国彪院士主持。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对本届电气工程名词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为委员颁发聘书。他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电气工程名词的审定工作非常重要和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6—17日,材料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复合材料组进行了英文注释及中文定义的终审工作,使得复合材料成为材料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第一个完成审定任务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 8月 2 9日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国通信学会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 ,“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是经国务院授权 ,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推广的权威性机构。国务院明确规定 ,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国家与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名词审定这项工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历届主任都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担任。在他们的关怀和领导下 ,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  相似文献   

12.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代表们、同志们: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暨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和有关单位的领导支持下,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已经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即将胜利闭幕。这次大会既是一次工作会议,又是一次纪念活动,同时,还是一个总结成果、交流经验的大会。我们回顾了全国名词委成立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展望了科技名词工作的未来,对今后四年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各位代表,科技名词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已有了很好的开端,我们要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在近代科技发展史上,有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出于民族自尊心、事业心和责任感,自发地承担了这一工作。他们为了科学定名而呕心沥血,不辞劳顿,以“一名之立,旬月踟躇”的严谨治学精神,献身于名词规范化事业。今天我们有了专职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名词审定,使这项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已在理、工、农、医及部分交叉学科方面创建了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科技名词工作体系。在这项工作中,有许许多多的专家,以生生不已、矢志不渝、不计酬报、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和规范定名留给子孙后世。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光荣传统,值得我们永远发扬光大。第二届委员会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工作进展,我们第三届委员会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也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二十一世纪的下一届委员会创造出更好的基础和条件。虽然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但我们同样要有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更多的规范名词贡献给社会,贡献给后人。最后,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共同努力,为我国科技名词统一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相似文献   

13.
院士来信     
《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您们好!关于“科学技术”名词,有以下认识。五四运动的民主与科学,其中科学是广义的,包括科学和技术。科学是认识自然的,技术是改造自然的,性质不同。科学理论是技术开发的基础,技术又能为科学研究服务。“科学技术”这一名词有双重意义,一是科学与技术,如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一是有科学基础的技术。技术科学是有技术导向的科学。中国科学院的技术科学部是工程方面的。农和医方面的技术科学分在生物、化学、地学等学部。以上认识是否有当,请指正。 此致敬礼!张光斗上2004年11月15日  相似文献   

14.
正尊敬的路甬祥副委员长,白春礼院长,各位委员,各位代表:非常高兴参加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30年前,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代表国家审定公布名词,自此,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走向了正轨。30多年来,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在路甬祥主任的领导下,各位常务委员、各位委员以及众多科学家共同参与,使得科技名词审定、两岸名词对照、科技名词的宣传普及等各项工作都取得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21日,海峡两岸机械工程名词交流研讨会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召开。会议由刘青、杨维桢、宋天虎分别主持。刘青副主任首先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的主要进展和计划,以及适时开展海峡两岸机械工程名词  相似文献   

16.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首先我代表第三组全体同志祝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圆满成功! 我们组全体代表热烈拥护业经第一次全体委员会原则上讨论通过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条例》和《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条例》,同时对“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工作规划”和“委员会1985年工作安排”表示满意。大家一致认为自然科学学术名词的审定工作是一项很重要、很迫切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新学科的开拓、新概念的引进、科技文献编撰与检索、出版及科技信息的传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0月13日,核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审定会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焕乔院士、王乃彦院士、徐銤院士,中核集团叶奇蓁院士,核动力院于俊崇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彭先觉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核科学技术名词编写委员会主任柳卫平,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项目负责人才磊等35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柳卫平主持。会上,柳卫平介绍了《核科学技术名词》编写工作的进展。才磊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主要工作以及其他学科的名词工作进展。俞至柔介绍了Teambition平台使用方法。核科学技术各小组组长、代表分别汇报了本组的编写情况。审定组专  相似文献   

18.
<正>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诞生在科学的春天里,自此,我国科学技术名词事业蓬勃兴起,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统一的科技名词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它的任务是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组织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应用推广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开展中国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29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了2006年度常委会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副主任程津培、于永湛、赵沁平、刘青,常委陈运泰、李济生、陆汝钤、王永炎、张焕乔、张礼和、张晓林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潘书祥、王延中、周文能、孙公民、沈华、赵洪等近2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刘青同志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5年的工作总结和2006年的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2005年工作情况:2005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在以路甬祥主任为首的常委会领导下,依靠广大专家学者和专职工作队伍的共同努力,很好地完成了全国委员会换届、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和科技名词审定及公布出版等项任务,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绩。1.全国委员会的换届及20周年纪念工作,在常委会领导下圆满完成。2.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和出版工作。(1)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科技名词体系,共开展了22个学科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其中有5个学科完成了全部审定任务,其他分委员会也都按计划完成了当年任务。(2)按计划出版了《航天科学技术名词》等5本名词书;此外还组织了已公布名词大合订本的统版和协调工作,出版了所有已公布名词的光碟。(3)拓展了新的学科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先后成立了材料科学、计量学以及第二届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3.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开展了化工、经济贸易、遗传学等14个学科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4.开展难点词和新词的规范工作。(1)组织专家对一些社会关心的用词用语进行了讨论,如“生态环境建设”、“分子量”、“原子量”等,讨论非常深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颁布的第111号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第111号元素的中文定名草案,并于2006年1月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会议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通过了此定名方案。5.术语学研究和交流工作。根据“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会议精神,积极地在术语学研究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得到了国内更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参与。6.期刊工作取得较大发展和进步。从2005年起,《科技术语研究》期刊增加了出版内容,配合科技名词委重点工作,宣传科技名词委成立20年所取得的工作成就和工作方针,及时跟踪报道科技名词委的重要活动,同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5年十大科技焦点名词》。此外,期刊在印刷、装帧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7.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积极支持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技术问题。2006年工作计划要点:2006年整体工作思路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审定科技名词主体工作,把握住新的机遇和新的工作增长点,突出机制创新、知识创新和工作创新,使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1.继续开展好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现已开展审定工作的有化学、语言学等17个学科,2006年在稳步开展上述学科工作的基础上,新启动环境科学、林学、冶金、社会学等16个学科。根据上述计划开展审定工作的学科共计33个。其中将完成资源科学等一些学科的审定及公布出版工作。2.继续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2006年安排经济贸易、天文学等17个学科,继续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3.开展好科技新词和专项名词的发布试用工作。新词工作要紧跟科技、经济发展形势,并紧密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重点发布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科技新词。对过去已发布试用的新词,在收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专家进行审定、正式公布。4.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在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工作,扩大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扩大科技名词委的社会影响,深入开展科技名词应用推广工作。5.继续开展好术语学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2006年要进一步开展术语学研究工作,继续保持与国内外术语学界和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讨术语学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课题,并要有针对性地落实“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上提出的工作任务。6.继续办好刊物,使之成为科技名词工作和术语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7.加强术语数据库和网站建设。2006年要进一步增强网站的科技名词查询功能,扩大科技名词委网站在读者中的影响;逐步增强网络化技术在审定工作中的作用,探索网络化审定工作的可行性。此外,还将实施多语种术语库的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多语种的全国科技名词委数据库。8.继续支持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2006年将积极、主动地为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人力、技术资源方面的无偿援助,使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科技兴边”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认真审议了工作报告。各位代表在发言中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科技名词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全国科技名词委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2006年的工作计划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参加会议的部委领导还表示要从各个方面大力支持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共同完成好我国的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路甬祥主任在听取汇报和会议代表审议意见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重点指出,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的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科技名词工作不仅具备科学性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很强的社会性,因而我们的工作要始终放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大局、科技文化大局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大局中进行战略定位,把它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加以认真规划、抓紧抓好。路甬祥主任在谈到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时指出:两岸科技名词工作是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我国大陆要求名词统一,台港澳地区的名词也需要统一,这项工作的重点就是开展交流、推动统一。无论台湾地区的政治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要积极推进、毫不动摇,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的贡献。路甬祥主任在对科技名词工作的其他各项任务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后,再次强调,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不断发展,科技名词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科技名词委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基础工作,使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为支撑科技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011年2月22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1年度常委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中心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孙寿山、武寅、刘青,常委张礼和、陈运泰、张焕乔、寿晓松、贺化、张先恩、沈爱民、张晓林、柳建尧,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