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从哲学角度谈“一国两制”岳云强“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祖国统一,集全党智慧,从实际出发,提出来的一个科学构想,有着充分的哲学根据。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必由之路。一、“一国两制”的思想基础是实事求是“一国...  相似文献   

2.
《西北大学学报》创刊95周年,可喜可贺。据我的了解,学报的历史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3年7月1日创办《学丛》月刊;到1939年创办《西大学报》,进到第二阶段;到新中国成立,1957年正式定名为《西北大学学报》(分文、理两版),进入第三阶段,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3.
图书推介     
正思维的形状[美]刘宇昆著,耿辉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定价:23.80元。本书收录了刘宇昆短篇创作生涯中的众多佳作,包括2002年创作的《纱蝉》,2014年的最新短篇《解枷神灵》;更有在未来作家竞赛比赛时的即兴作品《涅槃》《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及同麦克·雷斯尼尔合作的《拟态植物》。这11篇异彩纷呈的杰作,从遥远的历史真相到眼前的信息过滤,从外星人的思维之  相似文献   

4.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邓小平集中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智慧,提出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解决了在坚持祖国统一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的问题,既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制胜战略.  相似文献   

5.
成吉思汗是一个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是在征战中渡过的。如何正确分析和描写成吉思汗所进行的民族战争,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功过,是成吉思汗研究和文艺创作中遇到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在编写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时,我们站在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立场上,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情况下,反映并正确分析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的斗争、南下伐金,并对成吉思汗西征作了实事求是、有分析、有批判的反映,正确评价了成吉思汗的历史功过。它对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会有一定好处。  相似文献   

6.
一、“一国两制”的原则性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其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的构想,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主要表现在: 1.体现祖国统一不可动摇 “一国两制”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毫不动摇的坚定原则。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的强大和统一。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干部会议上发表了《目前形势和任务》的讲话,阐述了  相似文献   

7.
严建英 《奇闻怪事》2009,(11):11-13
教材选自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第3课。 【教学目标】1.知道祖国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初步了解人类通过勤奋与才干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感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激发学生珍视和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初步懂得社会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本刊1986年第1期发表任学良同志的《汉语历史的真实面貌究竟如何?》以后,不少读者希望见到《〈古代汉语·常用词〉订正》全书。由于出版社过些时候才能印制完毕,所以我们于此再选登两个词的订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时下,“黏”“粘”在使用中常易混淆,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习惯问题。现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予以辨析。该词典由李行健主编,吕叔湘、李荣、许嘉璐任首席顾问,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次印刷。该词典中的3篇《序》、1篇《前言》及其[凡例]令我们深感其权威性。该词典第953页对“黏”“粘”都有注释。黏(nián),形容能把一种东西粘(zhān)连在另一种东西上的性质。这胶水黏得很;糨糊不黏;黏液;黏附;黏性;发黏。还指出: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六月五日至十二日,由《历史研究》和《晋阳学刊》编辑部发起,在太原召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研究方法问题的讨论会。本院学报编辑室和在本刊发表文章的五位作者分别应邀出席会议。《历史研究中的非马克思主义倾向》(《贵阳师院学报》1981年第四期)的作者康健文同志在会上发言,强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得到与会同志绝大多数的赞同。  相似文献   

11.
《枣庄师专学报》2011,(3):101-101
2012年5月22日是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届时,《枣庄学院学报》将在2012年的第1期和第3期开设专栏,重温《讲话》精神,总结交流经验,突出主流意识,热切希望广大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和文学艺术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时代洪流,本着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的崇高责任感,撰写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原创性论文,纪念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三年三月由湖北省《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编写组编辑、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第三次修订本,以下简称《讲义》),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二大的有关精神,对一九八二年的修订本作了进一步修订。《讲义》不仅删繁就简,而且对不少史实作了新的订正,使其内容更加符合史实,具有科学性,为我省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沿革溯历史 ,河大学报 70年风雨兼程 ;创辉煌 ,学府编辑一代代奋力攀登。《河南大学学报》创刊于 1 934年 ,是全国较早的惯校学报之一。《河南大学学报》的发展紧沿着河南大学的变迁轨迹 ,随着河南大学名称的变更 ,学报先后经历了从《河南大学学报》到《开封师院学报》、《河南师大学报》 ,再到《河南大学学报》的沿革。版别也由起初的综合版发展到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医学科学版三个版。依据刊名的沿革及版别的发展 ,《河南大学学报》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 :旧中国时期的《河南大学学报》(1 934年 4月 - 1 0月 )1…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评述了《中图法》第三版历史类中传记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传记类工具书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办法。(2)各种人物传类目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办法。同时在文中也讨论了在各国历史立类上存在的问题及其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1982,(1)
原堆刊号80年第1期80年第1期80年第2期80年第2期81年第1期81年第1期81年第1期81年第2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4期 文章题目发刊词:自然、社会、博物馆风尘扑蝶五十年红松林的故事野马,你在哪里野马,有人看见了它被放逐的神父历史博物馆与并技史四家争利白梦豚遭殃武夷山开科学花葛洲坝救鱼之争绥芬河上“滩头”跳乌语黄山的“天马”天故利用和环境保护绿色的肚塑转载刊物名称《中国青年报》《新华月报文摘版》《文摘报》《新华文摘》《新科学郭(匆《新华文摘》《博物馆研究》(日)《北京晚报》《武夷…  相似文献   

16.
1言时政YIY ANSHIZHENG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中国新世纪治国三大战略计划设定中共第十五届五中全会于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於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中国“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全会提出,进入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会议强调,制定“十五”计划并顺利  相似文献   

17.
春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针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及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从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和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就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主张。这个讲话在台湾各界引起震动,一时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港澳及海外华人也纷纷就此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8.
谈阅读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赵山凤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面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一面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的旗帜。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如《视死如归》、《...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与维护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等方面,论述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创新。坚持改革开放,走富民强国之路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维护国家主权、祖国统一的斗争精神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灵魂。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张维慎博士的论文集《沙苑子文史论集》,已于2014年9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文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学术文库中的一种,全书30余万字。书前附有宁夏社会科学院《西夏研究》主编薛正昌先生的题签和著名古文字学家王辉先生的序;书后为作者的后记。文集主体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编为“历史地理研究”,由10篇论文组成;第二编为“中国古代礼俗研究”,有6篇论文;第三编为“简牍与典籍研究”,有8篇论文;第四编为“文物研究与鉴赏”,有9篇论文;第五编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有7篇论文,合计40篇论文。在这40篇论文中,其中有10余篇论文刊发于《文史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州学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考古与文物》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