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续两月之久的波兰罢工浪潮终于平息下来了。波兰这次罢工已经是10年中的第三次。与1970年12月和1976年6月的两次不同,这次罢工是和平的,工人没有上街,没有同军警发生暴力冲突。但是,这次罢工持续的时间特别长,规模也大,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尤其是波罗的海沿岸的格但斯克、格丁尼亚和什切青等海港城市(这里在前两次罢工中斗争就很激烈)。工人组织了罢工委员会,在提高工资等经济要求之外,又陆续提出了一些政治性的要求,如组织“自由工会”等。波兰统一工人党和波兰政府强调采取“磋商的办法”解决同罢工工人的争端。8月24日,波党中央政治局和波兰政府进行了大改组。由部长会议副主席雅盖尔斯基率领的政府委员会在此前后同罢上工人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最后满足了工人大部分要求。罢工方于8月底基本结束。这次罢工反映了波兰国内存在着“严重政治和经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波兰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罢工。两次罢工都是由波兰政府提高物价触发的。第一次罢工发生于 1970年。这年12月12 日,波兰部长会议决定从13日起对46种食品和日用工业品提价,提价幅度为:肉类和肉制品17.6%、面粉16%、棉、毛织品14.5%、煤 10~14%。提价将使每个家庭的开支平均增加 20%。 14日,格但斯克造船厂的工人首先罢工,抗议物价上涨,要求增加工资。第二天,罢工扩及格丁尼亚、索波特。数万群众包围了格但斯克省委大楼。波兰当局派出大批军警、  相似文献   

3.
波兰7月初爆发工人罢工以来,已经近五个月了。苏联在此期间的一系列动作,引起全世界的密切关注。人们感到,在波兰局势发展的整个进程中,始终笼罩着苏联的阴影。这使波兰国内外的人们都感到巨大的不安,并引起了他们的警惕。近五个月来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的做法,大体上可以按波兰局势的发展分为三段。一从7月初罢工开始,到8月底波兰政府同罢工工人达成复工协议,以及紧接着9月初波党六中全会更换领导,是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4.
自去年7月波兰罢工事件以来,波兰天主教会一直很活跃,不少读者希望了解波兰天主教的情况,现发表此文供读者参考。现状波兰是一个教会力量很大的国家。现在,在全国3,570万人口中约有教徒3,150万,其中主要是天主教徒。所以,西方总是习惯于称"天主教波兰"和"天主教波兰人气天主教盛行于波兰由来已久。战后30多年来,波兰  相似文献   

5.
本期增辟“外论介绍”一栏。我们今后将在这一栏内选择一些重要的外论介绍给读者。本期所载的“波兰的敌人在哪里?”一文是从1956年12月5日的“柏林日报”译出的。作者威廉·吉尔诺斯博士是民主德国著名的政论家,现任德国统一问题委员会书记。他在这篇文章中,对一些波兰记者的言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1970、1976和1980年,波兰先后爆发了3次席卷全国各阶层的大规模罢工示威,局势一直动荡不宁。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突出的一点是与波兰长期忽视农业、农产品供应困难密切相关。综合西方报刊,波兰农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40年前的7月21日,在硝烟尚未消散的东部边境小城赫尔姆宣告成立“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这就是波兰人民政权的雏形。次日发表了著名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宣言”,史称“七月宣言”。它规定了人民波兰的主要内外政策方针:实行民主改革,进行土改,消灭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对大工业企业和银行实行国有化;与苏联结盟。这个宣言实际上起了临时宪章的重要历史作用。因此,这个宣言发表的日子——7月22日后来便被定为“复兴节”,即波兰的国庆节。  相似文献   

8.
在苏波关系史上,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被称为苏波关联史上的“芒刺”。1939年苏联出兵并与德国瓜分了波兰,成为扎在苏波关系的“芒刺”之一。但是,对于苏联出兵波兰问题,国际上则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苏联史学界对苏联出兵波兰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解放和保护了少数民族同胞,阻止了德军向苏联边境的推进。对于苏德友好边界条约,则讳莫如深。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1939年苏联出兵波兰的行动?苏联出兵波兰的真正意图又是什么呢?本文将从以下二个方面来阐述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这是波兰外长首次访华,“波中双方应更好地互相了解,更好地研究对方……”。“我们意识到除了改革别无他路……”,“要建设‘波兰模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我歌颂波兰     
去年十月十一日,我们从罗马尼亚通过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赶到波兰去参加英雄的波兰人民军队的建军节,当时的那种兴奋心情和唯恐耽误了时间的心情,到现在还像在心中没有过去的事一样,然而我们却已经离开华沙回到祖国了。  相似文献   

11.
访问波兰归来,同志们相见,总要首先询问那里的情况是否已经正常.自从1980年那个“灼热的夏天”以来,波兰社会经历了一场剧烈而深刻的震荡.波兰同志自己说,那是一场“政治经济危机”.4年中来自波兰的消息,不论是工潮的兴起或平息,还是军管的实行或取消,也不论是生产的下降或回升,还是外来干涉及其威胁的或紧或松,都牵动着亿万普通中国人的心.中国人民由衷地同情波兰人民,跟他们一起忧虑和欢乐,热切地希望他们尽快克服危机.很自然,这也是记者波兰之行中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波兰局势,波澜迭起。近日又卷起一股险恶巨浪,两个月来略见平静的局面,顿时再趋紧张。这一次,问题不在波兰内部,不在“团结”工会与政府之间的纠纷。挑起事端、掀起巨浪的,是苏联霸权主义。6月5日,在波兰党第九次特别代表大会预定开幕之日前仅五周,苏共中央突然写信给波党中央,全面指责波党路线,指名攻击波党主要领导人,呼吁波兰的“健康力量”“反击阶级敌人,同反革命势力展开斗争”。信中还特别指责波党九大的筹备工作,要波党在九大前“力挽事态的进程”,把局势引上所谓“正轨”。尤其露骨的是,信中再三强调,波兰局势已经“威胁”到“整个大家庭的利益”和“大家庭的边界安全”,声称苏联不会置波兰于不顾。波党不得不紧急召开十一中全会,讨论此信。经过气氛紧张的激烈争论,全会最后表示要继续执行现行的路线,如期召开九大,对卡尼亚和雅鲁泽尔斯基等党的领导人表示信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常把波兰称做煤炭的国家,并不是偶然的。这不仅因为煤的蕴藏量丰富,按人口平均的产量高,更重要的是,它对波兰的国计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煤,是波兰的原料和动力经济的基础,又是外汇的主要来源。正因为如此,波兰人自己也把煤叫做“黑色的金子”。据估计,波兰的煤的蕴藏量达八百二十亿吨。大部分埋藏在共和国南部和西南部的西里西亚地区。波兰最大的煤田有两个:一是上西里西亚煤田,也是欧洲最大的煤田之一。这个煤田的主要部分位于卡托维兹省;二是下西里西亚煤田,位于瓦尔布日赫附近,因而又叫做瓦尔布日赫煤田。但是,如果拿这两个煤田相比较,上西里西亚煤田显然宏大得多。它占波兰煤的全部藏量和开采量的95%以上,而波兰全国六十六座煤矿中,有五十多座就集中在上西里西亚。褐煤和泥炭矿的分布面积就更广。解放前,褐煤  相似文献   

14.
1989年波兰风云突变。执政40多年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在6月14日和18日的议会两院举行选举中遭到惨败,团结工会上台,组成了以马佐维耶茨基为总理的联合政府。波兰的国名去掉了“人民”字样,国徽加上了旧时的王冠。不仅如此,在新政府的经济纲领中还提出了“出售国有财产”,实行“大仓业私有化”的政策。这样,在经过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之后,波兰又一次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5.
《波兰的债务》中译本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后,似乎不曾引起我国经济学界和读书界的注意。笔者却认为,这本小册子很值得一读。1980年,波兰发生了波兰同志自己所说的“政治经济危机”。围绕着如何认识危机的由来、发展和前景,波兰朝野有过深沉的思索和热烈的争论,出现了不少总结过去、探索未来的著作。《波兰的债务》(原名《波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债务》)便是其中之一。它以作者的身份和对于波兰外债问题的独到分析而引人注目。小册子的作者斯太凡·英德里霍夫斯基是波兰著  相似文献   

16.
“很快,欧洲的政治地图上将没有波兰、立陶宛、乌克兰或白俄罗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强大的新国家,其势力范围足以向东延伸到莫斯科地区。”——俄《生意人报》  相似文献   

17.
波兰的历史充满着异国统治的奴役和血泪,因而也充满着爱国志士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波兰于十世纪末形成封建王国。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它的邻国帝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第一次,普鲁士侵吞了格但斯克一带,奥地利吞噬了波兰南部,帝俄占有了白俄罗斯地区。第二次,虽然史称三国瓜分,实际上奥地利正忙于对付法国,没有参与其事。第三次,三国把波兰领土分割完毕,波兰遂亡国。  相似文献   

18.
11月20日~21日,由17个中东欧国家组成的“中欧倡议国组织”CEI领导人在波兰举行了欧盟扩大前的最后一次峰会。东道主波兰借此峰会向欧盟制宪中已定的主基调发起猛烈的攻击。那么,波兰何以尚未入盟就大唱反调?这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在波兰看来,今年6月13日出笼的欧盟宪法草案,在表决机制上“存在缺陷”,将对波兰的国家利益造成危害。欧盟的表决机制一直是一个风波不断的问题。作为欧盟扩大的重要法律基础,2000年12月签署的《尼斯条约》曾规定,在欧洲理事会中,波兰和西班牙拥有27票,与欧洲四大国法、德、英、意享有的29票几乎不相上…  相似文献   

19.
9月15日,波兰政府释放了全部被捕和被判刑的“犯有反对国家和破坏公共秩序罪行的罪犯”,此举受到波兰各界人士的欢迎,表明波兰国内形势日趋稳定。人们还记得,1980年波兰因提高肉价触发了战后持续时间最长、遍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动荡。两年里,国内矛盾严重激化,人心浮动对,对政府出现信任危机,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相似文献   

20.
今春的北京,人们流行去波兰大使馆看电影。自2008年底,波兰驻华大使馆启动了“波兰电影展”活动,通过网络和海报的形式对外宣传,吸引了不少对欧洲文化心向往之的青年人前来观看。相比其他国家驻华使馆文化促进处的低调和保守,波兰的尝试让人眼前一亮。为此,本刊对“波兰电影展”的负责人——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帕维尔·米莱夫斯基先生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