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无线网桥技术的概念及特征,结合实际应用,就不同校区间无线网桥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无线网桥运行环境设计、运行环境的安装、无线网桥配置及管理以及无线网桥的测试等。  相似文献   

2.
刘改顺  曾学杰 《甘肃科技》2013,29(13):15-16,24
对没有有线网络覆盖的长距离输气管道的远程监控,目前基本是空白。针对仙-花输气管道目前的情况,设计安装一定数量的监控仪表,采用50km无线网桥以单个网桥中继连接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形成一个远程监控系统,以实现对长距离输气管线远程监控的目的。同时,简单阐述了如何根据系统采集数据的变化来判断管线的运行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的开发,偏远油区的数据监控、视频监控在油田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各种监控系统的主要链路方式。本文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无线通讯技术的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偏远油区的地理环境及生产环境对无线通讯技术应用的影响。并对应用无线网桥技术进行的平台视频监控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无线网桥的应用和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海英 《科技信息》2010,(9):48-48,399
无线网桥可用无线技术实现不同网段的连接,是有线网络的有效补充,可根据实际项目实施不同的工作模式。本文介绍了无线网桥在实际使用中的工作方式、注意的问题以及其安全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王娅 《科技咨询导报》2009,(12):114-114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市区城镇人口约45万人,市区用水总量5700万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是澧河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第二水厂地下水水源地和第三水厂地下水水源地为城市备用水源。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通过对IEEE802.11协议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了无线网桥Client模式设计方案。该方案介绍了两种实现无线网桥Client模式的方法,即MAC地址映射和IEEE802.11关联帧重组,以及两种方法的比较,并详细阐述了采用MAC地址映射方法是如何实现无线网桥Client模式的。应用Linux内核提供Netfilter挂载点机制,对流经内核模块的Client模式数据包,调用事先定义好的内核模块完成MAC地址映射,实现无线网桥Client模式对数据包的接收和发送,测试结果表明Client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水源井群无线网集中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119-120
介绍了水源井群无线网络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无线数传通信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水源井群、水塔及二级泵房的集中远程监视和控制功能。运行实践证明,系统达到了对水源井群的远程集中监控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何向东 《甘肃科技》2010,26(16):105-107
采用地下水的城市自来水厂水源地,通过对高压和低压供电方案进行比较和效益分析,10kV供电方案更适合于中小型水厂水源地的供电。  相似文献   

9.
利用河网区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及水文、水质、污染源同步观测资料,推求了广州西航道水质降解系数;采用二维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分析模型,建立了涨、落潮设计水文条件下水源地水质与污染源的响应关系;通过对影响广州西航道主要水源地西村、石门两水厂主要排污口的调查,研究了西村、石门两水厂的水质达标情况.结果表明:各排污口的削减方案涉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很难仅从环境角度给出最佳方案;通过不同方案下水源地水质与排污量的响应关系曲线,可确定出水源地水质达标时各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泵站高能源效率并使各泵组累计运行时间趋于一致,分别建立了峰谷电价下泵站能源费用及泵组累计运行时间差两个目标函数,以水厂取水泵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优化问题的约束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切实可行,能实现两个优化目标的平衡,且满足取水泵站优化调度需求.  相似文献   

11.
海洋油田FPSO与井口平台之间,或者井口平台之间的可视距离通信目前已采用光缆通信方式。在无法铺设光缆时,一般采用点对点微波无线网桥通信技术。但是,在单点系泊式FPSO与井口平台之间采用微波无线网桥通信技术时,存在着FPSO艏向及住王随机变动、艏部火炬塔遮挡无线信号等问题,直接导致通信链路意外中断,无法保障FPSO-与井口平台之间的通信。这时,需要更先进的微波移动宽带通信技术-WIMAX通信系统,WiMAX是新兴的无线移动宽带通信技术,具备极强的信号穿透能力以及移动通信能力。作为中海油油田首例应用,文昌13-1/2油田的WiMAX通信秉统很好地解决TFPSO与井口平台之间的遮挡及移动通信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南京小龙湾大桥主桥采用44 m+96 m+44 m自锚式悬索桥,结构新颖,受力复杂.介绍该桥结构设计,并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弹性系数优化法"对其合理成桥状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桥设计合理,采用的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能够有效体现设计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3.
如皋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与安全保障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如皋市饮用水源区的区划及水厂建设概况,根据如皋市水体受污特征,以pH值、氯离子等作为评价因子,对如皋市饮用水源地和水厂取水水源地近三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如皋市境内长江水质较好,三年来均能达标,而内河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不容乐观,三年来,达标率仅为51%.分析了水源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安全保障与保护措施,为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网络监控设备连接中,有线网络存在诸多缺点,例如有限的网络接入点限制了网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网线、光缆的维护成本高而不便于网络扩展,3G费用昂贵且带宽有限,临时建筑重复布线等。为了实现系统的移动自由、布线容易、组网灵活,将无线网桥应用到监控系统中实现无线监控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史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5):8716-8718,8722
目前煤层气井多采用有杆泵的方式生产,但目前还没有针对煤层气井的有杆泵优化设计方法。从流入动态、下泵深度、载荷计算、冲程冲次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比较了煤层气井与常规油气井有杆泵优化设计的差别,并给出了煤层气井定产量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以河东煤田柳林区块两口井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抽油机的生产情况明显好于优化前。  相似文献   

16.
以闽江下游福州城区感潮河段为研究区间,分析了福州城市取水、排污布局规划和水源地水质情况,采用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预测了闽江下游南北港枯水期城市排污规划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排污布局和强度对闽江下游福州段南北港水质影响总体可接受,各排污口附近约有4hm^2的水域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Ⅲ类标准;闽江口潮汐作用导致洋里和连坂排污口附近形成高浓度污染团,在东南水厂~马尾水厂备用水源地之间回荡,并随着潮汐作用逐渐向下游逐渐缓慢输移;感潮河段排污存在明显的污染物上溯现象,北港排污上溯的影响距离接近西北区水厂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边缘;洋里和连坂排污口对东南区水厂水源地水质影响最为显著,枯水期高潮时刻氨氮增量将达约0.15mg/L,叠加环境本底值后超过Ⅲ类水质标的概率大于90%,建议优化调整闽江下游排污和取水口布局,逐步将取水口向城市上游淮安段转移,更换取消东南区水厂取水口。  相似文献   

17.
无线网桥技术在电力高压线路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电力高压线路监测现状,介绍了无线网桥技术及其传输方案,指出通过无线网桥技术的特点可将其应用于电力高压线路在线监测中。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强风险源管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安全,以泰州市第三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风险源主体危险度、风险源控制机制、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在内的风险源(直接排污企业、污水处理厂、码头)风险识别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水源地环境监管能力、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综合风险评价体系。根据调查分析、专家小组法得到风险评价体系各指标分级标准、权重,以及风险源、水源地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依据评价体系,得到评价结果:(a)泰州市第三自来水厂周边有8个中风险源,无高风险源;(b)泰州市第三自来水厂水源地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相似文献   

19.
移动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自行研制的移动机器人(IMR01)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控制系统. IMR01采用激光雷达平台、多视觉系统作为环境感知器. 利用2-D平面扫描的激光测距传感器, 通过传感器平台俯仰与水平的转动实现在3-D环境感知, 建立地形的高度图以分析可行区域与障碍区域. 利用光纤陀螺仪、倾角仪及里程计等传感器构建移动机器人航向制导系统. 控制系统基于多系统集成的低功耗工控机(IPC), 在硬件上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通过无线网桥实现车载局域网与实验室监控系统的通讯. 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异构Agent间的协作实现复杂环境下的感知与导航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柴达木南缘小灶火冲洪积扇在特有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分析大量水文地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极富水地段布置探采结合井,建立地下水数学模型,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所建模型与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吻合;(2)预测评价小灶火水源地2. 0×104m3/d的地下水开采量有保证;(3)最佳开采井布设方案为7口开采井,单井开采量2 857. 14 m3/d。研究结果可作为小灶火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开采的依据,对同类型洪积扇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